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蒙药给喜古纳-6味散各组方的化学成分和现代药理作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6 09:02: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给喜古纳-6味散是蒙医临床上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常用制剂,历史悠久,目前对该方剂的单味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已有一定的研究,但复方的临床应用、质量标准、药理、药效、有效物质基础、毒理等研究方面较少。本文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对喜古纳-6味散的传统应用、单味药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归纳和总结,并针对性提出该方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研究思路。对其进行标准化研究、规范化临床研究以及药理药效学研究基础上,为开发新蒙给喜古纳-6味散,且确保其具备质量稳定、毒副作用少、疗效可靠、服用方便等优势奠定坚实研发基础。

关键词:给喜古纳-6味散;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本文引用格式:BAO Ying-cai,Davaadagva,Daapuumaa.蒙药给喜古纳-6味散各组方的化学成分和现代药理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42-43.

0引言

蒙药给喜古纳-6味散,具有活血化瘀、调经之功效。其别名为西木星-6散,主要是由六味药组成,即沙棘、芒硝、大黄、木香、碱花、山奈等。主要用于调理妇科小腹疼痛、闭经、血瘀等病症。本方来源于《蒙医验方》,现收载于《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1],《内蒙古蒙成药标准:补充本》[2]等。本方性温,为治疗妇科血症及赫依症之方。本方以有缓泻作用的大黄为主,破痞、缓泻作用的碱花为辅,有活血化瘀功能的沙棘、山奈、火硝,调理赫依血讧功能的木香为左使,对闭经及妇科血症、赫依症均有疗效。是蒙医治疗月经不调的常用制剂。本文对给喜古纳-6味散传统应用及其单味药材的主要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等通过文献综述,以期待能够对此方做更深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化学成分

1.1沙棘的化学成分


沙棘所含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脂肪酸类、香豆素及三萜等,同时还含有一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以及挥发油、多糖、鞣质、油脂。①沙棘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在7种以上。主要是异李素、异鼠李素-3-B-芸香苷、异鼠李素-3-B-D葡萄糖苷、槲皮素等[3,4]。其中,沙棘叶中黄酮含量为310-1238 mg/100 g,而果实中含量为309-945 mg/100 g,可见,沙棘叶中黄酮含量更高。②沙棘中含有酚类和有机酸类较多。沙棘中含有酚类化合物主要是酚酸、苹果酸、琥珀酸、柠檬酸、B-香豆素等。其中,酸占总量的3.86%-4.52%,而鞣质仅占总量的约0.02%-0.06%。③沙棘中含有多种萜类和甾体类化合物。主要有谷甾醇、熊果酸、卵黄磷蛋白醇、洋地黄苷、不饱和醛类、胆固醇等[5]。④同时沙棘汁中还含有10余种决定其果实固有风味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有酚、醇、烃类、醚类等,特别是酚类为果汁中天然抗氧化剂,发挥着预防果汁劣变的作用。

\

 
1.2木香

木香有效成分主要为萜类,还有生物碱、蒽醌、黄酮等其他类。木香烃内酯[6]、二氢木香烃内酯、12-甲氧基二氢木香烃内酯[7]、二氢木香内酯、去氢木香内酯、α-羟基去氢木香内酯、β-羟基去氢木香内酯、白桦酯酸、白桦酯酸甲酯、川木香内酯、菜蓟苦素、珊塔玛内酯、α-环木香烃内酯、土木香内酯、异土木香内酯、异二氢木香烃内酯、β-环木香烃内酯和木香萜醛[8]等。其他木香中3种蒽醌类化合物,具有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活性的作用;木香中的4种黄酮苷类具有抗微生物的作用;木香碱具有减轻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和支气管的作用[9]。

1.3大黄

大黄主要含有蒽酮类、蒽醌类、茋类、鞣质及多糖等多类药效活性成分。其中能够体现大黄特征性成分之一的是蒽酮类,目前已发现蒽酮类成分多达27种[10],主要有番泻苷(senno-side)A-F,掌叶二蒽酮(palmidin)A-C及蒽酮(rheidon)A-C等[11]。蒽醌类成分主要分为两种,即结合型蒽醌类和游离型蒽醌类[12]。其中游离型蒽醌类中含有的主要大黄成分为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异大黄素、土大黄素、芦荟大黄素、虫漆酸D等[13]。二苯乙烯类:3,4,3',5'-四羟基茋-3-葡萄糖苷、4,3',5'-三羟基茋-4(6″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4,3',5'-三羟基茋-4-葡萄糖苷等,只有4,3',5'-三羟基茋-4-葡萄糖苷中含有药用大黄[14]。鞣质存在城大黄生药中,且含量很高,主要有两类鞣质,即缩合型和水解型。对于大黄而言,多糖类是其另外一类重要组成部分[15],其主要组成成分是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来苏糖、木糖等,且DHP-I酸性多糖和DHP-2酸性多糖主要存在于大黄根和根茎之中,二者的多糖糖组成分完全相同[16]。

1.4山奈

主要是反式对假氧基桂皮酸乙酯,龙脑,莰烯,对甲痒基苏合香烯,α-侧柏烯、α、β蒎烯,1、8按叶素,4-松油醇,α-松油醇,优葛缕酮,茴香醛,乙酸龙脑酯,百里香酚,α-松油醇乙酸酯,β-橄香烯,δ-芹子烯,十五烷,γ-荜澄茄烯,十六烷,3-(4-甲痒基苯基)-2-甲基-2-丙烯酸等。

2药理作用

2.1沙棘药理作用


沙棘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抗菌、抗肿瘤、抗氧化、保护肝脏等方面。①抗菌作用:焦岩[10]的研究结果表明,大果沙棘总黄酮的抑菌功效主要是针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抑菌功效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②抗氧化作用:王晓飞等人[17]分别采用铜离子还原能力法研究发现,沙棘果实、茎、叶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其顺序依次为为果实<茎<叶。③抗癌抗肿瘤作用:张吉科等[18]从沙棘叶、茎、果、根中分别提取籽油和物,通过针对患有EAC和H22的实体瘤小鼠实施灌胃实验,得出结论,从沙棘任何器官提取籽油和物均具有良好的抑瘤功效。

2.2木香药理作用

木香具有抗炎、抗肿瘤、利胆、促进胃动力、抗胃溃疡等多种药理作用。①抗炎作用:木香有效成分对致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是其抗炎作用的药理学基础。木香或木香配伍的中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消化性溃疡、胃炎、食管炎等炎症疾病,其致炎因子主要有细胞因子诱导中性粒细胞化学趋化因子(CINC)、白细胞介素(IL)、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②Jung等[19]从木香粗提物中得到3种shikokiols类化合物,其对人类肿瘤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主要是对卵巢癌细胞SK-OV-3、肺癌细胞A549、结肠癌细胞HCT15、中枢神经瘤XF498及黑色素瘤SK-MEL-2等。③抗胃溃疡作用陈少夫等[20]研究发现木香可能益于消化性溃疡治疗。能促进生长抑素分泌;木香提取物对利血平和盐酸-乙醇诱导的大鼠胃黏膜急性损伤均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2.3大黄药理作用

大黄药理作用主要是抗肿瘤、抗炎、抗菌、泻下。①抗肿瘤作用:贺学强等[21]以噻唑蓝法针对大黄对肝癌细胞的作用进行研究,发现大黄素可明显下调C-myc基因和突变的P53基因,且其作用比5-氟尿嘧啶(P<0.05)明显更优,从而人肝癌细胞系的生长和增值得到抑制,导致人肝癌细胞系死亡。②抗炎作用:由于大黄具有促进胆汁分泌及排泄的功效,因此对慢性胆囊炎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22]。这主要是由于大黄对组织和血浆内的炎性介质具有清除作用,因此可以促使危重症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内毒素水平和白细胞介素显著降低。③抗菌作用:大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伤寒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淋病双球菌及葡萄球菌最为敏感[23]。④泻下作用:大黄的主要功效之一即是泻下攻积。研究表明,蒽醌类化合物是大黄作用于大肠的有效成分,其中作用效果最强的是番泻苷A。李锋等研究认为,大黄总蒽醌通过对大鼠结肠AQP4表达的有效抑制,使其结肠内水含量增加,以此达到泻下作用[24]。

\

 
2.4山奈药理作用

对肠道平滑肌的作用:山奈根茎煎剂对豚鼠离体肠管呈兴奋作用,浓度增高时出现抑制作用。抗菌作用:山奈根茎煎剂在试管内对许兰毛廯菌及其变种等10种常见致病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蒙药给喜古纳-6味散在活血化瘀、调理月经等方面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因此,要高度重视给喜古纳-6味散的用药安全性。在以往学者们的研究中,针对该药物组成中每味药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要较多,但对该药复方整体上的研究较少[25]。今后还需进一步运用现代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更深入、更系统地研究该药整体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化学成分、作用机制及毒理作用,特别是要明确其毒性作用机制,为研发新蒙药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140.
[2]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汉文版)[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92:274.
[3]王军宪,王启祥,李星海,等.沙棘叶黄酮甙元类成分研究初报[J].沙棘,1997,10(3):33-34.
[4]高锦明,张鞍灵,李芸生,等.沙棘黄酮化学研究的进展[J].沙棘,1998,11(2):34-40.
[5]闫涛,罗丽梅,谢竹田,等.沙棘的化学成分及生物功能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0,31(1):52-54.
[6]李慧,陈宝田,翁立冬,等.木香炮制品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HPLC测定[J].中草药,2007,38(11):1659-1661.
[7]杨辉,谢金伦,孙汉董.云木香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8,10(2):90-98.
[8]Cho J Y,Park J,Yoo E S,et al.Inhibitory effect ofsesquiterpene lactones from Saussurea lappa on tumornecrosis factor-alpha production in murine macrophage-like cells[J].Planta Med,1998,64(7):594-597.
[9]魏华,彭勇,马国需,等.木香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2,43(3):613-619.
[10]焦岩,常影,余世锋,等.大果沙棘总黄酮体外抗氧化和抑菌作用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36(19):12-15.
[11]黄泰康.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J].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228.
[12]高亮亮.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和掌叶大黄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
[13]傅兴圣,陈菲,刘训红,等.大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1,(16):1534-1538.
[14]肖培根主编.新编中药志·第一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2002,68-69.
[15]谢燕,李国文,马越鸣.大黄多糖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0,(09):755-758.
[16]张思巨,王岚.大黄多糖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3,(11):679-681.
[17]王晓飞,李辉,刘铭佩,等.沙棘不同组织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成药,2016(2):437-440.
[18]张吉科,林美珍,张小民.沙棘不同器官提取物对小鼠实体瘤的抗癌药效学研究[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12,10(3):1-6.
[19]Jung J H,Kim Y,Lee C,et al.Cytotoxic constituents ofSaussurea lappa[J].Arch Pharmacal Res,1998,21(2):153-156.
[20]陈少夫,潘丽丽,李岩,等.木香对犬的胃酸及血清胃泌素、血浆生长抑素浓度的影响[J].中医药研究,1998,14(5):46-47
[21]贺学强,严祥.大黄素对肝癌细胞SMMC-7721抑制作用及P53、C-myc蛋白的表达[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3(16):1297-1298.
[22]张向红,程黎晖.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9,(21):76-78.
[23]李敏,李丽霞,刘渝,等.大黄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2006,(04):34-39.
[24]李锋,王胜春,王新,等.大黄泻下效应的药理学新解释[J].中国中药杂志,2008,(04):481-484.
[25]贺学强,林鸿,郑宝轩,等.大黄素对肝癌细胞SMMC-7721抑制作用及P53、C-myc蛋白的表达[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21,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21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