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比较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为试验对象,采用数据库随机分组式,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药物保守治疗,此项试验在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0日进行。结果两组患者对比大出血率、二次清宫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β-HCG恢复时间[(21.63±4.18)d]、月经恢复时间[(31.28±3.62)d]、阴道出血时间[(18.65±2.33)d]、术后住院时间[(6.58±1.62)d]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实施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药物保守;剖宫产;瘢痕妊娠;对比
本文引用格式:王爱国,唐伟亮,李朋飞,等.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57-58.
0引言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异位妊娠,主要是指滋养叶细胞、受精卵种植在上次剖宫产切口瘢痕位置发育,属于剖宫产远期并发症[1],早期症状不具有特异性,且发病隐匿,但干预不及时,可引起大出血、子宫破裂、胎盘植入,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对此在发现妊娠迹象后,需立即治疗,以免造成不可逆损伤。早期常运用药物保守治疗,其可减轻因手术带来的创伤性,但效果不佳,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能够保留患者子宫,发挥不良反应小、术后恢复快、创伤小等优势,可达到明显止血、杀胚作用[2]。而为了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次在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时,运用了不同治疗方案。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在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0日选择8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为试验对象,均采用数据库随机分组式,各40例。入选标准:(1)患者分娩资料齐全,且签署实验知情同意书;(2)患者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水平升高;(3)患者停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4)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痛感,且经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子宫切口瘢痕区域见不规则回声;(5)患者存在剖宫产手术史。排除标准:(1)排除对本次实验药物过敏、手术禁忌证患者;(2)排除存在血液疾病或明显心肝功能障碍患者;(3)排除伴有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患者;(4)排除就诊前4周使用过激素类药物患者。
观察组平均年龄(27.15±2.63)岁,平均孕次(3.42±1.61)次,平均产次(1.55±1.03)次,距离上次分娩时间(38.45±4.22)个月。对照组平均年龄(27.98±2.54)岁,平均孕次(3.13±1.57)次,平均产次(1.64±1.12)次,距离上次分娩时间(38.97±4.54)个月。两组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在臀部肌肉注射50 mg/m-2MTX,每隔12h口服一次米非司酮,每次50 mg,连续服用3d,7d后监测血β-HCG和血常规。对于无效者,还需配合手术治疗。
观察组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在右侧股动脉置入5F动脉鞘实施造影检查,并将MTX(50mg/m2)缓慢注入,向双侧动脉缓慢注入明胶海绵颗粒,完成栓塞治疗,并在阻塞工作后,拔鞘,压迫止血、包扎处理。两组患者均需完成宫腔镜下清宫术,受限实施硬膜外联合麻醉或腰麻,在超声下观察病灶厚度、子宫大小,扩张宫颈,置入宫腔电切镜,在引导下完成绒毛组织切除,刮除肉眼可见的胚胎产物。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大出血率、二次清宫率、β-HCG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在统计对比值差异时,需运用SPSS 20.0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2检验,在差异具有意义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两组患者对比大出血率、二次清宫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如表1所示。
观察组β-HCG、月经恢复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属于罕见的异位妊娠,是指妊娠发生在前次剖宫产切口处,由于此处收缩功能差,肌肉组织少,属于纤维结缔组织,一旦处理不当或发现不及时,可引起子宫破裂或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安全[3]。早期部分学者推广保守治疗,米非司酮属于首选药物,其是一种孕酮拮抗剂,能够促使滋养细胞凋亡,抑制滋养细胞增殖,促使绒毛失去血液供应而变性坏死,但其整体效果不佳[4]。
分析本次结果,两组患者对比大出血率、二次清宫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观察组β-HCG、月经恢复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能够有效避免子宫切除,减少阴道大出血率,加速滋养叶细胞活性丧失,促使胚胎组织局部缺氧缺血坏死,阻断了滋养叶细胞生长所需要的血流,利于尽快杀死胚胎[5]。在本次手术过程中,还配合了MTX,其属于一种叶酸抑制剂,能够促使胚胎组织吸收、液化、坏死,破坏绒毛结构,抑制滋养叶细胞增生和二氢叶酸还原酶[6],同时将其注入子宫动脉内,能够提高药效作用价值性,且所需剂量小,安全性更高,可直接将药液传输至妊娠的绒毛血管内,阻断滋养叶细胞生长,为日后清宫提供保障和基础[7,8]。
总而言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和药物保守均具有显著效果,但对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而言,实施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效果更为显著,能够保留患者生育能力,减少出血量,阻断子宫动脉下行支,促使瘢痕妊娠物坏死,为早刮宫提供充足时间。
参考文献
[1]王素华.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采用宫腔镜及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9):84-87.
[2]李瑛,罗军.药物预处理与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疗效的影响[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8,45(4):401-404.
[3]阿斯燕·努斯拉提,林开清,林俊,等.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大量阴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4(12):828-831.
[4]王利英,潘丽翔.宫腔镜与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2):280-281.
[5]韩丽萍,胡庆红,Hada Abha等.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瘢痕妊娠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4):874-876.
[6]李鲁宏,洪文婷,蔡佩雅,等.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及优势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8):1775-1776.
[7]石晓燕,汪钰清,李琼,等.阴式剖宫产瘢痕妊娠组织清除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术的效果比较[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7,9(11):38-42.
[8]吴玉娇.不同类型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手术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4(24):69-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