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何氏骨科挥手手法正复肩关节脱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8 14:05: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主要研究何氏骨科挥手手法正复肩关节脱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间收治的42例肩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1例,接受何氏骨科挥手手法治疗干预;对照组患者21例,接受常规治疗干预,评价何氏骨科挥手手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组间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在比较两组患者的Neer评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何氏骨科挥手手法在治疗肩关节脱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何氏骨科挥手手法;肩关节脱位;Neer评分

本文引用格式:涂宇.何氏骨科挥手手法正复肩关节脱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169+171.

0引言

肩关节脱位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病症,以肩关节前脱位最为常见,在手术治疗阶段,普遍采用手牵足蹬法治疗手段,虽然该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患肢功能,但是肩部功能恢复慢的问题,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将会承受剧烈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治疗依从性[1-3]。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将何氏骨科挥手手法临用到临床上,取得了理想效果,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间收治的42例肩关节脱位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1例,包括男17例,女4例;年龄18-54岁,平均(39.2±4.3)岁。对照组患者21例,包括男15例,女6例;年龄25-58岁,平均(40.1±5.4)岁。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接受手牵足蹬法治疗,取患者仰卧位,医生用双手握住患者腕部,在稍微外展之后,于同侧的足蹬在患侧腋窝部位,并抵住患者已经脱位的肱骨头。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保持放松状态,医生用双手的力量持续牵引,让肱骨头能还纳复位[4-5]。

1.2.2观察组患者接受挥手手法治疗,患者坐位,固定上身后,医师面对患者,右手把住脱位的肱骨头,左手握患肢尺桡骨下端;用右手轻按患肩,左胸前高高举过头,并向外展,右手在牵动的同时将肱骨头外推,当患者完成这一动作之后,复位已经完成。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根据Neer评分对患者的肩关键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分为活动范围、疼痛、功能三项,总分100分,患者得分越高,则证明患者的整体状况越好。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t值检验数据间的差异,当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后,发现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肩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恢复,由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因此组间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证明两种治疗手段均在改善肩关节脱位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但是在对两组患者进行Neer评分后,发现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出现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在肩关节活动范围、疼痛、功能等方面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资料见表1。


\

 
3讨论

肩关节脱位又被称为肩肱关节脱位,是指肱骨头与肩胛盂发生位移,在发病后,患者肩关节剧烈疼痛,影响了肩部功能,临床上治疗肩关节脱位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根据肩关节脱位的致伤原因、复位标志等进行了全面研究,并提出了多种有效的关节复位治疗方法[7]。根据目前临床治疗经验来看,由于肩关节本身就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之一,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组成,其本身具有独特的组成构造,一般在患者遭受外力撞击之后,前下部的盂肱韧带断裂,肩胛盂向下不规则倾斜,导致肩关节脱位问题发生。临床上针对肩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传统的手牵足蹬复位法、外旋法等,这些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也得到了诸多学者的认可[8],这些治疗方法的疗效确切,但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面临巨大痛苦,并且存在拉伤的风险,因此难以保证患者治疗依从性。

在本次研究中,对21例患者采取了挥手手法治疗干预,与上述治疗方法相比,挥手手法也是一种可以有效改善肩关节脱位的治疗手段,该方法的适应证为:单纯性肩关节前脱位,未并发骨折及神经,血管损伤等症状的患者。该方法通过用手直接固定脱位的肱骨头,由左手摆动患肢,右手同时牵动并将肱骨头向外推,整个过程宛如人的“挥手”动作。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挥手手法的操作简单,不需要其他人员的配合,往往在患者不经意间就已经复位了脱位的肩关节。具有见效快、适应性强等优点,所以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总体而言,何氏骨科挥手手法在治疗肩关节脱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肩功能,让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但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该疗法的适应证问题,避免因为盲目治疗而增加病症对患者的伤害。

在本次研究中,本文针对挥手手法的临床治疗效果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肩关节脱位患者,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挥手手法治疗干预与手牵足蹬法治疗干预。从研究结果来看,两组患者原本脱位的关节均得到了有效恢复,组间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证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以有效解决患者的肩关节脱位问题。但是从Neer评分来看,两组患者的数据评分出现了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活动范围、疼痛、肩功能等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陈剑成,李振东,梁勇革,等.急性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损伤机制及预后[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7):90-92.
[2]万永鲜,阳运康,徐丽丽,等.难复性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手术治疗[J].华西医学,2018,33(09):1090-1093.
[3]潘明芒,薛锋,唐果,等.急性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损伤机制及预后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09):937-939.
[4]卢巍,谭为,李建平,等.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不同方法治疗的Meta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7):90-93.
[5]汪方,孟杨,吴腾飞,等.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肩关节前脱位伴同侧肱骨干骨折的治疗[J].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16,4(02):112-115.
[6]王龙剑.单人手牵足蹬法与椅背复位法治疗成人肩关节脱位复位效果比较[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2):150-152.
[7]周孝艇,丁占民,陈天亮,等.肱骨大结节骨折术后克氏针游走至骶尾部一例[J].浙江创伤外科,2017,22(01):203.
[8]周小雄,肖龙毅.肱骨大结节锁定板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7,39(04):40-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03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