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阿司匹林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效果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7 11:41: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阿司匹林联合生脉注射液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两组,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生脉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检查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各项临床检查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阿司匹林联合生脉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患者的治疗速度更快,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司匹林;生脉注射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本文引用格式:代丽华,郎金榕,李霞.阿司匹林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164+206.

0引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冠心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胡奥这狭窄等导致患者心肌出现缺血或者缺氧情况,诱发前区疼痛等症状[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人群主要为中老年人群,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其发病率也在不断提升,临床治疗中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选择比较多,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2]。为此将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阿司匹林联合生脉注射液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两组,对照组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52-79岁,平均(61.2±1.5)岁;病程2-13年,平均(5.3±0.2)年;研究组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53-78岁,平均(62.1±1.4)岁;病程2-14年,平均(5.4±0.32)年;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情况;患者无其他系统功能疾病;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

1.2方法。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产品批号:BJ43580国药准字J20171021)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每次服药100 mg,每天用药一次;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生脉注射液(生产厂家:国药集团宜宾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批号:17070815国药准字Z51022476)进行治疗,将40 mL生脉注射液加入到250 mL+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用药一次;所有患者均连续服药4周后对比治疗效果。

\

 
1.3观察指标。统计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患者治疗后窒息感、心绞痛、呼吸短促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各项生命指标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治疗后窒息感、心绞痛、呼吸短促等临床症状基本好转,各项生命指标均基本正常;无效:患者治疗后窒息感、心绞痛、呼吸短促等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出现加重情况,各项生命指标均基本正常[3];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分组计算患者治疗效果后进行组间对比。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全血粘稠度检查结果,分组计算均值后进行组间对比。

1.4统计学意义。本次实验数据选用统计软件SPSS 20.0开展分析,均数±平方差代表计量资料,对比检验值为t;百分比率(%)代表计数资料,检验值为χ2,对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6.67%,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全血粘稠度检查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全血粘稠度检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各项组间差异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

 

3讨论

阿司匹林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有关研究中指出,其发病与患者的年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情绪状态等均有一定的关系,高血压、代谢紊乱以及糖尿病等均是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的主要病因,该病的发展速度比较快,病情发展比较紧急,且致残率和致死率比较高。临床治疗中主要以缓解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为主[4]。阿司匹林属于解热镇痛药物,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是抑制患者血小板的聚集,阻断患者体内血栓素A2的发展,降低患者发病的危险性,起到抗凝血的作用,能够通过减少斑块内巨噬细胞的迁移以缓解动脉的炎性反应,降低患者血清CRP浓度,缓解患者体内的炎性发展,达到治疗效果。生脉注射液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普遍的辅助治疗药物,其主要药物作用为缓解患者血压异常情况,增强左心室收缩能力,促进心血量的排出,缓解患者微循环异常情况,且具有一定的安神及养心作用,但是在临床应用中起效较慢,根治效果有限。生脉注射液与阿司匹林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全血粘稠度异常情况,缓解患者冠状动脉炎性损伤情况[5]。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全血粘稠度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组间差异对比均较为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生脉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生脉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异常情况。

综上可知,生脉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效果较好,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钟会,刘显峰.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61例疗效观察[J].中国药业,2017,26(19):43-45.
[2]符天铭,蔡秀玲.肠溶阿司匹林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4):81-83.
[3]张卫国,王素洁,刘海燕.生脉注射液对轻中度脑梗死超时间窗rt-PA溶栓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6,27(21):2918-2920.
[4]卢芬萍,苏宁,征宗梅,等.生脉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方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J].中草药,2018,49(5):1201-1210.
[5]逯豫霞,白玉茹,李劭凝,等.生脉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5):615-6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91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