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偏瘫康复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病的干预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2 16:10:1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偏瘫康复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病的干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治的60例中风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本院自拟偏瘫康复汤治疗,研究组在使用偏瘫康复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组间比较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病患者使用我院自拟偏瘫康复汤联合针灸治疗,临床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偏瘫康复汤,该联合用药方式在临床中应广泛应用。

关键词:偏瘫康复汤;针灸中风病;干预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陈立军.偏瘫康复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病的干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164+166.

0引言

急性脑卒中,祖国医学将其归类于中风范畴,中风病主要是因为机体气血发生逆乱而导致脑脉痹阻,另外脑溢血也可引发急性脑卒中,该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口歪眼斜、半身不遂、休克昏倒、肢体麻木、舌蹇等。临床将中风病分为缺血性中风及出血性中风两类,该疾病具有极高致残率、致死率,已经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1]。此次研究中患者使用的偏瘫康复汤为我院自拟,过往临床研究已证实其对患者肢体功能有较好改善效果,而联合针灸治疗则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神经功能、确保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理想,现对本次研究进行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治的60例中风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纳入标准:患者经过西医MRI及CT检查确诊为脑卒中,符合中医中风病确诊标准、知晓此次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心肝肾等器官存在严重器质性病变、精神疾病、智力障碍、不能正常沟通等。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0-79岁,年龄均值(63.0±1.5)岁,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0-80岁,年龄均值(63.6±1.4)岁。组间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则要立即进行低流量吸氧干预,另外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力。

1.2.2对照组使用本院自拟偏瘫康复汤治疗。患者入院之后第2d即给予我院自拟偏瘫康复汤。该自拟偏瘫康复汤主要由丹参及黄芪各30 g、牛膝20 g、当归及红花各15 g、川芎、赤芍、地龙及葛根各10 g组成。患者如果气虚情况明显则增加党参20 g;如言语不流利则另加用远志15 g、石菖蒲15 g;如火旺及心中烦躁则加黄芪15 g、栀子15 g;如有小便失禁情况则需加桑螵蛸15 g。每天服用1剂,早晚各服用1次[2]。

1.2.3研究组在使用偏瘫康复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本组患者所用偏瘫康复汤的方法同对照组一致。针灸分为头针治疗与体针治疗,步骤如下:

1.2.3.1头针治疗。选择患者病灶侧面运动区,对其运动区及感觉区进行针灸刺激。

1.2.3.2体针治疗。人中穴、内关穴及三阴交作为针灸治疗主穴,常规消毒后使用重雀啄法针灸人中穴,三阴交针灸时需注意下针角度,使用45°角下针法;其次将极泉穴、委中穴、尺泽穴、风池穴、完骨穴及天柱穴作为辅穴,对患者手臂刺激,询问患者脚部是否有抽动感;然后将四神聪穴、百会穴、神庭穴、夹颈脊穴、肩髃穴、手五里穴,曲池穴及手三里穴等穴位作为配穴。

\

 
1.2.3.3使用头针、体针两种针灸方法,并配合相应辅穴与配穴进行针灸治疗,1个疗程为10 d,1个疗程完毕之后休息3 d,治疗3个疗程。

1.3观察指标。组间对比干预效果。患者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能够日常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为基本痊愈;绝大多数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独立行走时需要拐杖为显效;神经功能部分得到恢复,行走需要搀扶为有效;治疗后神经功能及临床病症无任何改善,病情甚至加重为无效。以(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计算治疗有效率[3]。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

 

3讨论

出血性脑卒中在祖国医学中被认为属于中风范畴,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同患者饮食结构失调、正气不足、情绪无常及劳倦内伤等因素有着极为密切关系。中风病患者因为气血出现逆乱、上犯清窍及血溢脉外而引发瘫痪、失语、肢体麻木、休克昏迷等病症。过往临床研究以证实,中风病患者在急性期接受治疗,待其病情平稳之后,会导致患者脑血管及其周围的组织结构受到一定损伤,血瘀则会在经脉中滞留,肌肤同经脉则会失养,肢体麻木无法正常活动。因此中风的主要病机可以认为是淤血生风。基于上述原因,在治疗中风病时,要严格遵循疏通径路、祛瘀活血、祛瘀生新及滋肾补气原则[4]。

此次研究,研究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偏瘫康复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病的干预效果较为理想。此次联合用药中,我院自拟的偏瘫康复汤中主要是由丹参、黄芪及当归等各种药物所组成,基础药方中的丹参能够通络活血、消肿凉血;黄芪则可补充脾胃元气,血气旺盛,气血运行则通畅;当归则能在不伤正情况下祛瘀、活血及养血,同丹参联合应用有活血化瘀及益气功效,上述药物为君药;赤芍及地龙则有通径路、祛瘀及活血效果;配伍红花入肝,活血行淤,祛风疏肝;牛膝能壮骨强筋及活血祛瘀,上述药物为臣药;葛根气味较轻,使清阳之气直达脑络。上述诸多药物联合使用,可以起化瘀活血、祛除风邪扶正作用。而联合针灸治疗,可以改善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相关临床病症,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加速康复速度,增强联合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帮助患者能够早日独自生活[5]。

综上所述,中风病患者使用我院自拟偏瘫康复汤联合针灸治疗,临床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偏瘫康复汤,该联合用药方式在临床中应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庄任.中医康复治疗中风下肢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7,12(3):21-23.
[2]孟德娥,唐艳.针灸对中风病治疗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117-118.
[3]葛冬梅.自拟芪蛭康复汤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7,11(15):14-15.
[4]韩文生.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J].智慧健康,2017,3(22):13-15.
[5]巴荣丹.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4):128-1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75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