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进行探讨,希望能在促进患者护理质量的前提下,为各医院研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实验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为了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选取了某医院20名骨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因为数据分析的环节具有一项数据对比的内容,所以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骨科护理人员都需要进行分组讨论,其中使用传统护理质量管理方式的护理人员为对照组,而使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具体护理质量管理的护理人员为观察组。最终通过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病区管理合格率,一级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合格率,常规物品消毒合格率,常用护理表格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达标率,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达标率等各项指标来分析该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均真实有效,且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使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骨科护理人员进行具体的护理操作能够促进病区管理合格率,一级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合格率,常规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常规护理表格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达标率等各项指标的优化。结论使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对骨科护理人员进行具体的管理操作,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与传统的管理方法对比,Pdca循环管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它能够促进骨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并整体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Pdca循环;护理质量;护理管理;骨科
本文引用格式:杨美英,马丽波,刘培英,等.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247-248.
0引言
本文所介绍的PDCA循环法就是戴明环管理模式,该方法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的,属于一种科学的工作程序。该工作程序分为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这4个阶段。虽然该工作程序是在上世纪50年代被提出,但是直到90年代该方法才开始进军医学领域,而且他在进入医学领域之后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被大家认为是高效的管理工具。PDCA循环法在国外已经开始进入了成熟的阶段,而且在手术室内不管是骨科、妇科、产科还是外科都能明显的提高护理的质量。对于整个医院来说,PDCA循环法的应用可以使医院的护理质量大幅度提高,让患病的百姓获益。利用PDCA循环法进行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具有环环相扣,相互推进的特点,而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它的体系并不是僵硬的体系,它会与时代共同进步,这就保证了该方法的实效性[1]。因为PDCA循环法属于阶梯式的循环方法,所以循环内容的每一点进步都可以促进最终效果的提高。本文主要针对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收集到的所有数据真实有效,而且所有的数据信息都是源自某医院骨科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以及护理操作资料等各项内容。为了准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人员需要针对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以及护理过程中的病区管理合格率以及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合格率,常规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常规护理表格合格率,护理操作技术达标率,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达标率等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和分析。为了判断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是否对最终的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研究人员需要对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进行简单的阐述。首先从护理人员的年龄进行分析,年龄最小的护理人员有22岁,年龄最大的护理人员有43岁,学历类型分别有中专,大专,本科,职称分别有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通过与最终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与研究结果之间并没有密切的联系。
1.2方法。两组护理人员分别采用传统管理方法以及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具体的护理管理操作。其中传统管理方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护理管理部分定期检查,对管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问题反馈进行整改。使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这4个内容。其中在计划方面,医院的有关人员需要将骨科护理相关制度以及护理行为进行健全和规范,保证护理人员在进行实际护理过程中能够有规可循。在实施阶段,必须要切实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每个岗位的职责和程序进行明确。在检查阶段,随机将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进行检查,并寻找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在处理阶段,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改进措施。
1.3观察指标。为了更好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人员需要对参与本次研究的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以及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技术操作评分,常用护理表格评分,常规物品消毒灭菌评分等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均真实有效,而且为了能够让数据分析的结果更具有明确性,研究人员使用了医院专用的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收集了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以及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的各项指标,两者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大部分指标中的数据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差距相对比较明显的主要有,病区管理合格率,一级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合格率,常规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常用护理表格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达标率,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达标率。使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具体护理操作的组别以上这几项指标中的具体百分比分别为98.97%,98.26%,8%,8%,98.95%,98.9%和98%。而使用传统管理方法的护理人员以上这几项指标中的具体百分比分别为90.23%,95.12%,97%,99%,90.24%,90.78%,90.36%。
3 讨论
患者在入院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填写的各种护理方面的单子,都有可能成为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书面凭证,同时这些单子也将会成为患者入院后的治疗档案,所以医院必须要重点关注护理文书书写的质量。在对每个患者进行具体的治疗操作时,护理人员必须要填写护理文书,使用PDCA循环法进行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操作后,护理文书书写的合格率出现了明显增高的现象[2]。
当然除了护理文书书写这项内容之外,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护理操作技术水平也都将影响着手术的最终效果。在使用PDCA循环法进行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之后,护理人员的各项理论知识储备更加完善,而且手术护理操作水平也得到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通过对外科医生满意度调查,发现在使用PDCA循环法进行手术室管理之后,医生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而且手术室的每一位组织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也有所增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医疗安全并减少手术的错误率[3]。在对骨科患者进行具体护理操作过程中,使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骨科护理人员进行具体的管理操作,能够及时的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并促进骨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最终达到提高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应该大力推广PDCA循环法。
参考文献
[1]刘丽,陈刚.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36):83-84.
[2]文莉娟,庄卫红,王燕军,等.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4):142-143.
[3]康志敏,吕小伟,陈玉芳,等.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带教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07):101+1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