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集束化护理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时间,缓解疼痛时间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00%)高于研究组(17.50%),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参照组住院治疗时间、缓解疼痛时间都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集束化护理;并发症;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李圣楠.集束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327+329.
0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近年来临床发病率较高一种急性心血管疾病。AMI发病原因是冠脉急性、持续性缺血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危及生命[1]。通过有效治疗缩小梗死的面积,保护心脏功能,并且及时跟进处理各类并发症。集束化护理可以改善AMI患者预后效果,本次研究选取部分AMI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对照常规护理方案,进行统计学分析,临床显示集束化护理效果更加显著[2]。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在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的AMI患者中选取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9-67岁,平均(54.20±4.81)岁,发病时间2-13小时,平均(4.12±1.91)小时。基础病部位:Ⅱ型糖尿病12例,高血脂12例,高血压16例。梗死部位:前壁心梗15例,后壁心梗10例,侧壁心梗9例;下壁心梗6例,广泛前壁心梗4例。心功能:Ⅱ级患者20例,Ⅲ级患者14例。研究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49-75岁,平均(61.34±3.67)岁,发病时间2-16小时,平均(3.52±1.41)小时。基础病:Ⅱ型糖尿病19例,高血压12例,高血脂9例。梗死部位:前壁心梗11例,后壁心梗9例,侧壁心梗11例,侧壁心梗7例,广泛前壁2例。心功能:Ⅱ级患者19例,Ⅲ级患者12例。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如下:性别、年龄、病程以及临床症状等进行对比,P>0.05在统计学中不存在意义。纳入标准:①AMI患者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②患者以及家属知情本次实验,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肝功能和肾功能损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者;②有慢性心脏病病史或者心脏手术病史患者;③患者存在严重心律失常或者心源性昏厥。
1.2方法。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要求AMI患者卧床休息、进行心电监护、采取抽血化验、吸氧护理、以及针对病情用药治疗等。研究组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案:建立集束化护理小组,进行培训相关AMI患者全方位的护理措施,严格按照救治流程分工合作。相关流程如下:①AMI患者来诊后,护士进行分诊,通知当值医生进行急救;②立刻给氧、完成心电检查;③准备静脉输液、采血检查;④进行止痛处理并给予药物治疗;⑤对患者进行术中跟进,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制定可发生并发症急救预案;⑥术后密切关注患者心电、血压,根据以往治疗AMI的经验,预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时做出相应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⑦对待患者治疗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反馈主治医生;⑧主治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缓救治时间、解疼痛时间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1.4统计学分析。在本次研究中,所有的信息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尤其是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均分别执行t数值检验和卡方检验,以此来判断统计学研究意义符合为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0%)高于研究组(17.5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情况。参照组患者缓解疼痛时间以及治疗的时间都高于研究组[3],集束化护理缩短AMI患者治疗的时间,治疗效果显著。P<0.05,具体统计学意义。
3结论
AMI是近年来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心血管疾病,多发病于中老年人。主要是冠脉急性闭塞或狭窄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持续缺血未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和有效的护理,会造成心肌严重缺血坏死,导致各类并发症,甚至死亡[4]。因此,对AM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和护理至关重要。集束化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方式,本院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地完善集束化护理的流程,致力于缩短救治时间来改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存活的几率[5]。本次实验数据显示参照组患者心律衰竭、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都高于研究组;参照组患者缓解疼痛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都高于研究组,更加证明采用集束化护理可以在缩短时间的前提下,让AMI患者治疗效果得到了改善,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应用于AMI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张永红.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性心梗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6):153-155,159.
[2]张玲.集束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J].保健文汇,2018,(2):83-84.
[3]郑淑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72 h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2):63,87.
[4]朱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4):207-208.
[5]陈珊珊.集束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16):67-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