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坐浴在肛肠外科术后创面水肿疼痛中的疗效分析。方法将80例肛肠外科术后创面水肿疼痛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水肿与分泌物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肛门疼痛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创面水肿评分与创面分泌物评分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创面水肿评分与创面分泌物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在术后5 d以及术后10 d患者肛门疼痛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坐浴在肛肠外科术后创面水肿疼痛患者中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熏洗坐浴;肛肠外科术后创面水肿;疼痛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戴庆卫.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肠外科术后创面水肿疼痛的疗效观察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155-156.
0引言
肛肠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类型,由于肛门部位的神经血管较为丰富,患者对于肛门部位的疼痛感受较为敏感,使得患者术后很容易出现肛周水肿、尿潴留以及排便困难等相关并发症,严重时甚至还会影响脏器的正常生理功能[1]。因此,必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术后创面水肿的疼痛情况。本次研究了80例肛肠外科术后创面水肿疼痛患者,分析了中药熏洗坐浴在肛肠外科术后创面水肿疼痛中的疗效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7年04月至2018年06月收治的80例肛肠外科术后创面水肿疼痛患者。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患者的年龄在24-73岁;平均(40.18±7.62)岁;研究组40例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患者的年龄在25-71岁;平均(41.54±6.23)岁;所有患者在各项一般资料中均无差异,可以进行对比
(P>0.05)。
1.2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措施:采用常规抗炎与换药治疗,给予患者0.5g头孢匹胺钠+5%100 mL葡萄糖液进行静脉滴注,2次/d;同时给予患者100 mL奥硝唑氯化钠进行静脉滴注,2次/d;创口使用碘伏酒精消毒。研究组采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药方为:苦参、黄柏、芒硝各50 g;防风、荆芥各30 g;冰片10 g;水煮1500 mL左右,嘱咐患者清洁肛门表面皮肤,坐于盆上进行熏蒸坐浴,30 min/次,2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
1.3评定标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水肿与分泌物评分:①创面水肿:无水肿为0分;创面附件组织隆起、皮肤色泽改变不够明显即为1分;创面附件组织中度隆起、皮肤色泽中度改变即为2分;创面附件组织重度隆起、皮肤色泽显著改变即为3分;②创面分泌物:创面分泌物积分依照渗湿纱布层数来计算,渗湿纱布层数小于等于2层即为1分,每增加两层加1分[2]。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肛门疼痛积分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5 d以及术后10 d肛门疼痛评分。积分为0-1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疼痛情况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对患者的各项症状评分进行统计;计量资料均采用(±s)标识;计数与等级资料则使用频数标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之间对比以χ2进行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水肿与分泌物评分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创面水肿评分与创面分泌物评分均没有明显差异;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创面水肿评分与创面分泌物评分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肛门疼痛评分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术后1 d肛门疼痛积分中没有明显差异;而研究组患者在术后5 d以及术后10 d肛门疼痛积分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在肛肠外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通常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而手术往往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患者在术后很容易出现创面水肿、疼痛、炎症以及瘙痒等症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肛周部位的结构较为特殊,伤口存在着外露与开放的现象,从而使得创面很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对于皮肤造成刺激,进而形成感染,诱发炎症,导致患者出现创面疼痛等症状[3]。在传统的西药常规治疗中,其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但改善效果不够理想。因此,中医治疗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肛肠术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医学认为,创面疼痛主要是由于创面受到邪气感染,加上手术过程中金属刀刃对其造成的损伤,进而使得肛周气运转不当,形成瘀滞,周气运转不通则痛,导致伤口缠绵难愈。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采用了中药熏洗坐浴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方中苦参能够起到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效,多用于湿疹、皮肤瘙痒以及湿疮等湿热下注诸症[4];黄柏能够起到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多用于皮肤湿疹、痈疽疮毒的治疗中;芒硝具有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由外感邪气所致的疮疡肿毒等症状;防风则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作用;荆芥能够解表散风,透疹,消疮[5];防风与荆芥多用于皮肤瘙痒、伤口肌肤溃疡以及湿疹湿疮等症状的临床治疗中;冰片则能够消肿止痛,清热散毒,散火解毒,多用于术后创面红、肿、热等症状中;诸药合用,不但能够提高单种中药材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共奏消肿止痛、解毒疗疮之功效,进而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此外,采用熏洗坐浴的方式,能够促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者的患处部位,促使药效能够进一步得到吸收,以此来起到疏经通络、通络止痛、行气散结之功效,促使患者肛门周围肌肉协调性增加,改善创面部位的局部体液循环情况,提高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以此来缓解患者创面水肿、疼痛以及分泌物增多的症状[6]。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创面水肿评分与创面分泌物评分中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而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后,患者在创面水肿评分与创面分泌物评分中均显著优于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且在术后肛门疼痛情况中,两组患者术后1 d肛门疼痛评分没有明显差异;而研究组患者在术后5 d、术后10 d肛门疼痛积分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相比于单纯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熏洗坐浴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创面水肿情况,降低患者创面疼痛感,在肛肠术后创面疼痛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永,梁永峰.中药熏洗坐浴联合针刺改善老年肛肠术后疼痛的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6):1778-1779.
[2]林迪,白景阳,侯广.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肠外科术后创面水肿疼痛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8,13(7):86-87.
[3]成立祥.中医熏洗坐浴联合针刺痔疮穴改善老年患者肛肠术后疼痛水肿的疗效及预后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19(07):98+101.
[4]陈瑜,袁志强.针刺痔疮穴联合中药熏洗坐浴改善肛肠术后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7,7(06):70-72.
[5]韦娟,付荣,缪红莉.中医熏洗坐浴与针刺痔疮穴治疗老年患者肛肠术后疼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2(10):44-46.
[6]边界.痔疮止痛浸膏熏洗坐浴护理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水肿[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3):46-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