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麻醉药品使用现状及趋势,为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调取的数据,对2016-2018年我院麻醉药品的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序值比(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2018年,瑞芬太尼、羟考酮缓释片使用量连续三年稳定增长;消耗金额排名前3位的药品为羟考酮缓释片(40 mg)、羟考酮缓释片(10 mg)、瑞芬太尼;DDDS排序居前3位的是羟考酮缓释片(10 mg)、羟考酮缓释片(40mg)、盐酸吗啡缓释片(30 mg);DDC以瑞芬太尼、氢吗啡酮、舒芬太尼排在前面;B/A<1,有瑞芬太尼、氢吗啡酮、羟考酮缓释片(40 mg)、舒芬太尼、芬太尼透皮贴。结论我院麻醉药品品种、剂型能满足临床需求,其应用基本合理。
关键词:麻醉药品;使用;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王飞,侯坤.2016-2018年某院麻醉药品使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235-236.
0引言
我院是内蒙古自治区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现有病床数900张,医院以肿瘤专科为特色,兼顾综合优势学科协调发展,对麻醉药品的应用在该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了解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趋势,分析癌痛患者的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医院的麻醉药品管理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笔者对我院2016-2018年麻醉药品的使用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提取我院信息系统2016-2018年各药房麻醉药品的消耗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用量、销售金额等。
1.2方法,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作为药品使用的测定单位。DDD是药品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其值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新编药物学》(第17版)、药品说明书及我院临床实际应用情况确定。用药频度(DDDS)=某药的年总用量/该药的DDD值,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次越高,选择倾向性越强。日均费用(DDC)=某药的年销售总金额/该药的DDDS,DDC代表药品的总价格水平,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其值越大表示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B/A=药品销售金额排序(B)/DDDs排序(A),反映销售金额与用药人次是否同步,B/A接近1,表示同步性较好,用药较合理。
2结果
2.1使用数量及金额。我院麻醉药品共13个品种,其中羟考酮缓释片、吗啡缓释片各有两个规格,所以统计涉及15个品规。芬太尼透皮贴剂、布桂嗪注射液和布桂嗪片使用数量逐年下降,而瑞芬太尼、羟考酮缓释片使用量连续三年稳定增长,哌替啶使用量呈下降趋势,吗啡缓释片及其它品种的使用量有所波动。其中较突出的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连续三年使用数量居第一位,并且以年超过万片的数量逐年递增。全院麻醉药品消耗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各药品消耗金额排序三年来变化不大,羟考酮缓释片和瑞芬太尼消耗金额逐年增长且位居前三名,见表1。
2.2DDDS及排序。DDDS排序前三位的是羟考酮缓释片(10 mg)、羟考酮缓释片(40 mg)、盐酸吗啡缓释片(30 mg),这与我院使用麻醉药品主要以需要长期口服止痛药物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较多相符合,见表2。
2.3DDC及B/A。2016-2018年我院麻醉药品平均日消费较高的三种药品为瑞芬太尼、氢吗啡酮、舒芬太尼,平均日消费较低的三种药品为布桂嗪片、磷酸可待因配、布桂嗪注射液。B/A<1,表示该药价格相对较高,有瑞芬太尼、氢吗啡酮、羟考酮缓释片(40 mg)、舒芬太尼、芬太尼透皮贴,见表3。
3分析与讨论
3.1麻醉药品用量和销售金额逐年上升。近几年我院发展较快,不仅因癌症住院患者人数呈大幅度增加,全院手术台数也呈显著增加,相应的麻醉药品消耗量与消耗金额也逐年上升,与实际情况相符。
3.2治疗癌痛以羟考酮缓释片为主。我院癌症患者以中晚期居多,多伴有疼痛症状。羟考酮缓释片采用先进的控释技术,38%即释、62%缓释,具有快速起效、持续强效镇痛的优势[1]。相关文献提示,羟考酮缓释片在便秘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吗啡片,是中重度癌痛滴定的更好选择[2]。NCCN推荐口服羟考酮是癌痛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其生物利用度在常用阿片类药物中最高[3]。我院医师选择羟考酮缓释片倾向性大,而羟考酮缓释片(10 mg)由于剂量组合方便,更是医师常常选择的品种。磷酸可待因片镇咳作用强而迅速,以前作为癌痛三阶梯治疗中的二阶梯治疗药物,根据最新版NCCN指南,弱化二阶梯的治疗药物,目前仅用于临床无法控制的剧烈咳嗽[4]。芬太尼透皮贴的镇痛作用可持续72 h,由于其剂型特殊,适合于进食困难、严重呕吐或便秘的癌痛患者,其DDC值较高,因此在使用频次上低于羟考酮缓释片、吗啡缓释片及吗啡片。
3.3手术麻醉用药。舒芬太尼是芬太尼衍生物,是麻醉诱导、辅助麻醉常用药,大量研究显示其综合效益明显优于芬太尼[5]。瑞芬太尼2003年在国内上市,具有麻醉消退时间可预测、麻醉深度最可控、无二次呼吸抑制、对重要器官影响小的药理特点,近年来,在全麻中应用越来越广。以上两种药物临床选择倾向高,但瑞芬太尼DDC值远远高于芬太尼,患者经济负担重。建议临床使用时应综合考虑药物特性及患者经济条件,合理选择药物。HM是阿片类半合成的镇痛药物,起效快、不良反应小,且为强效类镇痛药。但目前对HM效能、强度及其与其他阿片类药物等效镇痛剂量比率的认识仍有很大差异[6]。目前在我院主要用于术后辅助镇痛,并不用于癌症患者止疼疗,且其DDC值较高,临床选择倾向低。
综上所述,我院麻醉药品品种规格能够满足临床需求,应用合理。
参考文献
[1]张晨光.麻醉镇痛药物在癌症疼痛患者中的使用情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2):25-26.
[2]刘勇,宋正波,梁军,等.羟考酮缓释片和吗啡即释片在中重度癌痛滴定中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6,21(7):585-586.
[3]李然,张艳华.9家肿瘤专科医院2012年镇痛药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9):1672.
[4]陈洁,刘幸,刘晖.门诊麻醉药品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11):947.
[5]王幼娟.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对比分析[J].名医,2019,(1):264.
[6]王菲菲,郑丽宏.盐酸氢吗啡酮在麻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7,23(3):528-5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