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行核磁共振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06例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206例患者进行核磁共振诊断,将病理诊断与核磁共振的诊断结果进行有效的对比。结果206例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中有股骨外髁骨骨折85例,共有91处,髌骨软骨骨折有54例,共有58处,合并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有36例,合并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有31例。在手术后149处骨软骨骨折均得到了有效的证实。结论利用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降低误诊漏诊率,能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有效推广。
关键词:骨软骨骨折;核磁共振;膝关节
本文引用格式:熊静.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行核磁共振诊断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202,204.
0引言
膝关节骨软骨骨折是骨科临床较为常见的损伤[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各类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地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2]。医学治疗手段的不断革新有效提升了各类疾病的治疗有效率[3]。但是由于膝关节骨软骨骨折时会出现关节肿胀,在有效诊断的过程中不易分辨,X线片不能清晰地显示软骨组织,极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的现象,严重地影响有效治疗的效果,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中,分析探讨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行核磁共振诊断的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06例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的诊断标准,均已确诊。206例患者中男性有126例,女性有8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28.5±2.5)岁。所有患者均存在关节功能障碍及关节疼痛的症状。在206例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中有95例左膝关节损伤的患者和84例右膝关节损伤的患者以及27例膝关节绞索患者,所有患者的平均受伤时间为(2.5±0.5)h。
排除标准:(1)患者信息资料不全面;(2)精神病患者;(3)未签署同意书者;(4)不符合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的诊断者。
纳入标准:(1)患者信息资料全面;(2)精神正常者;(3)签署同意书者;(4)符合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的诊断者。
1.2方法
206例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在接受治疗前均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统一使用西门子1.5T核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有序检查,选择膝关节表面线圈,扫描序列包括:自回旋波、快速梯度回波、脂肪抑制序列、快速自旋回波。脂肪抑制序列参数值设置为,TE:30 ms,FLIP:35°,TR:2400 ms;T1WI参数设置,TE:10 ms,TR:400 ms,选择自回旋波序列:T2WI参数值设置,TE:20 ms,TR:400 ms;层厚在4 mm左右,层距设置在0.4 mm,矩阵为246×246。首先对矢状位所对应的序列进行扫描,其次是对冠状位对应序列进行扫描。对髌骨损伤的患者要进行相应的扫描。
1.3观察标准
所有患者实施核磁共振诊断后与病理诊断进行有效对比,分析核磁共振对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损伤的诊断价值。
2结果
在有效诊断中206例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中有股骨外髁骨骨折85例,共有91处,髌骨软骨骨折有54例,共有58处,合并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有36例,合并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有31例。
149处骨软骨骨折在有效的手术治疗后均得到了有效的证实,股骨外髁骨软骨骨折有75例,78处骨折片游离到关节内部,9处股骨髁骨同骨折片之间存在轻度的分离,7处骨折片未游离,54例髌骨骨折中存在骨折片的游离,骨折片的外形不规则。
在有效诊断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的过程中核磁共振的相关特征:软骨T2信号较高,T1出现等信号。在快速梯度回波中T2WI呈现高信号。T1、T2的软骨下骨呈现高信号的状态。T2WI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中呈现的是低信号。在骨折剥脱的部位,能够有效地观察到关节骨的确实,使其关节软骨失去连续性,凹陷部位所呈现的信号为高信号,能够有效观察到关节内存在的积液以及肿胀的程度。
3讨论
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是骨科较为常见的损伤。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的发生率不断地上升,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医学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有效提高了此类疾病的有效治愈率[4]。但是由于其疾病在发病过程中极易出现肿胀,在有效诊断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的现象,严重影响其疾病的有效治疗,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有效性,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更为有效诊断方式受到了诸多的关注[5]。
目前在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的诊断中最常运用的诊断方法是CT检查,CT检查在在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的诊断查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6]。但是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在有效诊断的过程中,关节处的处于肿胀状态,关节内部存在积液导致漏诊率和误诊率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准确诊断率,进而影响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有效性,降低诊断过程中的误差,有效的诊断方式受到了关注。
针对这一点,核磁共振在诊断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受到了诸多的关注,利用核磁共振诊断有效的解决了CT诊断过程中的局限性[7],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核磁共振在诊断的过程中能够清晰的将关节肿胀的情况以及关节内部积液进行清晰的显示,提高诊断过程中的确诊率以及患者的有效治愈率[8]。本研究显示,206例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中有股骨外髁骨骨折85例,共有91处,髌骨软骨骨折有54例,共有58处,合并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有36例,合并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有31例。
149处骨软骨骨折在有效的手术治疗后均得到了有效的证实,股骨外髁骨软骨骨折有75例,78处骨折片游离到关节内部,9处股骨髁骨同骨折片之间存在轻度的分离,7处骨折片未游离,54例髌骨骨折中存在骨折片的游离,骨折片的外形不规则。
综上所述,对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进行有效诊断时利用核磁共振能够对骨折的位置及深度以及关节肿胀情况及内部积液进行清晰的显示,降低漏诊和误诊率,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及有效治疗率,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有效推广。
参考文献
[1]肖志辉.膝关节骨软骨骨折的核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J].当代医学,2017,23(18):154-156.
[2]曹欣荔,庄志雄,许新明.观察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分型及磁共振表现[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46(5):1308-1309.
[3]郭家贤.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在新生血管性眼底病中的作用[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7,35(2):189-192.
[4]俞羚,韩雪盈.膝关节运动性骨挫伤的MRI诊断[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2):168-169.
[5]黄湧鹏,曹伟武,张晓敏.应用MRI对膝关节骨软骨骨折诊断的优势及体会[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3):740-742.
[6]佟鹏.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膝关节损伤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4):120.
[7]Zellner J,Grechenig S,Pfeifer CG,et al.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Regeneration of Large and Deep Osteochondral Defects of the Knee by Bone Augmentation Combined with Matrix-Guided Autologous Chondrocyte Transplantation[J].Am J Sports Med,2017,45(13):3069-3080.
[8]Bhatt PJ,Greenberg EM,Suh BD.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 Pathological Spine Fracture[J].Journal of Orthopaedic&Sports Physical Therapy,2018,48(7):5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