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衰患者(本院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发病48h内给予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总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期间,有2例观察组患者因心衰加重而暂时停用倍他乐克,未出现1例患者因心动过缓而停用倍他乐克。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心衰加重率偏低。治疗前,两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衰患者采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能够取得确切疗效,降低总死亡率,提高用药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衰;倍他乐克;小剂量
本文引用格式:徐莉,李玉兰.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衰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64-65.
0引言
急性心衰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衰病情凶险,病死率高[1],且急性心肌梗死不易及时诊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属于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中一种严重的临床类型[2]。研究发现,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衰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3]。但临床研究的β受体阻滞剂剂量均较大,为探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本院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衰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衰患者60例,均为本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该研究均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及患者家属签字同意。对照组:男/女=18/12,年龄55-80(68.67±8.22)岁;观察组:男/女=17/13,年龄58-8(0 70.02±8.20)岁。两组资料结果对比,P>0.05,可进行研究和对比。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包括:①临床病例资料完整;②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衰的诊断标准[4];③均自愿参加研究试验。排除标准包括:①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②合并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
给予对照组患者抗凝、利尿、扩血管及强心等常规对症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或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1.3.2观察组实施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发病48h内给予观察组患者小剂量倍他乐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1,规格为25mg)治疗,具体用法:对于Ⅱ级心衰患者每次服药剂量为12.5mg,每天2次。对于Ⅲ级心衰患者每次服药剂量为6.25mg,每天2次。持续治疗1个月,以1个月为1个疗程。若患者治疗后出现心衰加重或心衰过缓(心衰<60次/min)应立即停止用药治疗。
1.4观察指标
心衰加重率:观察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衰患者住院期间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其发生程度由Ⅱ级上升至Ⅲ级或发生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观察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衰患者住院期间发生Ⅲ级或Ⅲ级以上的室性早搏或非持续性、持续性室速及室颤的概率。死亡率:观察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衰患者心源性猝死率或住院期间死亡率。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2进行检验,P<0.05表示组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评价心衰加重率及死亡率
观察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总死亡率为16.67%,对照组患者的总死亡率为2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在住院期间,有2例观察组患者因心衰加重而暂时停用倍他乐克,未出现1例患者因心动过缓而停用倍他乐克。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心衰加重率偏低。
2.2评价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治疗前,两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大量研究表明,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衰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5]。倍他乐克作为β受体阻滞剂中的中坚药物,在高血压、心绞痛、心衰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可直接作用于心脏,缓解心肌缺血,从而提高心电的稳定性,且脂溶性较好,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在中枢神经系统集聚,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概率[7]。
目前,临床上大多都是应用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衰患者采用小剂量,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总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期间,有2例观察组患者因心衰加重而暂时停用倍他乐克,未出现1例患者因心动过缓而停用倍他乐克。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心衰加重率偏低。治疗前,两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衰不仅能够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还能提高用药的安全性[8]。
综上所述,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总死亡率。
参考文献
[1]祖素云,王爽,杨凤兰,等.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衰的预测价值[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1):1480-1482.
[2]杜文伟.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2):27-28.
[3]来晓磊,周琦,尚菊菊,等.中药静脉制剂干预急性心肌梗死的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29(4):1208-1211.
[4]李勇,高新春,费正东.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穿孔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8(4):422-423.
[5]夏和平,张晓瑜.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7):40-41.
[6]邢冬梅,李彬,朱明军,等.中医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新思路[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1(1):196-198.
[7]李佳月,董蔚,戈程,等.心衰超滤脱水装置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7,16(9):649-653.
[8]黎娜,程文立.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心衰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8(10):3061-30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