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微创切口高位虚挂线用于高位肛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2 15:32:1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微创切口高位虚挂线用于高位肛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创切口高位虚挂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显效例数29例,有效例数18例,有效率是94.0%,对照组显效例数12例,有效例数28例,有效率是80.0%,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首次排便疼痛评分(4.3±1.0)分、换药或肛门检查时疼痛评分(4.9±1.1)分,对照组首次排便疼痛评分(5.5±1.4)分、换药或肛门检查时疼痛评分(6.9±2.0)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7.58,8.03)。③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13.0±3.0)d,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22.0±3.5)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2.02)。结论微创切口高位虚挂线用于高位肛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微创切口高位虚挂线;高位肛瘘;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盘翔.微创切口高位虚挂线用于高位肛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121-122.

0引言

临床上,肛瘘是发病率较高的肛管直肠疾病,其中,高位肛瘘治疗难度高、疾病复发率高,再加上肛门部位特殊的解剖结构及生理环境,很容易导致肛门肿痛、感染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传统挂线引流术容易出现肛门组织受损、排便疼痛等症状,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为探究微创切口高位虚挂线用于高位肛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本文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位肛瘘患者,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抽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接收的100例高位肛瘘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高位肛瘘的诊断标准[2],均具备明显的手术指征[3]。②患者精神正常,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严重心肾功能障碍、肺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哺乳妊娠期妇女及不配合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龄在18-58岁,平均(34.8±1.1)岁,患者病程在1-5年,平均(2.3±0.8)年;观察组50例,男24例,女26例;患者年龄在18-64岁,平均(35.6±0.8)岁,患者病程在1-5年之间,平均(2.03±0.9)年,在一般资料的对比上,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治疗,确定患者肛瘘的具体位置和内口范围,在瘘管外口行放射状切口,尽量切除低位切口内的瘘管及其周围增生硬化组织,在肛门直肠环的下缘沿着瘘管的外口引入橡皮筋,并从内口排出,适当地拧紧橡皮筋以在肛门直肠环上保持一定的张力。最后,借助慢性切割作用,把高位肛瘘与肛管直肠环同时切开。术后给予抗生素常规静脉滴注3-5 d,并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坐盆,每天换药,术后换药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对结扎的橡皮筋再次紧线,直到橡皮筋脱落,伤口愈合。

1.2.2观察组:观察组接受微创切口高位虚挂线治疗,确定患者肛瘘的具体位置和内口范围,根据传统地位切开和高位挂线的方法找到内外口位置,把内口及其周围0.2cm左右的黏膜一同切除,将内口与瘘管适当扩大。在瘘管外口处作小切口,以探针引导连通内口及外口,放置橡皮筋,将两断端结扎,不紧线,只挂虚线,不破坏肛管直肠环,使橡皮筋呈松弛状态,橡皮筋仅作引流用。术后常规静脉滴注3-5 d抗生素。在换药过程中,使用过氧化氢以及甲硝唑反复冲洗瘘管,适当提拉橡皮筋,有效促使分泌液排出。等到患者分泌物显著减少时,将橡皮筋换成7号丝线结扎(10-12根),同样是挂虚线,不紧线,并通过分批撤线方式逐步减少丝线,直到患者创口愈合。

1.3观察指标

1.3.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显效: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或是基本消失,患者肛门功能恢复良好;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改善,患者肛门功能有一定程度恢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术后肛门功能部分缺损[4]。

1.3.2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选择VA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0-1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疼痛越强烈[5-6]。主要包括首次排便疼痛评分以及换药或肛门检查时疼痛评分。

1.3.3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

1.4统计学分析。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包加以综合性处理,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情况。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4.0%,对照组是80.0%,两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

 
2.2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首次排便疼痛评分(4.3±1.0)分、换药或肛门检查时疼痛评分(4.9±1.1)分,对照组首次排便疼痛评分(5.5±1.4)分、换药或肛门检查时疼痛评分(6.9±2.0)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
 

2.3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是(13.0±3.0)d,对照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是(22.0±3.5)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高位肛瘘的主要方式,通过手术方式切除病患瘘管,在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基础上,预防肛瘘复发。传统挂线引流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操作便捷,但术后肛门受损严重,且患者排便疼痛感强烈,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微创切口高位虚挂线手术属于微创技术,切口小、对患者创伤小,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后期脱线治疗方式能有效保护患者肛门功能、减轻患者的肛门疼痛。本研究及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创面愈合的时间则比对照组更短,VAS疼痛评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这与吴荣发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吻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5.0%,观察组首次排便疼痛评分(4.21±0.47)分、换药或肛门检查时疼痛评分(4.83±0.51)分,对照组首次排便疼痛评分(5.36±1.21)分、换药或肛门检查时疼痛评分(6.17±1.32)分,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13.21±3.27)d,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21.33±4.16)d],提示微创切口高位虚挂线用于高位肛瘘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综上所述,微创切口高位虚挂线用于高位肛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肛门功能,在降低患者疼痛感的基础上,促进患者痊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朱蔷,曾繁增.小切口微创挂线治疗肛瘘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0(20):4738-4739.
[2]黄忠明,王辉,李文辉,等.低位微创切口高位虚挂线术在高位肛瘘的临床应用[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3(4):234-237.
[3]林家威(综述),黄顺荣,冯泽荣(审校).肛瘘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5,8(4):375-378.
[4]王军,黄美近,朱丽.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切开挂线术与虚挂术治疗高位肛瘘手术疗效及肛门功能保护效果比较[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7,23(2):208-212.
[5]杨静,杨平.微创另路挂线术治疗高位蹄形肛瘘的临床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15,37(5):648-650.
[6]李小健.改良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0):8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28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