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措施、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诊治的38名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实验研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措施,并提出疾病预防建议。结果29名占比76.32%的产妇经治疗达到显效,9名占比23.68%的产妇经治疗达到有效,产妇的治疗有效率为100%;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发生率排序分别为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其占比分别为60.53%、26.32%、10.53%和2.63%。结论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是造成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在产前应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降低产后出血发生,如发生产后出血,应根据患者出血原因,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出血症状,并且尽可能避免患者发生感染或休克。
关键词:产后出血;发病原因;预防措施
本文引用格式:谭秀丽.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及预防[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97-98.
0引言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中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其具有出血量大、病情紧急等临床特征,严重影响产妇的健康,甚至会引发产妇死亡[1]。因此对产后出血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产后出血并发症的患者数量和因此致死的患者数量都不断降低,但该疾病仍是威胁产妇健康和生命的一种主要的疾病形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以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诊治的38名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实验研究。产妇年龄范围为22-38岁,平均(26.4±5.7)岁。其中自然分娩产妇12名,阴道助产产妇7名,剖宫产产妇19名。产妇产后出血量在500-2500 mL之间。
1.2治疗方法。根据引发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对患者采用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如下所示:
1.2.1胎盘因素引发产后出血治疗方法:38名患者中有4名占比10.53%的患者因胎盘因素造成产后出血。如临床症状表明可能是胎盘因素引发产后出血,应马上对患者进行阴道检查与宫腔探查[2]。如显示患者胎盘与子宫已有效分离,可通过按摩患者子宫治疗;如显示胎盘与子宫黏连,可用手将胎盘从子宫壁剥离;如胎盘胎膜在子宫中残留需要对患者进行刮宫术治疗,但治疗时必要对患者进行输液和备血,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采用麻醉处理;如果患者胎盘难以用手进行剥离,可能出现胎盘植入,确诊后,再根据患者出血量和胎盘植入面积确定采用子宫切除术或保守治疗[3]。
1.2.2软产道裂伤引发产后出血治疗方法:38名患者中有10名占比26.32%的患者因软产道裂伤造成产后出血,对此本医院采用治疗方法为:对患者裂伤处依据解剖层次进行连续或间断的缝合,并给予充分的止血操作。在阴道粘膜的缝合过程中,要将裂口顶端进行封闭,并且缝合中避免出现死腔,外侧缝合至患者的处女膜缘。如患者出现软产道血肿不良反应,缝合前应充分将血肿清除,根据患者病情,可结合橡皮引流法治疗。
1.2.3子宫收缩乏力引发产后出血治疗方法:38名患者中有23名占比60.53%的患者因子宫收缩乏力造成产后出血,对此本医院采用治疗方法为:通过按摩患者宫底以助于宫缩恢复,按摩应缓慢,拇指放置在子宫底部前壁,4指位于子宫底部后壁。依据患者病情,给予患者20U的缩宫素治疗,用药方法为将缩宫素溶于500 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效果不理想,更换前列腺素类药物治疗。上述治疗效果不佳,可以将纱条塞入患者宫腔内进行止血。如仍效果仍不佳,可以给予患者血管介入手术治疗,通过结扎患者子宫动脉上行支或栓塞患者骼内动脉或子宫动脉对患者进行止血。如果出血症状过于严重,上述方法均不奏效,需要对患者进行子宫全切除手术,以挽救患者生命。
1.2.4凝血功能障碍:38名患者中有1名占比2.63%的患者因凝血功能障碍造成产后出血,由于在妊娠前期检查中发现产妇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产妇选择提前结束妊娠,从而避免产后大出血的发生。针对此类患者,本医院采取的治疗措施为,查明因凝血功能障碍造成产后出血原因后,立即补充患者血容量,保证患者血容量和体液平衡,以改善患者微循环。
1.3评价标准。本研究采用治疗有效率对38名产妇对症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对产妇的出血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对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出血量、感染等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级。其中如果临床治疗后,患者出血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或不再出血,并且未出现感染,表明治疗显效;如果临床治疗后,患者出血量较治疗前降低但尚不足显效标准,并且未出现感染,表明治疗有效;如果临床治疗后,患者出血量较治疗前无变化或出现出血性休克,表明治疗无效。(显效患者+有效患者)/总研究人数×100%=治疗有效率。
2结果
2.138名产后出血产妇治疗有效率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结果显示,38名产后出血产妇治疗后29名占比76.32%的产妇治疗效果达到显效,9名占比23.68%的产妇治疗效果达到有效,产妇的治疗有效率为100%。
2.238名产后出血产妇出血原因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结果显示:38名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发生率排序分别为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其占比分别为60.53%、26.32%、10.53%和2.63%。
3讨论
对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针对这些发病原因,结合笔者经验,笔者提出预防产后出血的建议包含:①宫缩乏力预防:针对此类症状预防的措施包含重视患者的孕期保健,针对孕期检查发现的有产后出血史、存在贫血症状、伴有肝肾疾病、多胎妊娠、瘢痕子宫、合并子宫肌瘤和羊水过多等高危孕产妇要进行对症处理,并且告知产妇提前入院治疗。②软产道损伤的预防:针对此类症状预防的措施主要为产前对患者软产道进行观察并做好防护,如发生出血症状应及时对患者进行病情分级,给予针对性治疗。③胎盘因素的预防:针对此类症状预防的措施主要为产妇分娩后结束后,引导产妇用腹压,并对患者宫底轻压,轻轻牵拉脐带,从而顺利将胎盘娩出,如难以顺利娩出,酌情给予催产素协助娩出。④凝血功能障碍的预防:针对此类症状预防措施是对患者原发病进行治疗,以消除原发病造成的影响。
综上所述,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是造成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在产前应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降低产后出血发生,如发生产后出血,应根据患者出血原因,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出血症状,并且尽可能避免患者发生感染或休克。
参考文献
[1]耿志远,丁文,米玛.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18(28):51-52.
[2]李爱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式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21(29):45.
[3]丁春凤.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4(15):67+8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