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分析清火抑胃汤在治疗反复发作性口腔溃疡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自 2016 年 11 月至2018 年 4 月收治的 110 例反复发作性口腔溃疡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 55 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漱口,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清火抑胃汤内服,以 2 周为一个疗程,连续两个疗程后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 92.7%,较对照组(72.4%)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率方面,随访 3 个月显示,对照组复发率为 27.3%,明显高于观察组(9.1%),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清火抑胃汤治疗反复发性作口腔溃疡疗效显著,不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能够有效预防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清火抑胃汤;口腔溃疡;应用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孔伟光, 段迎喜. 清火抑胃汤治疗反复发作口腔溃疡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5):157+161.
0引言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致病因素尚未明确,具有周期性、反复发作性的特点,其发病率占口腔黏膜疾病的 20%,居于首位 [1]。西医对于本病的治疗尚未有特效药物出现,且治疗后易于反复,难以治愈,给患者治疗信心带来不良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治疗口腔溃疡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自行组方,清火抑胃汤对反复发作口腔溃疡患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
1.1一般资料。110 例患者均是我院自 2016 年 11 月至2018 年 4 月收治的病人,观察组 55 例,男 33 例,女 22例; 年龄在 23-67 岁, 平均(45.4±2.6)岁,病程在 1-11 年, 平均(6.9±2.4)年;对照组 55 例,男 29 例,女26 例;年龄在 27-71 岁,平均(48.1±2.7)岁,病程在 9 个月至 13 年, 平均(7.2±2.7)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 > 0.05)。
1.2诊断标准。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诊断标准参考《消化内科学》[2]。
1.3纳入标准。临床诊断明确;神志清晰,交流正常;1 周内未使用相关药物;医嘱遵从性高;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治疗中途退出者;依从性差,不能按时服药者; 中药过敏或过敏体质者;恶性肿瘤患者;初发性口腔溃疡患者; 因化疗而导致口腔溃疡者;精神病患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伤者;备孕期、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
2方法
2.1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口腔含漱,每天三次; 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清火抑胃汤加减,整方如下:石膏30 g、升麻 10 g、生地黄 15 g、防风 10 g、知母 12 g、通草 6 g、党参 15 g、黄连 6 g、牛膝 12 g、牡丹皮12g、当归 12 g、栀子 12 g、葛根 12 g、麦冬 15 g、灯芯草 20 g、甘草 6 g,并根据具体病情适时加减,如肝气郁滞者加柴胡、郁金;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胃脘胀满纳差者加焦三鲜、鸡内金;中药先水泡 1 h,然后每剂水煎两次,共得 300 mL 药液,早晚各一次温服, 每次 150 mL,连续治疗 2 个疗程后,分析其临床效果。
2.2疗效判定标准。愈合:口腔黏膜症状完全消失,病灶部位溃疡面消失;显效:口腔黏膜症状基本消失,病灶部位溃疡面基本消失;有效:口腔黏膜症状明显改善,病灶部位溃疡面消失;无效:口腔黏膜症状无明显变化,病灶部位溃疡面无明显变化,随访期间反复发作 [3]。
2.3统计学处理。运用 SPSS 15.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实施t 和 χ 2 检验,以 P <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具体见表 1。
3.2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 3 个月内复发率比较,具体见表 2。
4讨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原因众多,病机复杂,现代医学对于本病尚未明确其发病机理,故而临床治疗相对受限,尚无特效治疗措施。也有观点认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异常是导致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重要因素,其机制可能是由于机体 T 淋巴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而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继而导致人体对抵抗病原体侵袭的能力下降,造成其反复发作的情况。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其“口疮”、“口糜”等疾病的范畴, 其病位在口,但与胃、脾、心等脏器密切相关,其发病多是由于胃火炽盛,耗伤阴津,邪热上炎,熏蒸于口而发为本病, 故而其治疗当以清胃火,益阴津为基本治疗原则。本方清火抑胃汤中重用石膏,其性寒凉,以清泄胃火。升麻、生地黄为臣药,升麻以清热解毒,生地黄则养阴生津,使清泄胃热与滋养胃阴同时进行,以避免石膏清泄太过而伤及胃阴,同时又可滋养因胃火炽盛所造成的阴津损伤。其余药物具为佐药,其中党参益胃气,胃气充足则化生津液有源,绵绵不绝; 防风祛风止痛以解口疮疼痛;知母、通草、黄连、栀子泻火解毒,以助君药;牡丹皮养阴清热;灯芯草清心火;麦冬、葛根、牛膝养阴清热;当归活血通经,以助药性到达病所; 甘草调和诸药,各药相互协调,以达清火解毒,养阴生津, 祛风止痛之功效,故而可达良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且复发率明显降低,皆表明本方在治疗本病方面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总之,我们认为清火抑胃汤在治疗反复发作性口腔溃疡具有良好优势,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预防复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韦佳 , 罗丽亚. 康复新液两种给药方式对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的效果研究[J]. 医学信息 ,2015,28(10):308-309.
[2]钱家鸣. 消化内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3]刘言振 , 林鲁霞 , 刘峰, 等. 双层复方白芨口腔贴膜的制备与临床应用[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6(10):17-18.
《清火抑胃汤治疗反复发作口腔溃疡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10/20181210041100775.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