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3 12:18: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探究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对不良反应发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中盲选100例纳入本次研究之中,常规组50例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50例患者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常规组和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联合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常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组间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Barthel指数、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接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用药安全,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阿司匹林;疗效;氯吡格雷;NIHSS评分;不良反应

本文引用格式:巩同玉.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128+136.

引言

脑梗塞在临床之中属于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在神经内科发病率比较高,主要是以智力障碍、语言障碍意识丧失为主要表现,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2]。本文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中盲选100例纳入本次研究之中,主要分析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探究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对不良反应发生率产生的影响,研究如下文详述。

\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中盲选100例纳入本次研究之中,按照患者在本院治疗的时间顺序纳入分组之中。常规组男与女之比为33:17,年龄51-75岁,平均(61.34±4.58)岁,平均病程为(1.07±0.63)天。联合组男与女之比为31:19,年龄50-74岁,平均(61.98±4.81)岁,平均病程为(1.02±0.65)天。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偏瘫以及失语等症状,患者均符合脑梗塞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资料完整,患者、家属了解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之中联合组和常规组进行资料展开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常规组50例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每次100 mg,每晚一次,连续用药两周。联合组50例患者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阿司匹林和常规组一致。氯吡格雷每次75 mg,每晚一次,连续用药两周。

1.3指标观察。在本次研究之中主要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展开分析,治疗有效率分为三个等级。符合显效的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神经功能恢复至正常;符合有效的标准: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消失,神经功能明显恢复;符合无效的标准:临床症状、神经功能未出现好转。

1.4统计学研究。数据处理经P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经(n,%)对计数资料进行表述,经(±s)对计量资料结果展开表述,经P<0.05对检验水准进行表述,若P<0.05,本则证实研究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联合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明显差异
(P<0.05),详细见表1。


\

 

2.2患者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分析。联合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详细见表2。

\
 

2.3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联合组牙龈出血共1例,1例患者皮肤瘀点,发生率为4.0%;常规组皮肤瘀点2例,头痛、头晕1例,发生率为6.0%;联合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常规组间无明显差异,组间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之中脑梗塞为常见疾病,主要是脑部血液供应出现相应的障碍,出现缺氧和缺血问题的时就极容易引发脑梗塞。其病理形式主要是人体脑组织局部坏死和软化,该病主要是在中老年群体之中发病[3]。急性脑梗塞主要是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血栓形成为急性脑梗塞发病的主要原因,若患者未接受针对性的治疗干预,则会导致病情的恶化[4]。阿司匹林为脑梗塞常用药物,经过抑制环氧化酶,进而阻止血小板的聚集,有效降低血栓。但是阿司匹林病不会对损伤上皮血小板产生抑制,因此疗效一般。氯吡格雷为前体药,可选择性的抑制血小板、腺苷二磷酸受体结合,有效的阻碍纤维蛋白结合[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常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组间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Barthel指数、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概而言之,急性脑梗塞患者接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用药安全,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吕广能.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5):46-47.
[2]李东瑞,殷高政,王真,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8(16):91-92.
[3]李蔚.急性脑梗塞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患者血清PPARγ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06):44-45.
[4]刘丽丹,田新玮,刘文萍,等.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对CD-63、CD62P和PAC-1以及炎性因子、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03):332-334.
[5]郭子明.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短期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2):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3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