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小儿刮痧辅助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实热证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7 15:05: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给予疱疹性咽峡炎实热证婴幼儿以小儿刮痧辅助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本院儿科门诊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诊治的84例疱疹性咽峡炎实热证患儿为观察分析对象,平均分为综合治疗组患儿42例,西医治疗组患儿42例。给予西医治疗组患者儿以利巴韦林等西药对症方式治疗,给予综合治疗组患儿在西医治疗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以小儿刮痧方式治疗。两组均患儿治疗1个疗程,即4 d后,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西医治疗组的78.57%,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发热时间为(2.76±0.66)d,疱疹消失时间为(3.96±0.76)d,均短于西医治疗组发热时间(4.59±0.94)d,疱疹消失时间(4.58±0.93)d,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疱疹性咽峡炎实热证婴幼儿以小儿刮痧辅助治疗,其操作简单,利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缩短,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患儿及其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

关键词: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实热证;小儿刮痧;观察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王百夺.小儿刮痧辅助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实热证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114,123.

0引言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为夏秋季多发的儿科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婴幼儿较为多见,病程约1周左右,个别严重者时间较长[1]。目前西医治疗尚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如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及支持疗法。多数患儿因疼痛进食困难,因此积极有效的治疗、尽早缓解患儿症状、恢复饮食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小儿刮痧辅助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实热证,临床疗效满意。

\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抽取本院儿科门诊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诊治的84例疱疹性咽峡炎实热证患儿为观察分析对象,平均分为综合治疗组患儿42例,西医治疗组患儿42例。西医治疗组患儿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0.5-2.5岁,平均(1.15±0.23)岁;平均病程(2.43±1.13)d。综合治疗组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0.5-2.5岁,平均(1.13±0.21)岁;平均病程(2.41±1.14)d。观察分析对象纳入标准为患儿年龄不超过3岁;病程不超过3d;胸部X线片、心肌酶均正常;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均在正常范围;尿常规、大便常规检查无异常。而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患口腔其他疾病患儿;疱疹性咽峡炎属重症患儿;合并全身性疾病患儿;依从性差患儿以及患有其他不适合刮痧疾病的患儿均未纳入研究对象。

两组患儿资料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组患儿给予西医常规抗病毒及液体支持治疗方法。主要措施为:一是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2]。2次/d,将10-15 mg/(kg·d)利巴韦林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每1 ml含1mg的溶液,给予患儿静脉滴注。二是口服布洛芬混悬液[3]。当患儿体温高于38.5℃时,给予患儿口布洛芬混悬液药,如果患儿持续发热,可以每间隔4-6 h口服1次,但24 h内,给药次数少于或等于4次。如果患儿小于1岁时,每次服药3 ml;1-3岁患儿,每次服药4 ml。三是静脉滴注维生素C注射液[4]。1次/d,将40-60mg/(kg·d)维生素C注射液中加入4:1液体,即5%葡萄糖注射液4份∶生理盐水1份进行稀释后,给予患儿静脉滴注。

综合治疗组患儿在西医治疗组患儿治疗方法基础上再给予小儿刮痧治疗。主要措施为:一是刮痧按操作顺序取穴位[5]。第1d刮痧即取第1组穴位为双侧合谷穴、风池穴、大椎穴,每个穴位刮痧时间为2 min。第2d刮痧即取第2组穴位为双侧曲池穴、双侧肺俞穴,每个穴位刮痧时间为3 min。两组穴位交替进行刮痧。每天刮痧一次,每次刮痧时间共计为10-15 min。其中面刮法刮拭大椎穴、双侧曲池穴、双侧肺俞穴;角刮法刮拭双侧合谷穴、风池穴。二是刮痧力度适中,手法轻柔,当患儿被刮拭穴位局部出现皮肤潮红即可停止[6]。牛角板是刮痧时通常用的工具,刮痧油是通用刮痧介质,含有的主要成分为当归提取液、矿物油、人参提取液[7]。

两组患儿均为每4 d为1个疗程。在治疗期间,均给予所有患儿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油腻及刺激食物。

1.3观察指标

本次分析研究主要观察指标为:(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效。(2)两组患儿临床发热及疱疹消失时间。

1.4治疗效果标准

本次治疗效果标准为痊愈、有效、无效。

1.5统计方法

通过SPSS 13.0软件对本次分析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对比


综合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西医治疗组患儿的78.5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患儿临床发热及疱疹消失时间情况比较

综合治疗组患儿临床发热及疱疹消失时间均短于西医治疗组患儿。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从以上分析可见,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肠道病毒中的埃可病毒和柯萨奇A组病毒等是其主要病原体[8]。临床治疗中,西医多给予抗病毒治疗,如给予患儿利巴韦林静脉注射治疗,但存在不良反应。而刮痧疗法是中医传统的一种重要外治疗法,属于自然疗法。刮痧疗法是根据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脉的走向,通过一定手法刺激经络,在体表进行刮拭,以达到活血透痧、防病治病的目的。

本次研究中,以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实热证特点为治疗依据,以疏经通络、排除毒素、清热解毒等治疗目的,通过对两组穴位交替进行刮拭,实现解毒祛邪、疏风清热、活血止痛之功效。在治疗过程中,充分考虑患儿皮肤娇嫩实际情况,注意手法轻柔,避免过度刺激患儿皮肤。

综上所述,给予疱疹性咽峡炎实热证婴幼儿以小儿刮痧辅助治疗,其操作简单,利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缩短,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患儿及其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贾国华.小儿刮痧辅助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实热证49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9,15(02):82,84.
[2]吴会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分析[J].淮海医药,2017,35(4):475-476.
[3]卢成瑜,陈德晖.乳铁蛋白胶囊治疗80例儿童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2):203,205.
[4]夏蝉,余坚,金龙腾,等.疱疹性口炎与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学检测[J].中华全科医学,2016,10(14):1719,1722.
[5]王秀坤,田力,刘殿玉.吴茱萸涌泉穴贴敷佐治小儿疱疹性咽峡炎50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5,11(5):57.
[6]周秋芳,徐霞,章秀燕.刮痧在小儿暑湿发热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158-159.
[7]刘亚琼,羊钦裕,陈佳,等.开喉剑喷雾剂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5,21(4):26,28.
[8]冯晓纯,冯晓娜,张强,等.刮痧治疗小儿外感发热[J].吉林中医药,2014,34(5):486,4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3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