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讨 CO2 建立气腹形成皮下气肿的原因和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 67 例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资料和手术操作整体过程。结果 效果满意,无一例产生皮下气肿。结论 CO2 这种气体具有廉价、不易燃、吸收后易于排出等优点成为腹腔镜手术首选的建立气腹的一种气体,但在手术过程中形成皮下气肿的概率有约 2.7%, 其产生的原因、术前术中的预防、形成的危害和处理措施应该引起重视。
关键词: 皮下气肿;原因;预防;处理措施
本文引用格式:付春琴. 腹腔镜CO2 气腹形成皮下气肿的原因和预防及处理措施[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5):70.
0引言
皮下气肿一旦产生会导致皮肤出现“捻发音”,皮下气肿因吸入 CO2 过多会产生高碳酸血症,而高碳酸血症会导致机体的酸碱平衡失调,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抑制大脑兴奋性, 影响患者术后的苏醒,严重的皮下气极有可能产生气体栓塞, 最终出现心跳骤停。基于其产生后的危害,术者和麻醉师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中麻醉师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指标的变化。术者做穿刺时准确熟练,严格按照手术程序的要求规范操作 [1]。手术室护士做好术前访视,全面掌握患者身体状况,准备物品和仪器准确到位,仪器操作正确无误,器械传递主动熟练,最大限度地避免皮下气肿的产生和其带给患者的危害[2-3]。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子宫肌瘤 22 例、子宫腺肌病 12 例、宫外孕 10 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23 例,年龄 30-80 岁,平均年龄 46 岁,67 例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长 123 min,平均住院时间 4-5 d。
2原因
①穿刺手法建立气腹时未使用气腹针,直接用穿刺锥穿刺, 凭个人感觉证实穿刺锥在腹腔内,就连接CO2 气腹机开始充气, 导致 CO2 进入皮下组织,形成皮下气肿;
②患者高龄体质皮下组织疏松,消瘦患者脂肪组织薄弱,对CO2 的阻拦作用微弱, 导致 CO2 进入皮下组织,形成皮下气肿;
③器械的原因:手术过程中频繁的拔出插入穿刺锥导致腹膜多处损伤,气体顺着损伤的部位进入皮下组织,形成皮下气肿;
④切口的原因:手术过程中,穿刺锥插入切口过大,或废弃的切口未进行纱布全层紧密覆盖,形成皮下气肿;
⑤腹内压升高潜在未闭的腹股沟管再次形成,气体沿着形成的管道进入皮下组织,形成皮下气肿;
⑥手术时间过长的患者气腹的气体充入腹膜前间隙,皮下组织, 或气体进入腹膜和皮下组织间引起皮下气肿。
3预防
①正确操作,穿刺时,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放置气腹针, 然后用 5 mL 注射器抽取无菌生理盐水连接气腹针,待生理盐水注入后无液体流出就证明气腹针确实在腹腔内,再连接气腹管道,进行充气;
②手术过程中,不要频繁地将穿刺锥拔出插入,以免反复损伤腹壁组织,这样可以减少气体顺着损伤的腹壁组织进入皮下组织,从而减少皮下气肿的发生;
③手术开始时,一定要严格的把控穿刺锥切口的大小,以免切口过大, 气体进入皮下组织,形成皮下气肿,在手术过程中,暂时不用的切口一定要用纱布全层紧密填塞覆盖,预防气体进入皮下组织,形成皮下气肿;
④严格的设定腹内压在 12-15 mmHg,不要盲目追求视野开阔加大腹内压,导致腹内压过高,让潜在未闭的腹股沟管再次形成,气体沿着形成的腹股沟管进入皮下组织,形成皮下气肿;
⑤手术开始充气时,一定要保证气腹机的连接正确,设定气腹压在 12-15 mmHg,进气速度从低流量开始,递进式的到高流量维持。手术结束时,先关掉气腹机,再去关 CO2 气瓶的总开关,以免操作有误导致 CO2 瞬间大量进入患者腹腔内;
⑥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密切注意手术进程, 为手术提供合理的麻醉深浅度和肌肉松弛状态,防止因麻醉所致的腹内压增高;
⑦随时检查患者的额部颈部是否形成皮下气肿,麻醉医师随时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是否有异常升高;
⑧手术时间越长,产生皮下气肿的概率越高,所以护士、麻醉和术者三位一体全力配合,安全、快速、有效的完成手术。以免因器械或麻醉配合不当延误手术时间;
⑨手术结束后尽可能将腹腔内气体排除干净,待患者对答自如彻底清醒, 氧饱和度在90% 以上,给予氧气吸入,减少CO2 在体内的蓄积, 以避免皮下气肿的发生。
4处理措施
①轻度的皮下气肿,一般对患者的影响不大,患者可于24-48 h 自行吸收;
②患者一旦出现大面积广泛的皮下气肿, 同时伴有呼末二氧化碳异常升高者,立即停止手术,放掉气腹改微创手术为开腹手术;
③准备急救药品和抢救器械,随时做好急救的准备,及时完善相关记录,台上台下护士做好物品的清点,确保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
④立即加大潮气量, 适当的过度换气,排出体内潴留的 CO2,注意不能排出的太快,以免产生 CO2 排出综合征;
⑤皮下气肿因 CO2 吸入过多会导致高碳酸血症,及时正确应用碱性药物。更换钠石灰, 以便更好地进行 CO2 的吸收,同时监测血气分析;
⑥皮下气肿较严重时,可用无菌粗针头,在产生气肿的部位先行消毒, 然后将粗针头插入皮肤,用双手掌挤压气肿部位,将气体挤向针头部位,尽可能使气体从针头处排出;
⑦皮下气肿会导致腹内压增高,从而导致患者的气道压增加,所以麻醉应适当降低气道压,以免损伤患者气道;
⑧皮下气肿发生后,给予大流量连续的氧气吸入,同时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和麻醉相关的各种指标及化验指标;
⑨皮下气肿患者 CO2 吸收缓慢, 需要时间,患者可能在这期间出现烦躁和其他并发症,所以不要急于拔掉气管插管,待酸碱平衡和血气分析化验正常,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拔掉气管插管。
参考文献:
[1]刘彤碧 , 唐宏英.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严重皮下气肿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J]. 医学临床研究 ,2010,27(11):2173-2174.
[2]邱永梅 .24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皮下气肿的观察及护理 [J]. 西南国防医药 ,2004,14(5):537-538.
[3]白雪梅. 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9(4):137-138.
《腹腔镜CO2气腹形成皮下气肿的原因和预防及处理措施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05/20181205041540846.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