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2 09:11: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共158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n=79)和对照组(n=79),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模式,实验组产妇则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结果护理后实验组产妇的产后抑郁评分和抑郁症发生率分别为(7.4±1.8)分和3.8%,均远低于对照组的(9.9±2.3)分和18.9%,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初产妇的产后抑郁情绪,防止出现抑郁症现象。

关键词: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初产妇;产后抑郁

本文引用格式:汤园园.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304.

0引言

产后抑郁是我国妇产科临床常见的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多发生于产妇分娩后的6周内,对于新生儿、产妇以及产妇家庭都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同时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指出家庭支持与产后抑郁的发病与否有着密切关系。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照性实验研究了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共158例,所有产妇均自愿签署实验意见书且均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时排除有妊娠合并症或有沟通障碍的产妇,将产妇随机分成实验组(n=79)和对照组(n=79)。实验组产妇的年龄在20-43岁,平均(29.1±1.2)岁;孕周在37-41周,平均(39.4±1.3)周。对照组产妇的年龄在21-40岁,平均(28.7±1.5)岁;孕周在38-42周,平均(39.1±1.0)周。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对比显示结果为P>0.05,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模式,实验组产妇则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①基础护理。在病房环境中增加家庭因素,如在床头摆放产妇喜欢的小摆件或照片;在病房内加装隔帘,为产妇及家属提供隐私空间,为家属提供衣架、水壶等基本生活设施,方便家属陪产。②产时护理。向产妇和家属详细讲解分娩流程并及时通报产程进展,临产时指导丈夫到产房进行陪护并通过亲吻等方式对产妇给予鼓励,宫缩时指导丈夫适当对产妇进行按摩并与产妇多交谈转移其注意力。③产后护理。向产妇和家属讲解新生儿喂养、身体恢复等医学常识,指导家属在关爱新生儿的同时多关爱产妇,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并且密切观察产妇的心理状态变化;在产妇床旁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沐浴、预防接种等护理并指导产妇和家属积极参与其中;指导家属选择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为产妇制作专门的营养餐。④院外支持。向产妇和家属发放产后保健手册,通过手机、微信等方式定时与产妇联系,耐心解答产妇的疑问,指导家属掌握必要的认知干预和行为干预措施;周末时间开设母婴讲堂,对产妇和家属进行集中培训。

1.3观察指标。在护理前后分别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产妇的产后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同时统计对比两组产妇的抑郁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将量表分数和发生率等数据输入SPSS24.0软件,对计数资料采用%格式表述并通过χ2值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s格式表述并通过t值检验,若对比结果为P<0.05则说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产妇的产后抑郁情况和抑郁症发生率对比。护理前两组产妇的产后抑郁评分均比较高且比较接近,护理后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产妇的产后抑郁评分远低于对照组,同时抑郁症发生率也远低于对照组,数据经对比显示结果为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各项数据见表1内容。

\


3讨论

虽然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但由于各种社会因素以及产妇激素水平的变化往往很容易使产妇在产后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尤其是初产妇第一次面对自身角色的变化出现产后抑郁症状的概率一般也更大。传统的常规产科护理主要是以疾病为中心,侧重于满足产妇的基本诊疗需求;而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是一种综合技术和情感的新型护理模式,其护理优势体现在:①充分发挥家庭的护理辅助作用,使产妇的护理服务更加全面深入;②减少产妇对医院的陌生感等负面情绪,加强分娩过程中产妇与家属的联系,为产妇的分娩过程提供有效心理支持;③提高产妇的产后喜悦感,帮助产妇更快适应母亲角色[1]。在本次研究中,经过护理实验组产妇的产后抑郁评分和抑郁症发生率均远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产后自我效能,及时缓解产妇的产后抑郁情绪,使产妇保持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一结果与国内其他专家的研究也是一致的[2-3]。

综上所述,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情况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璠,刘艳平,谭瑛.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对产褥期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J].蛇志,2017,29(23):343-344.
[2]邓莉,沈千敏.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6):2575-2577.
[3]夏清珠.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6,35(36):124-12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19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