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归纳总结围绝经期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临床中药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我院近4年诊治的围绝经期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患者,依据中医证候标准进行分型。结果最常见的5种证型为阴虚湿热证、肾虚湿热证、湿热下注证、肝郁气滞湿热证及脾肾两虚证。结论围绝经期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患者最常见的证型为阴虚湿热证、肾虚湿热证、湿热下注证、肝郁气滞湿热证及脾肾两虚证。
关键词:围绝经期;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中医证型
本文引用格式:周旋,周伟达,于梅.围绝经期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的中医证型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277.
0引言
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指导致尿路感染的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种类达到三种或三种以上[1]。尿路感染在女性中发病率可达到50%,围绝经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内分泌因素,以及器官功能的改变等原因,导致围绝经期女性多重耐药菌数量显著提高[2]。本文就我院近4年诊治的围绝经期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型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最常见的5种证型,为临床用药作为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诊治的围绝经期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患者,年龄40-60岁,平均49.5岁,共计403例。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尿路感染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临床与进展》(2006年)以及第七版《内科学》:清洁中段尿细菌数≥105/mL,尿沉渣白细胞≥10个/Hp。多重耐药菌指细菌菌株对临床使用的≥3种抗生素同时耐药,诊断标准参照国家卫计委2011年公布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3]。围绝经期女性诊断标准为绝经或月经紊乱1年内的40-60岁女性。
1.2.2中医证候分型标准
参照第2版《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1)湿热下注;尿道刺痛灼热,小便频急不爽,尿黄浑浊,腰痛,少腹拘急,或伴大便干结,恶寒发热,恶心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2)肝郁气滞湿热:小便频数、灼热、淋漓涩痛,少腹胀痛拘急,小腹坠胀,情志不舒,口干口苦,腰酸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3)脾肾两虚:腰酸,神倦乏力,尿频,余沥不净,少腹坠胀,遇劳则发,面足轻度浮肿,头昏食少,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细弱。(4)阴虚湿热:腰酸乏力,解尿刺痛,尿频不畅,午后低热,手足烦热,口干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1.3统计方法
用频数表以及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并使用聚类分析法对症状和舌脉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我院403例围绝经期女性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患者出现≥5个的症状按照频率大小排在前十位的依次为:尿频尿急(84.3%)、尿道口不适(80.8%)、腰酸(75.0%)、手足烦热(73.4%)、灼热刺痛(72.6%)、神疲乏力(72.3%)、口渴喜饮(67.3%)、少腹胀痛拘急(63.9%)、淋漓不尽(50.7%)、情志不舒(48.3%)。
2.2结合四诊资料,本研究403例女性患者证型分布情况如下图1:阴虚湿热证166例,肾虚湿热证82例,湿热下注证65例,肝郁气滞湿热证53例,脾肾两虚证37例。
3讨论
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围绝经期女性的尿道发生退行性改变,大大增加了阴道炎及尿道炎的患病率[4],围绝经期女性尿路异常,尿道狭窄,阴道前后壁及子宫脱垂等均易引起膀胱出道梗阻,另外围绝经期女性骨钙流失,饮水较少,导致尿钙增多,易引起尿路结石发生,导致尿路梗阻,增加膀胱残余尿,易使膀胱内细菌繁殖,最终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此外围绝经期女性年龄较大,免疫力功能低下,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合并症,增加了尿路感染的发生率[5]。有研究表明围绝经期尿路感染的致病菌88.06%为革兰氏阴性菌[6],常见的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假单胞菌等,而革兰氏阴性菌对很多的抗生素都有耐药性[7-9],耐药率最高的包括头孢类、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10]。
《素问》描述围绝经期女性“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同,故形坏而无子也”,女子围绝经期主要表现肝郁肾虚之征,比如盗汗、失眠、潮热以及泌尿系疾病。而尿路感染在中医中又称为淋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小腹疼痛,甚至连及腰骶。围绝经期女性肾阴亏虚,阴虚生热,可致膀胱失于气化,湿热内蕴,故而阴虚湿热型淋证最常见于围绝经期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肾乃阴阳之根本,湿为阴邪,肾虚不故则阴邪袭下焦可致湿热内蕴,故肾虚湿热、湿热内蕴亦是围绝经期淋证常见证型。围绝经期女性天癸欲竭,肾气欲虚,乙癸同源,气机失调,情志失畅,易致气滞肝郁,湿热蕴于下焦,以致淋证的发生。肾阳不足,导致脾虚运化水湿功能减退,热结膀胱,则为淋证。综上所述,阴虚湿热、肾虚湿热、湿热下注、肝郁气滞湿热、脾肾两虚是围绝经期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临床指导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参考文献
[1]段敏,李瑞,姜炎冰等.泌尿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回顾分析与护理[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112-113.
[2]李博.更年期及老年期女性下尿路感染的特点[J].实用老年医学,2016,30(7):536-538.
[3]周欢.女性淋证的证候规律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董立军,陈国俊,李业山,等.雌激素对女性下尿路功能失调的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0:2275-2277.
[5]张烨,白安胜.老年女性下尿路感染362例临床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9,14(6):422-423.
[6]付畅,金弢,董庆泽,等.多重耐药菌致尿路感染201例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8):939-941.
[7]唐国传.再发性尿路感染治疗研究进展[J].内科,2013,(04):418-420.
[8]李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的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06):189-190.
[9]简桂花,贾平,汪年松,等.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治疗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02):127-130.
[10]娄美萍,林平.尿路感染常见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2):555-5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