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通过口服倍他乐克,加上稳心颗粒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分析其作用。方法从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心内科进行救治的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选择250位,患者们通过倍他乐克以及稳心颗粒进行治疗,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均具有统计学规律,但是治疗组的康复情况要比观察组的好(P<0.05)。结论倍他乐克加上稳心颗粒,在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上,能够取得较好的作用,患者的恢复程度要大大提高。
关键词:倍他乐克;稳心颗粒;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郑雷.分析倍他乐克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197-198.
0引言
肥厚型心肌病在临床上很常见,属于心脏病一种,患者在患有此疾病后,往往还会伴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长期的心律不正常,极易给患者造成生命危险[1]。心内科中最常见的肥厚型心肌病,多具有心室壁肥厚不一致,心肌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特征,心肌的性状也会表现出异常[2]。引起肥厚型心肌病的原因最主要的是遗传因素,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救治,就可能猝死,因此及时有效的救治就很有必要[3]。本实验旨在为此疾病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的有意义的参考方向,从而为临床上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奠定基础。在本实验中选取250位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心内科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此进行救治的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抽取250位,将所有患者任意分成两个组,每组各125人,详见表1。
1.2诊断标准
参照《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对所有的患者进行诊断。假设患者之前不具有肝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以及其他类似疾病的病史,功能性消化正常,同时,患者没有重要器官出现丧失功能的情况,而且排除有精神上的问题。
1.3治疗方法
详细的临床诊疗办法如下:首先,治疗组以及观察组都选用普通的方法,先将患者的基础性病情稳定下来,实施强心、降压等措施,同时,所有患者口服倍他乐克,最开始可以3次/d,10~15 mg/次,连续服用1周,如果患者没有其他异常症状出现,则可以适当增加服药量,20 mg/次左右,2次/d,连续服药半年的时间[4]。
治疗组在采用观察组的相同救治方法后,再服用稳心颗粒,3次/d,1袋/次,连续服用半年。
1.4疗效判定
①患者的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没有消失或减轻的趋势,即为无效;②患者的症状得到些许改善,即为有效;③患者的情况变好,并且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消失或减轻的趋势明显,即为显效。
1.5数据分析
采用SPSS 20.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所得到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通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详情见表2。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总有效率与治疗组相比有较大的差异(P<0.05)。
3讨论
上述实验表明,通过口服倍他乐克加上稳心颗粒,在救治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方面的作用明显优于只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有研究表明,肥厚型心肌病多与编码心肌肌节蛋白的基因出现突变有关,它能使心肌细胞原来正常的排列顺序变得错乱,进而使心室壁的厚薄不一,也就是心室壁肥厚不对称,进一步又会诱导恶性室性心律失常[5]。由与此相关的数据可知,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出现猝死的概率达到了0.1%~1%,而且猝死之前没有任何的征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6]。倍他乐克能抗心律失常,还能改善心室壁肥厚,阻止心肌细胞的凋亡[7]。稳心颗粒是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的代表,通过调节人体钾、钠、钙等多个离子通道来达到治疗目的,其中的党参能够阻碍血小板的凝聚,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黄精降压降脂[8]。倍他乐克和稳心颗粒这两种药物的功效明确,本研究结果显示,口服倍他乐克乐加上稳心颗粒,在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上的作用明显好于单用倍他乐克,而且患者的恢复情况有很大程度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张雅慰.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7,10(9A):45-46.
[2]王俊辰.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6):654-656.
[3]张玥,王居新,李婷.倍他乐克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6):1766-1768.
[4]仲伟智.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行美托洛尔联合小剂量胺碘酮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4):217-218.
[5]郭继鸿,崔长琮.抗心律失常中西药与离子通道[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8-69.
[6]刘明鑫,唐艳红,连志明,等.步长稳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兔窦房结功能和心房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1,25(6):540.
[7]陈裕洁,黄丽,林育平.胺碘酮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治疗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3):3070-3071.
[8]杨军,邓彪,赛良,等.稳心颗粒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增殖及其Cx43 mRNA表达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2,52(42):31-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