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在白细胞检验中的临床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9 13:35:0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在白细胞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前来我院接受白细胞检验的受检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干化学组、镜检组、联合组三组,各60例,干化学组采用尿液干化学法进行监测,镜检组采用尿沉渣镜检法,联合组采用尿液干化学法及尿沉渣镜检法联合检测,对比三组阳性检出率及错误发生率。结果干化学组与镜检组阳性检出率、错误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与干化学组及镜检组阳性检出率及错误发生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为阳新检出率更高,错误率更低。结论在白细胞检验中,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对比检查效果无明显差异,各有优劣,而联合检查诊断正确率更高,临床诊断中联合检查更佳。

关键词: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白细胞检验;临床价值;对比实验

本文引用格式:邵杰.探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在白细胞检验中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209-210.

0引言

临床尿常规检查是常规检查项目之一,许多肾脏疾病早期均可利用尿常规检查进行诊断,对部分全身性疾病或某些器官组织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等,也可利用尿常规检查完成诊断[1]。尿常规检查中,白细胞检验为最常规的尿检项目之一,其主要用于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有炎症等病变,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此两种检查方法应用时间较长,相关理论较为完善成熟[2]。不过,临床检查两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劣,有学者提出两种检查方法联合检查的理念,以互补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3]。为进一了解尿液干化学法及尿沉渣镜检法在白细胞检查中的临床价值,了解联合检查的效果情况,本次集合180例前来我院接受白细胞检验的受检者180例,分组后分别对其实施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及联合检查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见下文。


\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前来我院接受白细胞检验的受检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化学组、镜检组、联合组,每组各60例,其中干化学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区间22-75岁,平均(43.29±5.78)岁,镜检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区间21-75岁,平均(43.68±5.44)岁,联合组组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区间20-75岁,平均(43.87±5.35)岁,三组受检对象均知情本次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支持,对比是组间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干化学组:取受检者10 mL新鲜尿液进行白细胞检查,将试纸在尿液中浸湿5 s后取出,吸干残留尿液后放于美国贝克曼生产的Arkray AX-4030尿液全自动分析仪进行检验。镜检组:取患者10 mL新鲜尿液放置于尿沉渣刻度离心管中,利用美国贝克曼Avanti JXN-30/26智能型高效离心机进行离心,设置离心速度1500 r/min,离心5 min后将长层清液去除,将尿沉渣冲入计量板,使用高、低倍镜进行检查,若在高倍显微镜下样本白细胞数量>20个/µL即判定为阳性。联合组:应用两种方法联合进行检查。

1.3观察指标。三组检出阳性率、错误发生率,错误发生主要包括漏诊、误诊,错误发生率=(漏诊+误诊)/例数
×100%。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3.0软件完成数据处理,%表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化学组与镜检组检出阳性率及错误发生率对比。干化学组60例受检对象与镜检组60例受检对象检出阳性率及错误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详细数据对比见表1。


\
 

2.2干化学组与联合组检出阳性率及错误发生率对比。干化学组60例受检对象与联合组60例受检对象检出阳性率及错误发生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详细数据对比见表2。


\


 
2.3联合组与镜检组检出阳性率及错误发生率对比。镜检组60例受检对象与联合组60例受检对象检出阳性率及错误发生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详细数据对比见表3。

\

 

3结论

尿检作为临床检查中三大常规检查之一,其中白细胞检查科对受检对象的尿路感染及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临床检查中主要通过观察样本内白细胞数量、分布情况及形态来判断受检者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4]。正常人的尿液白细胞在高倍视野下,每1滴尿液白细胞数量在0~2个,离心处理后为0~5个,若受检者存在阴道炎、膀胱炎等炎症其尿液白细胞含量随之波动变化,若受检对象进行肾移植手术,术后由排斥反应则其白细胞水平也会相应上升[5]。总而言之,尿液白细胞检测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目前常用的尿液白细胞检查方法主要有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两种,此两种检查方法原理不同,检验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性[6]。尿液干化学法操作简单,所需样本少,可重复性高,一般使用的检查试纸内含重氮盐及吲哚酚酯,受检对象尿液中白细胞胞浆受酯酶影响,试纸内的吲哚酚酯将其尿液内吲哚酚游离出后,与试纸内重氮盐发生反应,结成缩合物,一般缩合物为紫色,颜色深浅受细胞数量影响。不过由于其他单核细胞中也有少量粒细胞酯酶,尿液干化学法检验过程中如果其他因素影响粒细胞酯酶活性,白细胞检查结果也会受到影响,易出现假阳性表现,继而导致漏诊、误诊发生。

尿沉渣镜检法通过定量离心管、定量沉渣计数板、显微镜来对受检者尿沉渣内细胞、结晶、管型等进行检查,在白细胞的检查中,利用高、低倍镜进行直接观察,能更系统、更直观地了解受检者尿液白细胞数量,此检查法可直观反映受检者肾脏器官发生的病理变化,充分避免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对检查结果的干扰[7]。不过,检查过程中如果受检者的尿液PH值发生变化,则可能到导致白细胞甭价,引起假阴性表现,导致漏诊、误诊出现。

临床研究中许多学者均指出此两种检查方法在单一对比无显著差异,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可提高检出阳性率,降低错误发生率,可为临床医师诊断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在本次研究中,两种检查方法单一使用对比,干化学组与镜检组检出阳性率、错误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后,对比单一检查方法差异显著,在联合组与单一干化学组对比中,联合组检出阳性率高于干化学组,错误发生率低于干化学组(P<0.05),此次研究结果与此前相关研究相似,表明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及尿沉渣镜检法较单一使用尿液干化学检查或尿沉渣镜检法更具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临床尿常规检查中,白细胞检查中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均有应用价值,但单一检查易出现漏诊、误诊,可将两种检查方法联合使用,提高检查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路娜.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4):157-158.
[2]韩讲.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J].临床研究,2017,25(10):192-193.
[3]孔祥锋.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18(67):148-148.
[4]邱赟.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联合应用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4):173-174.
[5]吴金珠.联合应用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尿液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8):70-71.
[6]詹铀超,雷艳英,蓝惠森.尿液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法在白细胞检验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6):685-686.
[7]周秋娴,颜达航.尿沉渣镜检与尿常规干化学法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价值[J].青岛医药卫生,2017,49(3):201-2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79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