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中风后遗症老年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联合针灸治疗,探究其临床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64例作为探究对象,随机分为针灸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32例。给予针灸组患者仅实施针灸治疗,给研究组患者要在实施针灸治疗基础上联合康复护理。结果研究数据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针灸组。结论对中风后遗症老年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联合针灸治疗,患者康复效果显著,生活质量提高。
关键词:针灸治疗;康复护理;中风后遗症老年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张莹.研究康复护理联合针灸对中风后遗症老年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84,90.
0引言
中风是老年群体中频发的一种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常见症状为语言障碍、偏瘫、身体行动障碍等[1]。中风后遗症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影响其本人及家庭的生活质量[2]。本文探究对中风后遗症老年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联合针灸治疗,其临床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状况。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64例作为探究对象,随机分为针灸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32例。其中,针灸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为48-69岁,平均年龄为(51.01±10.48)岁,病程3-13个月,平均病程(6.59±2.78)个月。研究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为49-70岁,平均年龄(51.79±11.39)岁,病程3-14个月,平均病程(7.01±2.15)个月。两组患者均符合中风后遗症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治疗方法
给予针灸组患者仅实施针灸疗法进行治疗。主要是[3]:在针灸操作过程中嘱患者取仰卧位,使用已消毒的无菌针灸针在患者四肢瘫痪处运动区上取穴;在上肢运动区中五分之二处取穴位,在下肢运动区上五分之一取穴位。主要进行针灸主穴是三阴交、百会、尺泽、内关、水沟、合谷、足三里、涌泉等等。30d为1个疗程,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个疗程。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醒脑调神等作用。
给予研究组患者行针灸治疗的同时联合康复护理。针灸疗法完全同针灸组,康复护理主要方法是[4]:①给予患者具体的康复指导。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康复指导针对性要强,不同的患者所适用的康复锻炼方式不同,切记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鼓励患者自已适当地在床上进行翻身锻炼;指导患者从简单的对话开始,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根据患者训练情况逐渐增加难度,并反复进行发音训练。一般康复训练每次需要45 min,每天上午、下午各进行一次,1个疗程需要40d,持续进行3个疗程康复训练。②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护理。指导患者科学合理进食,主要选择易消化、少油、少盐、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低热量食物。③给予患者良好的环境护理。为确保患者心情愉悦,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如定期为病房通风,彻底消毒,保持病房安静,及时更换床单、被褥等。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主要是治疗总有效率,即是指患者在临床体征上的恢复情况。疗效判定标准[5]: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其中,显效是指患者身体状况明显好转,表现在自行站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步行能力的情况恢复比较好。有效是指患者身体状况略有好转,表现在自行站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步行能力恢复情况稍有进展。无效是指患者身体症状无任何改变,甚至有更加严重的趋势。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卡方检验。若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对比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后,针灸组患者中显效11例(34.38%),有效12例(37.5%),无效9例(28.13%),总有效率为71.88%。研究组患者中显效的有22例(68.75%),有效7例(21.88%),无效3例(9.38%),总有效率为90.6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观察指标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或者血管突然破裂导致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的脑部损伤性疾病[6]。中风多发于之前就存在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中风后由于患者脑细胞受到损伤,其临床多现为腿脚不灵活、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有少数患者在发病后症状可自行恢复良好,但更多的患者症状很难逆转,长时间内症状维持原有状态,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针灸疗法是利用针刺与艾灸进行治疗。“针”即针刺,以针刺入人体穴位治病[7]。“灸”即艾灸,以火点燃艾炷或艾条,烧灼穴位,将热力透入肌肤,以温通气血[8]。针灸就是以这种方式刺激体表穴位,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针灸因为易学易用,已经在现代家庭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了。可见,针灸疗法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但稍有不足是很难巩固复健。而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患处的灵活度。每天坚持锻炼,不断重复完成每组康复训练动作,不仅可以促进患者身体血液循环,而且可以增强患者的意志锻炼,利于患者康复。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分析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针灸组患者。可见,康复护理联合针灸疗法,使复健和巩固方面得以更加完善。
综上所述,对中风后遗症老年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联合针灸治疗,患者康复效果显著,生活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和淑玲.中风病人的康复护理[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4,6(6):490-491.
[2]李淑芹,邸双,郭庆玲,等.康复护理在中风病恢复期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光明中医,2016,31(3):423-425.
[3]王静波.针刺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动力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6):135.
[4]肖衍虎,郭莉萍,康伟,等.康复运动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8):133-135.
[5]程松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脑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9):218-219.
[6]刘庆军.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6):276-277.
[7]张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效果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9):110-112.
[8]吴洪收.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6):557-5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