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肛周脓肿术后肛门坠胀感的临床研究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肛周脓肿术后肛门坠胀感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客观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肛门坠胀程度、持续时间、肛门疼痛、排便困难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刺治疗肛周脓肿术后肛门坠胀感,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缓解肛门疼痛,缩短肛门坠胀时间。
关键词:肛周脓肿术后肛门坠胀感;针刺治疗;相关治疗指标
本文引用格式:王曦,陈亮,魏晓冬.针刺治疗肛周脓肿术后肛门坠胀感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123+126.
0引言
肛门坠胀属于肛周脓肿术后常见并发症,患者常感肛门垂坠至大腿,多数患者伴有里急后重、便意频繁、排便困难等症状,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痛苦,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如何积极预防与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一直是临床研究与关注的重点[2]。本文主要探讨针刺治疗肛周脓肿术后肛门坠胀感的临床研究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肛周脓肿术后肛门坠胀感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43例,男18例,女25例;年龄21-73岁,平均(47.06±8.35)岁,病程1-38年,平均(19.42±3.56)年。观察组43例,男20例,女23例;年龄23-72岁,平均(47.11±8.29)岁,病程2-36年,平均(19.34±3.71)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
1.2方法。86例肛周脓肿患者均采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感染、止血解痉镇痛等对症治疗,在患者便后使用高锰酸钾(济南康福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233)进行坐浴,使用复方角菜酸酷栓(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03772010)纳肛换药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具体为:指导患者取俯卧位,使用70%酒精棉球对实施手术者手指以及患者局部皮肤进行消毒擦拭,使用2寸毫针直刺长强、双侧承山、次骼穴位,使用捻转泻手法,在得气后留针,每次行针之间间隔10分钟,针刺强度以患者耐受程度为准,每次留针时间在30分钟,每天1次,连续7天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依据《痔临床诊治指南》对本文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显效:治疗后患者肛门坠胀感、疼痛基本消失,肛门坠胀评分下降程度大于60%,对日常生活与工作无影响;有效:治疗后患者肛门坠胀感、疼痛明显减轻,肛门坠胀评分下降程度在30%-60%范围内,对日常生活与工作无影响;无效:治疗后患者肛门坠胀感无明显变化,肛门坠胀评分下降程度低于30%。②两组患者疾病相关治疗指标。包括肛门坠胀程度、坠胀持续时间、肛门疼痛、排便困难等,每项分为0分、2分、4分、6分,得分越高,患者疾病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86例肛周脓肿术后肛门坠胀感患者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0.0软件分析,相关治疗指标(
±s)采用t检验,临床疗效(n,%)以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81.40%)(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疾病相关治疗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疾病相关治疗指标经统计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肛门坠胀程度、坠胀持续时间、肛门疼痛、排便困难等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肛门坠胀属于肛肠科常见病症之一,致病因素复杂,不仅可引发患者出现肛门坠胀、疼痛感,还与妇科、骨科、精神疾病有关,目前,临床对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形成统一认知[3]。
在中医学中,将肛痈归属于“气滞血瘀”范畴,肛周脓肿术后对肛门周围经络造成损伤,则气血运行不畅,引发肛门直肠周围管出现气滞血瘀。临床治疗应坚持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原则,其中经络通可促进气血运行通畅,进而消除坠胀[4]。本文根据“实则泻之”原则采用捻转泻法对长强、承山、次骼等穴位实施针刺,其中长强穴位于尾骨端下,以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处为督脉之始,主治疾病包括泄泻、便血、脱肛、癫狂痫、腰脊以及骨骶部疼痛等;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部位,两侧分别为委中、昆仑,当机体伸直小腿或将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呈现尖角凹陷处,归属于足太阳膀肌经,主要治疗疾病有小腿转筋、痔疾、排便困难、腹痛、疮气、腰背疼痛等疾病,配合针刺长强、承山穴,是治疗肛肠疾病的重要穴位[5]。次骼穴处于骸部,与第2骸后孔处相对,属于足太阳膀肌经,主要治疗泌尿系统、生殖以及腰部脏器相关疾病。以上三穴位远近搭配,可发挥良好疏通肛门直肠周围局部经络、行气活血功效,进而实现肛门坠胀治疗目的。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81.40%,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疾病相关治疗指标经统计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肛门坠胀程度、坠胀持续时间、肛门疼痛、排便困难等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肛门坠胀、疼痛病情,促进患者康复进程,恢复正常排便。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现代病理学研究认为肛周脓肿术后肛门坠胀病情可能与手术机械刺激或炎症刺激相关。患者在术后,其内残留粪便、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淋巴液循环障碍等因素均可使疤痕对排便感受器产生持续刺激,当患者进行排便反射时,其提肛肌长时间产生收缩作用,同时肛门括约肌持续松弛扩张,直至肌肉疲劳、痉挛,机体肛管直肠及其周围组织呈现肿胀充血,进而导致肛门坠胀,病情严重者甚至里急后重,伴随频繁便意[6]。而在长强穴分布区域有尾神经以及肛门神经,通过针刺可促进肛门括约肌收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承山穴分布区域浅层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在其分布深层为腓神经,与长强穴形成配伍可增强两穴位单独疗效;次骼穴分布区域浅层有臀中皮神经,其分布深层有骸后神经后支,实施针刺可有效祛除盆腔内部淤血,消除炎症。
综上所述,采用针刺治疗肛周脓肿术后肛门坠胀感,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金荣,黄卫平,肖秋平,等.针刺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2):47-48.
[2]张华,胡森懋,周梦利.五味消毒饮加减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5,35(12):3084-3086.
[3]阮成伟,阮成伟,蒋华.痔瘘宁栓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9,26(2):220.
[4]龙庆,李艳,李俊.针刺下髎、长强穴治疗混合痔PPH术后肛门坠胀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16,36(6):603-606.
[5]张华,姚向阳,彭军良.益气升提汤治疗重度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30例[J].河南中医,2017,37(10):126-128.
[6]赵俊杰.补中益气汤治疗混合痔PPH术后坠胀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6,6(34):333-3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