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7 10:10: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临床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8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探究组,常规组患者为41例,探究组患者为46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给予探究组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护理治疗。分析探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后,探究组患者的护理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患者。结论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极大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血糖水平控制稳定,临床效果显著,可进行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护理;临床效果;探究

本文引用格式:崔梦晓.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270,277.

0引言

随着生活的改善,糖尿病患者见多,已成为严重威胁全世界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1]。2型糖尿病属于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人们生活习惯不良、饮食不当以及肥胖所致。患者在长期服药期间,多会出现烦躁、焦虑、绝望等不良情绪,致使常常自己随意停止用药,或者减少用药剂量,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较差[2]。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控制患者血糖指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探究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临床措施及效果。分析探究报告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8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探究组,常规组患者为41例,探究组患者为46例。常规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为(61.14±4.31)岁;病程范围:2-7年,平均病程为(5.1±1.4)年。基础疾病:高血压为6例,高脂血症为5例。探究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为45-79岁,平均年龄为(62.77±4.23)岁,病程范围:2-8年,平均病程为(5.3±1.0)年;基础疾病:高血压为7例,高脂血症为6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分析探究。

1.2护理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主要措施包括:给予患者膳食管理、身体锻炼指导、用药护理干预等。

给予探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再施以综合中医护理治疗。具体护理措施是:一是给予患者情志护理干预[3]。由于长期服药治疗,使患者更多处于焦虑、郁闷、烦躁等不良情绪之中,因此实施调畅情志的护理干预措施非常必要。如护理人员要摸清患者的心理及身体状况,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改善不良情绪,舒缓患者心理压力;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方案,指导患者进行气功、太极拳等功能训练,提高患者身体素质;对于易失眠患者嘱咐其睡前温热水泡脚,以提高睡眠质量。二是给予患者按摩护理干预[4]。患者保持仰卧位,护理人员对其对肾系穴实施空拳叩击,持续3min,叩击力度为患者所能耐受的范围内;对其天枢穴实施中指按压,持续3min,按揉顺时针进行;对其膀胱俞穴、脾俞穴、肾俞穴实施拇指拨揉,持续1min;对其关元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上脘穴等部位实施按压,坚持1次/d。对患者腹部实施手掌重叠状按压,持续到皮肤发热为止。以上按摩每天进行1次。三是给预患者身体运动护理干预[5]。每天运动计划的制定以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而定,每次活动坚持20min左右,一般在餐后1h进行,以有氧运动为主,如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快走等。以此促进患者加快能量的消耗,有效降低血糖指标,提高身体素质。年龄较大患者在运动过程中,护理人员或者家属要陪伴在其身边,每次运动可控制在20min左右,不宜过度疲劳,避免出现跌倒等意外事件。患者在运动过程中,为防止低血糖症状,要随身携带糖果和饼干以及时服用。四是给予患者饮食护理干预[6]。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实施合理的饮食指导,嘱咐患者控制饮食,限制摄取高脂肪含量食物,禁止或者减少食用动物肝脏、炸类食物等,以此确保患者血糖指标的稳定。为防止便秘等不良症状,嘱咐患者增加食用西红柿、芹菜等新鲜蔬果,摄入适量糖分较低的苹果等水果,以此促进肠胃蠕动。指导患者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对于同时伴有高血脂、高血压、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嘱咐其控制摄入盐分每天不可超过6g。保持均衡膳食,可适当食用粗粮,摄取适量的优质蛋白。

1.3观察指标

本次分析探讨观察指标为:(1)两组患者护理治疗效果。(2)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分析探讨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s)表示计量数据,以独立样本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以2检验,若P<0.05,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治疗效果情况对比


本次分析探讨数据显示,实施综合中医护理治疗的探究组患者护理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的常规组患者,即P<0.05,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

2.2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对比

本次分析探讨数据显示,实施综合中医护理治疗的探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的常规组患者,即P<0.05,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
 

3讨论

从以上研究可见,糖尿病为临床慢性疾病之一,需要长期的中医治疗干预[8]。2型糖尿病病情较为复杂,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其临床主要特征为血糖升高,多饮多食多尿,头晕、乏力等症状,临床护理难度较大,其康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临床意义很大。

本次研究数据结果显示,探究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治疗,其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的常规组患者。

综上所述,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极大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血糖水平控制稳定,临床效果显著,可进行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丹丹,孙婷婷,李春静,等.舒适护理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4):222-223.
[2]钱冬,郭征楠.中医情志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2):371-372.
[3]牛淑莉.对比不同中医护理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失眠的护理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5,12(05):115,117.
[4]周义慧.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5,10(05):172,174.
[5]刘东.中医情志护理对脑外伤患者心理情感、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7,30(1):109,112.
[6]邹运雁.2型糖尿病患者失眠的中医护理效果比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5(05):131-132.
[7]张晓霞.85例Ⅱ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观察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6,9(4):79-80.
[8]许素贞.对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4):140-141.
[9]王丹丹,孙婷婷,李春静,等.舒适护理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4):222-223.
[10]张晓霞.85例Ⅱ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观察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6,9(4):79-8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89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