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析肠梗阻的腹部 X 线平片和 CT 诊断的对比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 2015 年 8 月至 2017 年 4 月我院接收的肠梗阻 88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被选者 CT 检查与 X 线平片,观察分析 CT、X 线的诊断效果情况。结果 X 线检查的图像清晰度优良率,检查舒适度、操作简单度,以及梗阻原因、梗阻部位的诊断符合率显著低于 CT 检查(P< 0.05)。结论 相比 X 线平片检查,给予肠梗阻患者行 CT 诊断,能有效提高检查舒适度和图像清晰度,且诊断率较高,能为后期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CT 诊断;X 线平片;肠梗阻
本文引用格式:焦红杰 . 肠梗阻的腹部 X 线平片和CT 诊断对比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5):146-147.
0引言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病,患病率较高,易引发患者出现呕吐恶心、腹胀腹痛等临床表现。由于该病症具有起病急等特点, 对此,为降低患者的不适感,避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诊疗工作的及早开展非常重要 [1]。X 线平片检查是以往临床常用检查手段,但取得的诊断效果不理想,无法准确判断相同肠梗阻病因及类型。伴随 CT 检查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笔者为探及行 CT 检查的情况,经采取 CT 检查和 X 线平片的诊断对比,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于 2015 年 8 月至 2017 年 4 月我院接收的肠梗阻 88 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49 例, 女 39 例;年龄在 23-76 岁,平均(43.5±2.4)岁;病症类型: 8 例胆石型,21 例单纯型肠梗阻,46 例粘连型肠梗阻,13 例绞窄性肠梗阻。被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和呕吐等临床表现,肠鸣音亢进、气过水音和腹部膨隆等表现体征。
1.2排除标准与纳入标准。①排除标准: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伴器质性病症者;中断此次研究者。②纳入标准:无严重精神障碍病症者;此次研究已征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被选患者对此次研究均知晓,并已在同意书上签字。
1.3方法。行 X 线检查时,临床所应用 DR 机为医疗专用设备,由日立公司供给,其仪器型号为 DR Rarlnex+50。指导患者行立卧体位,平扫患者腹部,对特殊患者需加用卧位片。行 CT 检查时,临床所应用的 CT 机为医疗专用设备,由日立公司供给,其型号为 CT Eclos_16。指导患者行平卧位, 扫描自膈面联合耻骨部位,10 mm 为层厚,10 mm 为层距, 50 cm 为扫描视野,每圈 0.8 s 为扫描时间,未超过 145 cm 为一次扫描最大范围。平扫后持续予以双期加强扫描,对有需要患者作图像拆薄,2.5 mm 为层厚,将非离子型对比剂以肘静脉注射的方式注于患者体内,维持每秒 2.30-3.50 mL 的注射速度。行扫描期间,检测人员需重点检查疑似肠梗阻部位, 并将病变大小、形态及位置等情况予以详细记录。然后将记录的报告结果送至原始数据 3D 工作站进行分析。
1.4评价标准 [2]。评定图像质量的标准:不存在伪影,图像显示清晰表示优;伪影少量,图像清晰度尚可表示良;有较多伪影,图像模糊表示差。
1.4.1梗阻原因:“移行带”发现明确病变者,临床初步认定是肿瘤,肠扭转及肠套叠;“移行带”未发现明确病变者,认为是粘连性肠梗阻。
1.4.2梗阻部位:从远侧肠管开始,向近侧化肠管逆行追踪, 直至将扩张的肠管找到,便能对梗阻部位进行确定。
1.5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计量数据以( ±s)表示,t 检验为组间对比,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为组间对比,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中处理,设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图像清晰度。X 线检查的图像清晰度优良率显著低于 CT 检查的图像优良率(P< 0.05),见表 1。
对比检查舒适度、操作简单度。CT 检查的检查舒适度、操作简单度等情况均显著高于X 线检查(P < 0.05),见表 2。
2.3对比梗阻原因、梗阻部位。X 线检查梗阻原因、梗阻部位的诊断符合率均显著低于 CT 检查(P < 0.05),见表 3。
3讨论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肠套叠、肠粘连和肠道肿瘤等,均是导致此病症形成的主要因素,易引发患者出现呕吐恶心、腹胀腹痛等症状表现。有报道显示 [3],诊断检查工作的提早开展,对及早预防肠梗阻的发生,以及降低病症发生率均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准确及时诊断肠梗阻,是医护人员对治疗方案予以合理制定的基础,特别是在确定梗阻原因、部位等方面非常重要。以往行检查诊断时,临床多主张应用 X 线平片检查,虽然具有较高的普及率,以及操作便捷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腹部解剖结构特点能够对摄片产生影响, 易导致平片重叠情况发生,降低摄片分辨率。伴随临床诊断检查技术的快速发展,CT 检查手段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因其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以及空间分辨率,深受患者青睐。将此诊断方法用于肠梗阻诊断中,能将肠腔积液与积气情况直观显示出来,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病变空间形态等情况的掌握。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肠梗阻 88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 X 线检查和 CT 检查,从其结果中可知,CT 检查的图像清晰度优良率,检查舒适度、操作简单度,以及梗阻原因、梗阻部位的诊断符合率显著优于 X 线检查(P< 0.05),说明, CT 检查的应用,对患者舒适度的提升,诊断准确率的提高均能起到重要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之,相比 X 线平片检查,给予肠梗阻患者行 CT 诊断, 能有效提高检查舒适度和图像清晰度,且诊断率较高,能为后期治疗提供数据支持,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惠芳. 结肠肿瘤性肠梗阻中应用腹部 CT 诊断的临床价值[J]. 临床检验杂志( 电子版 ),2017,6(1):139-140.
[2]张静, 朱树龙, 陈婷婷. 多排螺旋CT 对急性肠梗阻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27(5):967-969.
[3]王焱辉, 贺毅 , 刘国亮. 腹部CT 检查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7,34(9):920-923.
《肠梗阻的腹部 X 线平片和 CT 诊断对比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10/20181210033131684.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