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应用清热止痢汤肠内给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2-10 16:24: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目的  探讨应用自拟清热止痢汤肠内给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在本院门诊及住院处选取 30 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自拟清热止痢汤肠内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21 d 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30 例患者痊愈 27 例,显效 2 例,有效 1 例,总治愈率 90%,总有效率 100%。结论 相对于传统给药方式,应用清热止痢汤肠内给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吸收更好,药理作用更强、速效、高效的治疗方法,同时标本兼治,无依赖性。

关键词: 清热止痢汤;溃疡性结肠炎;肠内给药

本文引用格式:李俐君, 李明悦. 应用清热止痢汤肠内给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5):158+161.

\

0引言

溃疡性结直肠炎是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病变。其临床表现有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症状,是世界医学难题 [1]。国内外目前对于该病轻、中度治疗主要采用 5-ASA 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必要时增加糖皮质激素。但因许多患者在服用一段时间 5-ASA 后就会出现肝功、肾功的异常,而糖皮质激素所带来的副作用也是众所周知的,因此这两种药物均不适用于长期治疗 [2-3]。传统口服中药因其气味苦涩,并且需要长期应用,患者难于接受。而两者在治疗上均存在着不足,口服药物主要经过肝、肾进行代谢, 长期服用就会损坏肝功和肾功,化学药物灌肠剂亦如此。我科室自行研制清热止痢汤灌肠液,采用此灌肠液通过肠内给药的方式来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中药液保留灌肠的方式弥补了上述不足之处,药液易被吸收,且药物吸收后除产生局部治疗作用外,大部分还可以通过下腔静脉进入人体循环直接发挥药效 [4]。这样,大部分药物不经过肝脏而直接进入大循环, 这样可以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性和不良反应,也可以减少药物在肝中发生化学变化。同时应用合适的肠内给药方式使药液能精准作用于病变部位,治疗范围大,药液保留时间长,配合药液温度、体位调整,缩短药液吸收时间,减轻灌肠后肠道不适感,加速肠道炎症及临床症状的改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选取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30 例,其中男 18 例,女 12 例;年龄 20-70 岁。本组病例均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肠镜提示: 溃疡性结肠炎。

1.2方法。①对于入组患者进行治疗前评估;②制作清热止痢汤灌肠液,该灌肠液主要组成为地榆 20 g、白芨 15g、儿茶 15 g、连翘 20 g、黄芪 20 g、金银花 15 g、蒲公英 20 g、当归15 g 等中草药,其中地榆味苦酸,寒,无毒,归肝、肺、肾、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其有效成分具有收敛、抗菌、抗炎、止血等作用,能有缓解患者腹泻、脓血便等症状。白及,其药理作用为:止血,保护胃肠粘膜, 抗菌、抗真菌、抗癌及防癌等,能增强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 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形成时间,抑制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对局部出血有止血作用。儿茶具有收湿生肌敛疮的功效。用于溃疡不敛、湿疹、口疮、跌扑伤痛、外伤出血,现代药理分析,其具有抑制肠道运动及抗腹泻作用,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血生肌之功效。将这套中药方剂熬制成液体;③根据病变范围应用合适的剂量及药液温度, 以气药给药、直肠滴注、直肠推注等肠内方式,将药液注入患者肠内病灶处,经过 21 d 的治疗后,在电子结肠镜下观察肠道粘膜溃疡恢复情况;④治疗后要对病情进行评估。

1.3疗效判定。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腹泻、脓血便、腹痛等症状体征记分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如下:腹泻:正常0 分,无腹痛;轻度 3 分,腹泻每日 <4 次;中度 6 分,腹泻每日 4-6 次;重度 9 分,腹泻每日 >6 次。脓血便:正常 0 分, 无脓血便;轻度 3 分,少量脓血;中度 6 分,脓血便为主, 重度 9 分,全部脓血便或便鲜血。腹痛:正常 0 分,无腹痛; 轻度 3 分,腹痛轻微,隐痛,偶发;中度 6 分,腹痛或胀痛, 每日发作数次;重度 9 分,腹部剧痛或绞痛,反复发作。计算方法:疗效指数(症候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前积分 ×100%。临床痊愈:疗效指数≥ 95%;显效:70% ≤疗效指数 <95%; 有效:30% ≤疗效指数 <70%;无效:疗效指数 <30%。

2结果

本组 30 例患者痊愈 27 例,显效 2 例,有效 1 例,总治愈率 90%,总有效率 100%。

\

3讨论

相对传统口服用药及传统保留灌肠治疗方式,采用清热止痢汤肠内治疗,存在很多优势,可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年龄大小、体质强弱,设定相应的温度、速度和压力。选择合适的肠内给药方式,以达到肠内精准给药的目的,治疗范围大, 药液保留时间长,同时配合药液体位调整,缩短药液吸收时间, 减轻灌肠后肠道不适感,加速肠道炎症消退 [5-6]。所以肠内给药治疗是一种吸收更好、药理作用更强、速效、高效的治疗方法,标本兼治,无依赖性,患者容易接受,降低患者用药后的毒副作用。

综上所述,该治疗方式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显著,易于推广等优势。

参考文献:

[1]华曼丽. 中药肠内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优势 [J] 世界最新医学,2016,16(19):155.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治规范的共识意见[J]. 胃肠病学杂志 ,2009,12(18):488-495.
[3]杨旭 , 张苏闽, 刘犟, 等. 溃疡性结肠炎的气药灌肠疗法 [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6(11):983-984.
[4]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29-134.
[5]张声生.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6):891-895.
[6]戴高中, 沙玲.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应处的地位和优势 [J]. 辽宁中医杂志 ,2008,51(12):1830-1834.

《应用清热止痢汤肠内给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10/20181210042512607.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9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