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枕后位难产患者选为主要的观察对象,按照数字分配法,将所有产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个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难产情况,研究组给予胎头旋转方法治疗难产情况,比较与分析两组产妇的顺产率、出血量、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产妇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满意度为(95.94%),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77.74%),上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可以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同时有效控制出血量,真正体现出诊疗工作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胎头旋转法;枕后位难产;临床效果;分析;观察
本文引用格式:刘志薇.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54.
0引言
枕后位难产情况的发生,会给母婴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近些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随之加快,枕后位难产的发生率呈逐年上涨趋势。医院要求医务工作者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对这类难产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找出应对的措施,从而保证母婴安全健康,给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应该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检查方式,及时旋转胎儿胎头,才能改变分娩结局。本次实验主要观察了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效果,现研究报告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枕后位难产患者选为主要的观察对象,按照数字分配法,将所有产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个各5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的年龄在22-35岁,平均(26.74±6.61)岁;研究组产妇的年龄在25-41岁,平均(28.33±7.12)岁。
(1)纳入标准:符合“枕后位难产”的诊断标准[1],孕周均在36-40周之间,与产妇家属沟通后达成意见统一,签署过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排除其他难产类型、药物过敏者、语言功能障碍者等。
1.2治疗方法
(1)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难产情况。
(2)研究组给予胎头旋转方法治疗难产情况,具体操作如下:先观察确定胎儿的胎头位置,产妇的宫口扩张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胎头旋转。然后,右手掌心朝上,将中指和食指置入阴道内部,伴随宫缩发力,如果是左枕后位,逆时针轻柔的旋转胎头,如果是右枕后位,顺时针轻柔的旋转胎头[2]。胎头旋转45°-90°即可,诱导胎头下降,观察是否存在脐带脱垂现象。固定胎头,无脐带脱垂现象证明旋转顺利完成。操作过程中必须监测胎心音,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现象,要立刻选择剖宫产。及时停止自然分娩,充分保证母婴安全。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比较顺产率、出血量、满意度等。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各项数据的录入与处理,计数资料以χ2检验,通过P<0.05表示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顺产率为(96.54%),对照组产妇的顺产率为(78.22%);研究组出血量和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满意度高达(95.94%),而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仅有(77.74%)。上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
3讨论
临床上,治疗枕后位难产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无创首选的是胎头旋转方法。胎头旋转法操作简单、实用安全,既能避免胎儿宫内窘迫现象的发生,也可以提高治疗的质量,保证母婴安全健康[3]。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可知,给予了胎头旋转法的研究组产妇,分娩情况优于对照组,从顺产率、出血量的比较上还能看出,胎头旋转法比常规治疗法更具推广的价值,研究的意义。
4结论
综上所述,使用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临床效果非常的理想,因此,必须引起医务人员、患者以及家属们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昕.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05):191-192.
[2]梁彩虹,沈松艳,王献华,等.手法复位治疗头位难产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5(06):137-138.
[3]叶雪健,鲍立军,盛秋.同侧卧位与对侧卧位配合徒手转胎头术在产程中对纠正胎方位的临床比较[J].医学研究杂志,2015(08):165-1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