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四肢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9 10:59: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四肢骨折患者使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探讨、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共86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锁定组、传统组各43例。锁定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传统组采用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锁定组43例患者中,22例被评定为优,17例被评定为良,4例被评定为中,没有被评定为差的患者,优良率为90.7%;传统组43例患者中,14例被评定为优,17例被评定为良,12例被评定为中,没有被评定为差的患者,优良率为72.09%。锁定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无并发症,能够促使骨折部位愈合良好,身体功能得到快速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四肢骨折;锁定加压钢板;临床疗效;钢板螺钉内固定

本文引用格式:戎晋阳.四肢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32-33.

0引言

为积累经验,与同行交流分享,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现选取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资料共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四肢骨折患者共86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锁定组、传统组各43例。锁定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传统组采用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锁定组的43例患者,男32例,女11例,年龄20~39岁,平均(32.3±2.6)岁。导致骨折原因为:6例高空坠落,8例车祸,9例滑倒,9例钝器击伤,11例重物砸伤。传统组43例患者,男30例,女13例,年龄21~40岁,平均(32.8±2.3)岁。导致骨折原因为:7例高空坠落,7例车祸,9例滑倒,10例钝器击伤,10例重物砸伤。

\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原因等基本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主要方法

锁定组:先进行麻醉,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合适体位,选择最佳切口入路,将骨折断裂处充分暴露,清除断端间组织后进行解剖复位,在骨折部位附上大小适宜的钢板,锁定、加压进行固定,利用骨折端周围肌肉覆盖钢板,缝合伤口。手术后引流1 d后进行拔管,使用石膏固定2~4周,手术后72 h进行腕部锻炼,6个月后拆除钢板。

传统组:在患者骨折处做一手术切口,将其骨折部位充分暴露出来,然后对其进行复位处理。再根据骨折部位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钢板,使其能够刚好覆盖骨折处。将骨折处的骨膜进行剥离后,固定钢板在骨折面上并合理调整位置,确定好位置后对其进行最后固定。根据手术过程中测量的骨孔深度将螺钉拧入固定位置。术后对患者静脉点滴3~5 d抗生素进行治疗,对切口周围的积液、渗液情况进行监测。

1.3评定标准

按照JOHNER-WRUH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定。优:受伤部位关节活动正常,步态良好;良:腕、膝、踝关节活动在75°~80°,步态良好;中:膝关节活动在75°~80°,踝、腕关节活动在50°~75°;差:腕、膝、踝关节活动在50°~75°或以下,步态跛行[1]。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 19.0数据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锁定组43例患者中,22例被评定为优,17例被评定为良,4例被评定为中,没有被评定为差的患者,优良率为90.7%;传统组43例患者中,14例被评定为优,17例被评定为良,12例被评定为中,没有被评定为差的患者,优良率为72.09%。锁定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
 

3讨论

四肢骨折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此类患者除骨损伤外,骨折部位周边的软组织、血管肌肉及骨质本身都受到创伤,并严重破坏了患者的关节功能[2]。对于骨折,及时、有效的固定和处理是早期治疗的关键,若不能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在既往的治疗案例中,由于医疗技术水平、新型医疗材料的发展与应用等因素的限制,传统的治疗方式需要长时间对患者患肢进行固定,容易造成患肢关节部位的僵硬,而且恢复速度较慢。单纯依靠外固定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治疗方式,很难达到对骨折部位进行解剖复位的目的,愈合后四肢关节功能容易形成不良影响,极大地限制了四肢正常功能的康复[3]。

单纯的钢板内固定应用在四肢骨折的患者时,通常是需要对患者的骨膜和骨折部位的软组织进行剥离,如此容易造成患者骨缺血、组织坏死、感染等情况。另外据以往的临床效果证实,单纯钢板内固定的固定效果并不稳定,术后恢复过程中于骨折部位常会出现再移位、固定松动及骨不连等并发症,既延长了治疗周期又影响了治疗效果,严重者给患者留下永久性的创伤及后遗症[4]。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新型医疗材料的出现,锁定加压钢板开始应用到对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该治疗方式通过将带锁螺钉和加压接骨板两种技术相结合,使四肢骨折患者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5]。通过加压锁定钢板的螺钉长期牢固锁定,能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力学传导装置系统[6-7],而且手术过程中对骨膜周围的血管较少产生损伤,因而加压锁定钢板在固定后不容易松动,钢板与骨之间能够高度贴合,并且在短时间内快速融合矫形端断骨,对长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8]。而且由于锁定加压钢板具有较好的设计角度,钢板、骨、螺钉可以形成固定机制,有较强的抗扭转能力和稳定性[9-10],在对骨折部位进行手术时无需先行折弯接骨板,钢板的应力能够经过骨折区向远端螺钉传送,保护了骨折区的愈合微环境[11-12]。锁定加压钢板能够有效地保护患者的骨膜及软组织,复位效果良好,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内固定松动、骨不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本组研究资料也证实,经过治疗后,锁定组43例患者中,22例被评定为优,17例被评定为良,4例被评定为中,没有被评定为差的患者,优良率为90.7%;传统组43例患者中,14例被评定为优,17例被评定为良,12例被评定为中,没有被评定为差的患者,优良率为72.09%。锁定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差异。因此可证实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有着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并发症少,能够促使骨折部位愈合良好,身体功能得到快速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韦智乐.微创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吉林医学,2015,34(26):112-114.
[2]胡文雄.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3,38(18):115-116.
[3]顾三军.四肢骨折不同内固定物治疗后发生骨不连的局部因素[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6(52):976-981.
[4]刘世杰.14例四肢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0(33):253-254.
[5]赵刚.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部位的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36(62):1151-1152.
[6]龚江浩.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5,10(36):819-821.
[7]杨惠光.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1(76):1149-1151.
[8]陈俊.四肢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临床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18):366-367.
[9]汤英.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14,34(33):723-725.
[10]蒋德军.四肢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的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3):356-357.
[11]和忠桂.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33):139-141.
[12]马勇.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16,36(13):283-28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78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