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胸腔镜下对肺大泡破裂者实施麻醉的处理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1 11:07: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胸腔镜下对肺大泡破裂者实施麻醉的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胸腔镜下治疗肺大泡破裂患者60例的临床治疗,分析麻醉助理过程,比较患者术中、术后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肺大泡破裂患者术后呼吸潮气量、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术中(P<0.05),有统计学意义;肺大泡破裂患者术中、术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胸腔镜下麻醉及手术均顺利进行,无患者死亡,术后拔管,出现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重新置管及呼吸机通气治疗后,恢复良好。未见苏醒延迟、肺不张等麻醉并发症现象的出现。结论胸腔镜下治疗肺大泡破裂患时,实施准确、合理的麻醉处理能促进手术效果的提高,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预后。

关键词:胸腔镜;肺大泡破裂;麻醉处理

本文引用格式:闵鑫,李元,庞波,等.胸腔镜下对肺大泡破裂者实施麻醉的处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67-68.

0引言

肺大泡是指肺气肿、炎性反应等原因引起的肺泡腔内压力上升,使得肺泡壁破裂、融合、扩张,在肺组织内形成的囊性改变现象,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气短、胸闷等,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肺气肿、自发性气胸等并发症及危害现象出现[1]。临床中一般针对肺大泡破裂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随着胸外科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现阶段针对肺大泡破裂患者一般实施电视胸腔镜下的手术治疗,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大泡手术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对患者肺部创伤,减轻患者的痛苦[2]。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胸腔镜下对60例肺大泡破裂患者实施麻醉的处理过程,总结处理要点,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肺大泡破裂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符合临床中对于肺大泡破裂的诊断标准,符合胸腔镜下治疗的适应证,ASA分级为Ⅰ-Ⅲ级,患者不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及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现象;排除标准:麻醉药物过敏、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心功能、肾功能不全的患者。60例选取的肺大泡破裂患者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为40-80岁,平均(55.62±3.45)岁,体质量为46-83 kg,平均(63.35±11.25)kg;其中ASA分级:Ⅰ级患者25例,Ⅱ级患者21例,Ⅲ级患者13例;手术类型:单纯肺大泡切除术、肺叶楔型切除术、肺叶切除同时纤维板剥脱不张肺松解术分别有35例、15例、10例。
本次观察正式开展之前,60例肺大泡破裂患者及其患者均对本次观察的结果、目的、内容及形式等进行了全面的了解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协议;本次观察均在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下通过。

\

 
1.2方法。术前常规测定肺大泡破裂患者的心肺功能,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麻醉诱导成功后将其拔除。术前8 h,给予肺大泡破裂患者口服地西泮10 mg,30分钟后肌内注射鲁米那钠0.1 mg、阿托品0.5 mg、杜冷丁50 mg。肺大泡破裂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行心电图监测,建立静脉通路、胸腔闭式引流。麻醉诱导:静脉推注异丙酚1.5-2.0 mg/kg、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0.2 mg,正确位置插入双腔气管导管,术中采用异丙酚2 mg/(kg·h)、维库溴铵0.04 mg/(kg·h)、芬太尼2μg/(kg·h)持续静脉泵入维持麻醉,手术室进行健侧单肺通气,呼吸比1:2,患侧气管内插入小管低流量供氧,术中监测患者血压饱和度、心率、点点图等,手术结束时改为双肺通气完全膨胀肺叶,待患者意识清晰、自主呼吸恢复良好后,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拔出气管导管。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术中术后患者呼出气潮气量、血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并观察肺大泡破裂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潮气量、血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发症发生情况为计数资料,采用χ2表示,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60例胸腔镜下治疗的肺大泡破裂患者术前术后各生理生化指标比较。患者术后呼吸潮气量、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术中(P<0.05),统计学有意义;患者术中、术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数据见表1。

\


2.2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肺大泡破裂患者胸腔镜下麻醉及手术均顺利进行,无患者死亡,术后拔管,出现2例(3.33%)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重新置管及呼吸机通气治疗后,恢复良好。未见苏醒延迟、肺不张等麻醉并发症。

3 讨论

肺大泡破裂一般继发在小支气管的炎性病变(肺气肿、肺结核或肺炎等),小支气管在发生炎性病变后出现气管狭窄、水肿及部分阻塞的现象,空气进入肺泡后难以排除,使得肺泡腔内的压力逐渐上升,最终形成肺大泡,肺大泡破裂后若不及时治疗,危害较大,影响患者生命安全[3]。

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对患者创伤小,对肺功能损害较小,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恢复速度快。在术中需要利用双腔气管插管行单肺通气,对麻醉处理要求较高,要求在实施麻醉处理之后不仅仅要满足手术过程中镇痛及麻醉的需求,还应对并发症现象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4],因此在开展胸腔镜下肺大泡破裂手术治疗过程中麻醉处理的要点显得尤为重要,是整体手术成败及决定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肺大泡极易出现破裂表现,在对肺大泡破裂患者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针对肺大泡破裂患者在麻醉前实施胸腔闭式引流,减少手术操作过程中患者出现呼吸障碍、呼吸困难、循环障碍等现象的出现。且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还应对患者的呼吸音进行监听,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法对双肺进行隔离操作,麻醉时注意平稳操作,恰当、准确定位双腔气管导管,防治张力性气胸[5]。在实施手术操作之前,应给予针对性的术前准备处理,首先针对患者的健侧单肺通气耐受度进行准确的评估,在实施患者健侧单肺通气呼吸管理的过程中应做好相应的低氧血症的预防措施。本次研究中,患者术后呼吸潮气量、血氧饱和度分别为(306.44±59.78)mL、(93.12±3.08)%,均显著高于术中(P<0.05),患者术中、术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胸腔镜下麻醉及手术均顺利进行,无患者死亡。未见苏醒延迟、肺不张等麻醉并发症。这与吴建燕[6]研究相符,准确、合理的麻醉处理能促进胸腔镜下肺大泡破裂治疗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综上所述,胸腔镜下治疗肺大泡破裂患时,实施准确、合理的麻醉处理能促进手术效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彭海燕.胸腔镜肺大泡手术麻醉中双腔支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分析[J].现代养生,2014,11(2):85.
[2]李良菊.胸腔镜下治疗肺大泡破裂麻醉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4(6):162.
[3]周志良.对行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的患者实施单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0):83-84.
[4]安波.胸腔镜下治疗肺大泡破裂麻醉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6):1017.
[5]唐骁.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及术后并发症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26(1):67-67.
[6]吴建燕,官静,李群,等.胸腔镜下实行肺大泡破裂麻醉的处理要点总结[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61-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11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