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初探龋齿的治疗及预防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4 10:25: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龋齿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疾病,需及时治疗及采取预防措施,否则严重者可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甚至肺炎等其他全身疾病。不只影响患者牙齿正常生理功能,更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本文对龋齿的治疗与预防进行以下分析。

关键词:龋齿;口腔疾病;治疗与预防

本文引用格式:张升平,齐景繁.初探龋齿的治疗及预防[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61.

0引言

生活中常见的“蛀牙”、“烂牙”在临床上称为龋齿。龋齿是口腔由于多因素影响下导致牙齿硬组织的进行性的病理性损坏,表现为有机质分解及无机质脱矿[1]。随着病情的进展,从牙齿外观的色泽改变,到牙齿的实质性损坏,更严重的会造成牙髓炎、根尖周炎、牙槽骨炎,最后导致全身性的疾病。因此,治疗和预防龋齿的重要性值得进行以下探究。

\

 
1龋齿的病因

1.1口腔内微生物。细菌是龋齿发病中的主要原因,也是龋病的必要条件。主要致病菌为变形链球菌及乳酸杆菌,其通过与口腔内唾液以及食物残渣混合形成菌斑粘附于牙齿表面和窝沟,随后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侵蚀牙齿釉质造成表面脱钙、溶解。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则可破坏牙齿有机质,长时间作用下会形成龋洞。

1.2饮食生活习惯。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是造成龋齿的一个重要因素。龋齿患者大多都是偏爱甜食、餐后不注意牙齿清洗、没有定期进行牙周洁治。

1.3牙齿钙化程度。食物及牙膏中的钙、磷、氟等一定程度影响着牙齿组织发育的生化结构及钙化程度。乳牙和刚长出来的恒牙其钙化程度相对不够成熟,因此,龋齿在儿童中发病率更高[2]。

1.4唾液质量。目前认为正常情况下,口腔中唾液具有清洗、抑菌、抗酸等功能。因此,唾液分泌的质量是影响龋齿形成的一重要因素。

2龋齿的治疗

2.1药物治疗。对于浅龋,即龋齿的初期,龋环还比较浅,没有形成龋洞,一般使用药物氨硝酸银。氨硝酸银是一种防腐杀菌剂,其有防腐、杀菌、收敛作用。采用氨硝酸银棉球在龋坏病变的牙齿上反复局部涂擦1-2 min,待吹干后再重复一次。涂擦以后的龋坏组织使用丁香油或者10%福尔马林棉球涂擦会变为银黑色,产生蛋白银和还原银,沉积在牙本质小管内,形成堵塞作用,使牙本质小管内的细菌缺少养分而停止繁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阻止龋病的进一步发展。药物治疗配合磨除龋坏组织效果更佳。但由于氨硝酸银会引起牙齿染色,因此,此法一般只适合用于治疗后牙。

2.2填充嵌补。针对牙齿已形成龋洞缺损,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填充嵌补。将牙齿龋坏病变组织或悬空釉柱彻底除净形成固位洞型,采用相关填充材料如复合充填树脂等进行填充嵌补,修复牙齿外形并防止龋齿的进一步恶化。对于中龋、深龋需在洞底添加护髓剂以保护牙髓再行填充。

2.3根管治疗。根管治疗适用于龋病已进展到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患者。采用根管治疗彻底清除已感染的牙髓组织后严密封闭根管,达到治疗效果。此法当术前、术中、术后各拍一张牙片作对比以了解手术的效果。

3龋齿的预防

3.1口腔卫生。细菌是牙齿龋坏的必要条件。因此,没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不单止增加口腔的不适度,更容易滋生细菌从而导致龋齿的发生。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防止菌斑形成。每次进食后漱口或者刷牙,选用合适的牙刷牙膏,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是预防龋齿的关键。

3.2饮食习惯。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是维持牙齿健康的一大因素。牙齿的发育以及功能的维持需要多种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充分供给。尽量避免进食酸性食品如食醋、过硬的食物如骨头、花生、特别是含糖量高的甜食如糖、巧克力等,这些食品通常会产生更多的酸性物质或者磨损牙齿硬组织,更容易导致龋齿的发生[3]。因此,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预防龋齿的重要方法。

3.3定期检查。需要建立每半年或者一年到正规医院进行口腔检查的良好意识。一旦发现龋齿需及时治疗以防龋齿进一步发展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等严重口腔疾病。

3.4儿童窝沟封闭。口腔内后边大牙的咬合面是凹凸不平的,窝沟就是凹陷的部位。磨牙如果发育不好,这些窝沟会非常深,进食后不及时清理口腔,食物残渣和细菌嵌塞进去,很容易发生龋齿,医学上称这种龋为窝沟龋。窝沟封闭预防窝沟龋的原理是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齿的窝沟填平,使牙面变得光滑易清洁,一方面,窝沟封闭后,窝沟内原有的细菌断绝了营养的来源,逐渐死亡;另一方面外面的致龋细菌不能再进入,从而达到预防窝沟龋的目的。窝沟封闭使用的封闭材料称为窝沟封闭剂,其固化后与沟壁紧密粘合,并具有一定的抗咀嚼压力,对进食无碍,并且窝沟封闭剂固化后无毒,对人体无害。封闭剂一般可以长期保留。刚刚做完封闭,最好在3-6个月做一次复查,以后每年做口腔常规检查时,应同时检查封闭的牙齿,以便及时发现有无封闭剂脱落的情况,以便及时给予弥补。

4结论

龋齿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微创去腐等等的龋齿治疗方式已经普及到临床,人们日益增长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如餐后使用牙线、吃口香糖等都是近年来患龋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龋齿的病变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口腔卫生,是预防龋齿的一个重要途径。科普龋齿的防治,有益于人们的口腔健康[4]。


\

 
参考文献

[1]崔晓春.龋齿的预防和治疗[J].中国卫生产业,2012,9(30):119.
[2]王海霞.关于龋齿的预防和治疗[J].企业导报,2011(18):266.
[3]侯玉泽,侯玉一.窝沟封闭对治疗、预防龋齿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1(01):97.
[4]周先涛,白雅清.氟剂对小儿龋齿的预防和治疗(附500例病例报告)[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92(05):258-2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40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