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骨通贴膏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6 12:08: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骨通贴膏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予骨通贴膏外贴治疗,对照组34例予我院院内制剂消瘀接骨散外敷治疗。2组均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愈显率85.3%,对照组分别为94.1%、79.4%,2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752和1.000均>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治疗前、治疗7、14 d后,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无差异性(P>0.05)。结论骨通贴膏可有效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随治疗时间由7 d延长至14 d后,镇痛效果增强。

关键词:骨关节炎;膝;膏药疗法;中药外敷

本文引用格式:李亮,周正新,刘安平,等.骨通贴膏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166-167.

0引言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高,女性较多,好发于膝、髋等下肢负重的大关节,有资料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发病率可达50%,75岁以上的老年人则高达80%,该病致残率可高达53%[1],目前治疗的目的仍主要为减轻疼痛、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药内服外敷、穴位贴敷、膏药外用、针灸理疗等均为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具有价格低廉,效果明显的特点,且中医治疗不良反应少,发展前景广阔。2018年01月至2018年06月,我科应用骨通贴膏治疗早中期KOA患者34例,并与院内制剂消瘀接骨散外敷治疗34例对比研究,结果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1.1.1纳入标准:符合《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中KOA的诊断标准[2];K-L影像学(X线)分级Ⅰ、Ⅱ级(早、中期),无明显关节畸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排除标准:①合并膝关节骨折、脱位、韧带损伤等外伤病变;②皮肤有外用药物过敏史、皮疹、皮损及感染等;③化验及影像检查排除痛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结核及骨肿瘤等疾病;④严重内科疾病患者;⑤依从性差,无法完成治疗者[3]。

1.2一般资料。入组的68例均为我院骨二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男14例,女20例;年龄73-90岁,平均(79.4±5.6)岁;病程2-19个月,平均(11.2±4.2)个月。对照组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69-89岁,平均(79.5±5.6)岁;病程3-19个月,平均(11.2±4.5)个月。2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P=0.50,0.347,0.842),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予消瘀接骨散(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生产,合卫药批字(92)0058号,批号20171003,规格:每包50 g),加适量蜂蜜拌匀,外敷于患肢膝关节处,晚上敷药,早晨去除,1次1袋,1次/d。

1.3.2治疗组:予天和骨通贴膏(国药准字Z10980134,桂林华润天和药业)1贴,外贴于膝关节疼痛处,8-12 h,1次/d。

1.3.3疗程:1周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疗效观察。

1.4观察项目。①疼痛:采用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2组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轻度、中度、重度、剧痛对应评分:1-3分、4-6分、7-9分、10分[4]。②不良反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统计,包括红斑、皮肤瘙痒、刺痛等。

1.5疗效标准。治愈:患者症状(包括疼痛、肿胀)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症状、关节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屈曲障碍≤5°,伸直障碍≤3°;有效:肿胀疼痛均有减轻,关节运动功能有所改善,5°<屈曲障碍≤15°,3°<伸直障碍≤5°;无效:疼痛、肿胀症状及关节功能均无改善,屈曲障碍>15°,伸直障碍>5°。

1.6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用χ2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注差(±s)表示,t检验,P<0.05说明无统计学差异性。

2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2组愈显率比较(P=0.752>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比较
(P=1.000>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2.2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2。由表2可见,治疗后VAS评分比较,2组均明显下降,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P=0.000<0.05)。治疗前、治疗1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

\
 

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治疗期间,所有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仅对照组有2例皮肤瘙痒,治疗组有1例皮肤瘙痒,经过外用药物治疗,瘙痒症状消失,见表3。

\

 

3结论

3.1骨通贴膏可有效治疗早中期KOA,且随治疗时间由7天延长至14天后,镇痛效果增强。

3.2在持续外贴治疗14天后,骨通贴膏较消瘀接骨散有更显著的镇痛效果。

3.3骨通贴膏是中药贴剂,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皮肤瘙痒不良反应率低。

4讨论

KOA以关节软骨退变后发生磨损甚至皲裂为特征,年龄因素、遗传因素、炎症因素等均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KOA以关节软骨退变的发生,其病理特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软骨细胞过度凋亡;第二,软骨基质中蛋白多糖表现为下降趋势;第三,软骨结构遭到破坏;第四,软骨峡谷结构异常;第五,关节边缘骨赘生长[5]。

KOA在应用“金字塔方法”治疗过程中,除了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健康宣教、控制体重、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锻炼方案外,还辅助外用NSAIDs,若治疗效果不显著,可以遵医嘱口服NSAIDs。但近几年,临床对于NSAIDs长期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尤其是NSAIDs的应用,在患者胃肠道方面的副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局限性[6]。

消瘀接骨散是国家级名老中医丁锷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研制出的治疗早中期KOA的复方中药制剂,是安徽省中医院的院内制剂,可消肿散瘀、活血止痛,对膝骨关节炎等关节疾病具有消肿止痛、改善关节功能活动的作用,临床疗效好[7-10],因此本研究以我院院内中药制剂消瘀接骨散外用作为对照研究。

KOA属中医学“膝痹病”范畴。痹者在病机为风寒湿热病邪闭阻关节或气血不畅,经络痹阻[11]。发病的内在因素因肝肾脾多脏亏虚、精气血不足。肾具有藏精的作用,主骨;肝具有藏血的作用,主筋;如果肝肾存在亏虚,则会出现精血不足、筋软、骨痿表现;如果患者正气不足,则很难抵抗邪气,导致风、寒、湿斜入侵,作用于筋膜关节,使其麻痹,致使患者临床出现麻木、疼痛,影响患者正常活动。若患者气血不足、营卫失调,则会因卫气固守弱,导致各种邪气入侵,出现气血不调、气机不畅问题,诱发关节麻痹。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对于KOA的治疗,应用中药取得成效明显,对其原因分析在于中药可以直接作用于患者病灶,起效快、患者依从性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对其十分青睐。

骨通贴膏是以徐大椿《薄贴论》[12]为理论指导下,四川中医骨伤名医海内胜祖传“海氏骨刺灵”的基础上[13],针对骨质增生及疼痛病症,筛选具有消炎、扩张毛细血管、渗透功能强的天然药物,同时辅助透皮吸收促进剂,将其用现代技术加工,使其形成外用贴剂,可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且携带方便。在该方剂中,君药包括当归、三七、金不换、乳香,具有活血、止痛、消肿、化瘀功效;臣药包括樟脑、辣椒、丁公藤,具有消肿、止痛,祛风、除湿功效;佐药包括肉桂油、白芷、姜黄、麻黄、海风藤,具有温经、活络止痛功效,使药为薄荷,具有强透皮功效。所有药物合用,具有通经活络、止血、散寒功效。且在现代药理学中发现,樟脑还具有镇痛、消肿、活血的作用[14],丁公藤具有抗风湿、抗炎、镇痛作用[15];白芷[16]、肉桂[17]具有镇痛作用;姜黄素的应用还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应激状态,对软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18]。海风藤有一定的镇痛和抗炎作用[19]。

有临床研究表明骨通贴膏具有消瘀滞、散风寒、通痹阻、止疼痛的功效,尤其在治疗寒凝血瘀证腰椎骨关节病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20]。有学者认为[21]骨通贴膏对各种原因导致的疼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针对早中期KOA患者应用骨通贴膏外贴治疗与消瘀接骨散治疗对照观察表明,两者均可明显减轻KOA患者疼痛,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镇痛效果增强,而且在使用14天后,在镇痛作用方面,骨通贴膏较消瘀接骨散外敷组更强。对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两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皮肤瘙痒不良反应率低,临床使用较为安全。综上,骨通贴膏治疗早、中期KOA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对患者关节活动功能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安全性高,可以广泛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李亮,周正新,周章武,等.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及软骨下骨重建与信号转导通路关系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1):16-19.
[2]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学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18年版)[J].中华骨科杂志,2018,38(12):705-710.
[3]李亮,刘安平,周正新,等.消肿方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31(3):24-25.
[4]赵英.疼痛的测量和评估方法[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6):2347-2349.
[5]李亮,刘安平,周正新,等.消肿方对骨关节炎家兔软骨细胞凋亡及同源细胞群数量的影响[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5,38(5):22-28.
[6]刘强,洪加源,胡维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5,21(3):480-483.
[7]李本杨,王峰,梁文武.消瘀接骨散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液中MMP-1、MMP-3表达的影响[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6):66-69.
[8]章寅,许丁锐,王峰,等.消瘀接骨散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液中IL-1β、TNF-α、TGF-β1表达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12):1726-1728.
[9]许丁锐,王峰,梁文武.消瘀接骨散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血清COMP、CTX-Ⅱ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12):1723-1725.
[10]吴先琴.消瘀接骨散外敷联合TDP照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10):1476-1478.
[11]李亮,曹日隆,刘安平,等.膝痹病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研究概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12):1811-1814.
[12]于小普.徐大椿的薄贴思想[J].光明中医,2015,30(5):940-942.
[13]万世元,奚小冰.天和骨通贴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12):1231-1234.
[14]丁元刚,马红梅,张伯礼.樟脑药理毒理研究回顾及安全性研究展望[J].中国药物警戒,2012,9(1):38-42.
[15]谭建宁,高振霞.丁公藤的研究进展[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8,24(1):1-3.
[16]吴媛媛,蒋桂华,马逾英.白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3):625-627.
[17]曾正渝,兰作平.肉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9-60.
[18]宋永周,童九辉,李明.姜黄素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氧化应激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白细胞介素-6分泌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6,38(9):1344-1347.
[19]宋敬丽,袁林,刘艳菊.海风藤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9(3):70-72.
[20]张木兴,方国宏.天和骨通贴膏治疗腰椎骨关节炎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2009,9(10):36-37.
[21]王涛然,刘群.天和骨通贴膏配合手法治疗骶髂关节痛100例[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8):826-8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52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