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将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治疗手段作为论述中心,就针灸与推拿联合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揭示。方法纳选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至某院接受干预治疗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案将其分成对照组(n=49)及研究组(n=49),给予对照组患者针灸干预,研究组患者则接受针灸与推拿联合干预,观察对比其治疗有效率及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干预治疗有效率对比,研究组81.6%(40/49)显著较高于对照组95.9%(47/49),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接受干预后,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均得到提升,且研究组评分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与推拿联合干预为临床治疗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理想方法,有效提升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膝关节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膝关节;运动损伤;治疗手段;恢复作用
本文引用格式:郭英,张诗卉,徐洪波.膝关节运动损伤的治疗和恢复作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47+50.
0引言
本次研究笔者将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治疗手段作为论述中心,就针灸与推拿联合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揭示,将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至某院接受干预治疗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选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至某院接受干预治疗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案将其分成对照组(n=49)及研究组(n=49),给予对照组患者针灸干预,研究组患者则接受针灸与推拿联合干预。对照组纳选患者男女占比:28(57.1%):21(42.8%),年龄录入范围:18-42岁,数据中值(36.4±3.2)岁,病程最短5-15天之间,病程数据中值(7.2±1.2)天;研究组纳选患者男女占比:30:19,年龄录入范围:18-45岁,数据中值(36.6±3.4)岁,病程最短5-14天之间,病程数据中值(7.7±1.4)天;排除标准:疾患皮肤敏感病症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精神科疾病者;年龄小于18周岁者;临床资料欠缺者。纳入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将自愿原则为前提,签署参与研究相关书面文件,对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可知,纳入一般资料数据无显著差异性(P>0.05),可应用于本次研究对比中。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针灸干预:治疗主穴有以下5个,即阴陵泉穴,血海穴,犊鼻穴,三阴交及阿是穴,常规消毒患者的穴位外皮肤,同时对针灸针进行严格消毒,除阿是穴为直刺进针法外,血海穴、三阴交、犊鼻穴及阴陵泉等穴位的进针方法均为斜刺,进针后捻转针灸针,问询患者,直至患者主诉出现显著酸胀感,捻针时间间隔为10分钟,共计留针30分钟,灸针期间注意患者的保暖,将室内温度调整至26-28℃,每天一次,每个疗程为10天,一个疗程结束后,需休息3至5天后方可进入下一个疗[1]。
研究组患者则接受针灸与推拿联合干预,针灸干预方法与对照组一致,推拿方法如下:引导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放松全身肌肉,患肢取伸直外旋位,推拿实施人员运用推滚、旋揉及按压等手法其患肢进行由上至下的按揉,推拿期间注意患者的反应及操作力度,对疼痛部位进行重点推拿,运用弹拨法对疼痛部位进行弹拨,将上述操作进行6至8次反复,每天一次,每个疗程为10天,一个疗程结束后,需休息3至5天后方可进入下一个疗。
1.3评价标准。观察评价入选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即治愈(患肢功能恢复至正常状态,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肢功能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临床症状及患肢功能均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治愈与有效占比之和。同时评价患者的膝关节评分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收集的数据均接受SPSS 23.0统计学软件统计与分析,以(±s)揭示计量材料(研究数据范畴内),以±揭示个体间变异程度,将t作为数据检验;使用率(%)表示研究数据中的计数资料,并使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则可知数据间差异性,在可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2结果
2.1观察评价入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情况。对照组49例入选患者接受针灸干预后,痊愈29例(59.1%),有效11例
(22.4%),无效9例(18.3%);研究组49例入选患者接受针灸与推拿联合干预,痊愈35例(71.4%),有效12例(24.4%),无效2例(4.0%);干预治疗有效率对比,研究组81.6%(40/49)显著较高于对照组95.9%(47/49),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
2.2观察评价入选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干预前研究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43.12±6.04)分,干预后其评分为(86.01±4.12)分,干预前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43.81±6.74)分,干预后其评分为(62.87±4.27)分,由此可见,接受干预后,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均得到提升,且研究组评分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膝关节为机体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关节,其功能是否正常关系着其机体运动功能,在体育运动中,大部分的地面传回反作用力均由膝关节承受,当膝关节受力不均或者传回反作用力过大使,极易导致膝关节运动性损伤的发生,膝关节运动损伤为外科常见的损伤性病症,患者以青少年为主,患者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膝关节发生接触性或非接触性的损伤,该病症包含髌骨脱位肌腱断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或者膝关节韧带损伤[2]。患者膝关节一旦发生损伤,不仅其活动受限,其生活质量与运动能力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祖国医学认识膝关节乃“诸筋之府”,其在人体运动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针灸与推拿为中医特色治疗手段,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及效率高等特点,得到患者的认可与青睐[3-5]。本次研究笔者将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治疗手段作为论述中心,就针灸与推拿联合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揭示,结果显示:干预治疗有效率对比,研究组81.6%(40/49)显著较高于对照组95.9%(47/49),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接受干预后,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均得到提升,且研究组评分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针灸与推拿联合干预为临床治疗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理想方法,有效提升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膝关节康复,值得推广[6-10]。
参考文献
[1]郑琦萱,侯照新.中老年太极拳练习者膝关节运动损伤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8,7(04):75-77.
[2]赵响,詹建国,许滨.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预防青少年女性运动性膝关节损伤[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32):5108-5114.
[3]苏健蛟,张颖慧.鞭腿击打不同类型目标引发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危险时刻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34(06):762-768.
[4]李勇,袁鹏,吴翠娥,等.康复性体能训练在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中的个案研究[J].体育科技,2015,36(01):83-85.
[5]杜少堂.中老年羽毛球练习者的膝关节运动损伤原因分析与预防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4):32-33.
[6]侯来永.中老年女性太极拳练习中膝关节疼痛原因调查[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2):9-12.
[7]刘静,王雪强,吕志,等.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0).
[8]马孝志.长期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本体感觉及身体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1):158-159.
[9]崔乔义,徐冬青,谭思洁.太极拳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感觉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1):1116-1119.
[10] 闫永兰.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v.34(21):6174-61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