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制备松塔多糖胶囊并对其进行工艺优化和质量研究。方法以松塔抗HIV-1活性部位为原料药,考察制备松塔多糖胶囊的最佳辅料。通过正交试验对松塔多糖胶囊进行工艺优选,并对其行初步的质量研究。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将松塔多糖浸膏粉、微晶纤维素和滑石粉以1:3的比例,加入70%乙醇为润湿剂混合制软材,过筛制粒,40℃干燥1 h后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后除去细粉,即得。结论该制备工艺简便,可行,可应用于生产。
关键词:松塔多糖;制备工艺;正交设计;质量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杨茜,黄旭芳,杨建香,等.松塔多糖胶囊的制备及其质量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317-319.
Study on Preparation and Quality of Polysaccharide from Pine Cone Capsules
YANG Xi 1,HUANG Xu-fang1,YANG Jian-xiang 1,HUANG Ya-ya 1,LIU Guang-ming 1,2 LI Jing-wei 1,2*
(1 College of Pharmacy and Chemistry,Dali University,Dali Yunnan;2 Key Laboratory of Insect Biomedi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Yunnan Province,Dali Yunnan)
ABSTRACT:Objective To optimize its process and study its quality,we prepared polysaccharide from pine cone capsule.Methods The active part of pine cone,Anti-HIV-1,used as the raw material to research the best excipient of polysaccharide from pine cone capsule.Optimized process and quality of polysaccharide from pine cone capsules were studied by orthogonal test.Results The best preparation process was as follows:The powder of polysaccharide from pine cone extract,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and talc were mixed with 70%ethanol which was wetting agent in a ratio of 1:3 to granulating.After sieving,particles were dried for 1 h at 40℃.Then add magnesium stearate into particles and removed powder.Conclusio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is simple,feasible and can be used in production.
KEY WORDS:Polysaccharide from pine cone;Preparation process;Orthogonal design;Quality of research
0引言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1]。它是由一种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导致的疾病。艾滋病病毒将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使得人体整个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最终人体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死亡。目前全球有约3.34千万人感染HIV,并且每年新增感染人数约3百万。目前艾滋病的治疗无特效药物,国际上通行的鸡尾酒疗法治疗费用昂贵,而我国目前治疗艾滋病的五种药物都是仿制药物,研发高效、低毒、价廉的抗艾滋病毒药物显得十分迫切。
松科松属(Pinus)植物全世界约100种,其中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主要分布于云南,资源十分丰富。松塔为松树的果实,《本草纲目》中记载,松塔具有抗病毒、祛痰、止咳平喘、祛风、润肠、安神等功效。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松塔中含有抗HIV-1的物质[2]。史志婷等提取松塔抗HIV-1活性物质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3]。Sakagami H等报道松塔提取物中的抗肿瘤、抗HIV、抗菌活性成分可能是木质素与单糖或多糖的结合物[4]。本课题组对云南松松塔中抗HIV-1活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提取分离,得到抗HIV-1活性很强的活性部位YN-DEF,初步证明该活性部位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素-糖”复合物,本文制备松塔多糖胶囊并对其进行工艺考察和质量控制,为松塔多糖制剂的发展提供基础。
1材料
电子天平(AL204梅特勒-托利多上海有限公司)、电热鼓风干燥箱(DHG-9075A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硬胶囊填充板、筛子(20目、40目、60目、80目)、松塔多糖浸膏粉(大理大学药学与化学学院提供)、乙醇(DHG-9075A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微晶纤维素(批号:20180610:山东光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滑石粉(批号:1801107:广西龙胜华美滑石开发有限公司),无水磷酸氢钙、碳酸钙、硫酸钙、浓硫酸、氢氧化钠(批号171120天津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硫酸铜溶液(0.05 g/mL)、葡萄糖溶液(1 mg/mL)、5%α-萘酚乙醇溶液、硫酸-蒽酮溶液(0.1 g蒽酮,加入100 mL 80%浓硫酸),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中所用水为纯水。
2实验方法
2.1装量确定
根据2015版药典规定,生药用量为60~90 g,浸膏得率为1%,即60~90 g生药可得全浸膏粉0.6~0.9 g按,填充1号胶囊(每粒装0.48 g)和每日服用6粒计算,胶囊里填充药粉0.12 g,即可填充辅料0.36 g。暂时选择主药与辅料的比例为1:3。
2.2辅料筛选
2.2.1辅料选择
以不干扰苯酚-硫酸法测多糖含量为原则筛选辅料。取上述辅料填充剂(无水磷酸氢钙、碳酸钙、微晶纤维素、硫酸钙、滑石粉、微晶纤维素:滑石粉=4:1)、润滑剂(硬脂酸镁,用量为0.3%~1%)各20 mg,分别溶于10 mL水中,混匀过滤,取滤液1 mL,用苯酚-硫酸法显色。以1 mL纯水为空白对照同法操作,在490 nm波长处测吸光度值[5]。
2.2.2原料药及辅料吸湿性[6]
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吸湿性测定方法,取干燥含盖玻璃称量瓶,置于底部盛有NaCl过饱和溶液的干燥器中,将称量瓶盖揭开,于25℃恒温放置24 h,干燥器内相对湿度约为75%,精密称定其重量M1,取按表1不同辅料和松塔粉末混匀后的混合粉适量,厚度约2 mm,平铺于上述称量瓶中,精密称定重量M2。将称量瓶敞口与瓶盖一起放于上述恒温恒湿条件下,每隔24 h精密称定其质量,得不同时间点重量Mn。计算吸湿百分率。吸湿率=(Mn-M2)/(M2-M1)×100%
2.2.3原料药及辅料粉体学性质[7]
休止角是指粒子在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滑落,所受重力与粒子间摩擦力达到平衡时所测得的最大角。休止角越小,流动性越好,一般认为α≤30°时流动性较好,α≤40°时满足生产过程中流动性的要求。本实验采用漏斗法,将3只漏斗串联并固定于水平放置的坐标纸上1 cm高处,将表1中不同混合粉末适量倒入最上端的漏斗中直到形成的粉末圆锥体尖端接触到最下面的漏斗口为止。由坐标纸测出圆锥底部的直径R,测出高度H,计算出其休止角。计算公式如下:tanα=H/R
2.2.4原料药及辅料药堆密度测定[8]
采用量筒法测定堆密度,取10 mL量筒,称定其重量M1,分别取松塔粉末、磷酸氢钙、碳酸钙、硫酸钙、微晶纤维素装入量筒,称定其重量M2,药粉重量即为M2-M1,以一定频率将量筒上下振动约200次,粉体自然压紧后读取体积V,计算堆密度:堆密度=(M2-M1)/V
2.2.5润湿性考察
按上述确定的处方,喷入不同浓度乙醇润湿并均匀混合,考察润湿剂的影响,用40目筛网制成湿颗粒并观察制软材情况及软材过筛情况,于60℃下干燥,再通过60目筛,整粒,收集颗粒称重。
2.3颗粒制备
采用挤压制粒法湿法制粒,所有辅料和药物过80目筛备用。采用上述确定的乙醇浓度为润湿剂制备软材,过20目筛制粒,于60℃干燥后整粒,过60目筛除去细粉,即得颗粒。按照2.2.2项下的方法测定不同时间颗粒的吸湿性。按照2.2.3项下方法测定颗粒休止角。按照2.2.4项下方法测定颗粒堆密度。然后对颗粒和混合粉末的吸湿性、休止角、堆密度进行比较。
2.4工艺优选
以干燥时间、干燥温度、润湿剂浓度作为实验因素,以水分、吸湿百分率、合格率率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处方。
2.4.1颗粒干燥时间的考察
保持干燥温度和润湿剂浓度不变,选取颗粒的干燥时间分别为1 h、2 h、4 h,以颗粒的合格率为指标对颗粒的干燥时间进行考察。
2.4.2颗粒干燥温度的考察
保持干燥时间和润湿剂浓度不变,选取颗粒的干燥温度分别为40℃、60℃、80℃,以颗粒的合格率为指标对颗粒的干燥温度进行考察。
2.4.3润湿剂浓度的考察
保持干燥时间和干燥温度不变,选取颗粒的润湿剂浓度分别为30%、50%、70%,以颗粒的合格率为指标对润湿剂的浓度的考察。
2.5松塔多糖胶囊质量研究
2.5.1鉴别
(1)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取胶囊若干,仔细倾出颗粒内容物,研磨粉碎,称取600 mg,于100 mL容量瓶中溶解定容,摇匀,过滤得到滤液供试品。
(2)供试品水解液的制备
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加入适量浓硫酸至2 mol/mL,密封,110℃水解8 h,用NaOH溶液中和后过滤即可。
(3)Molisch反应(单糖):
量取1 mL供试品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α-萘酚乙醇溶液2~3滴,充分摇匀,再沿试管壁缓缓加入0.5 mL浓硫酸。以蒸馏水和葡萄糖溶液(1 mg/mL)同法操作,分别为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若在反应液与硫酸的交界处很快出现紫色环表明含有糖类。
(4)硫酸-蒽酮法鉴别(多糖)
取2.2.1项下制备的样品0.5 mL,加1.5 mL蒸馏水稀释,阴性对照管加入2 mL蒸馏水,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硫酸-蒽酮溶液(0.1 g蒽酮,加入100 mL 80%浓硫酸)6 mL,沸水浴中加热15 min,冷却。
2.5.2胶囊内容物水分测定
将称量瓶置于105℃烘箱中烘至恒重,冷却,称定重量M0。把干燥的胶囊内容物平铺在称量瓶中,称定重量M1。将其置于烘箱干燥5 h,冷却称重。再干燥1 h,冷却称重M2。连续两次重量差异不得超过5 mg,计算水分。水分含量不得超过9%。
2.5.3装量差异
取胶囊20粒精密称定重量,倾出内容物,称定胶囊壳重量,计算每粒胶囊壳重量、每粒胶囊内容物的装量和平均装量。每粒的装量与平均装量相比较,计算装量差异。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7.5%胶囊剂不得多于2粒,不得有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1倍的胶囊。
3结果与讨论
3.1辅料筛选
各辅料经苯酚-硫酸法显色后,在490 nm出测定吸光度值如表4所示,辅料的筛选依据不影响苯酚-硫酸法测定松塔多糖含量为原则,根据表中所测吸光度值,选择微晶纤维素:滑石粉=4:1为辅料。
3.2粉末药与颗粒的吸湿性
粉末药与颗粒吸湿性结果比较如表5所示。
3.3粉末药与颗粒粉体学性质
粉末药与颗粒休止角的测定结果如表6所示。
3.4粉末药与颗粒堆密度
粉末药与颗粒堆密度的测定结果如表7所示。
3.5颗粒干燥时间的考察
颗粒干燥时间的考察结果如表8所示。
3.6颗粒干燥温度的考察
颗粒干燥温度的考察结果如表9所示。
3.7润湿剂考察
润湿剂考察结果如表10所示。
实验得到的颗粒粒度在20~60目筛之间少于50%者,为成型性一般;粒度在40~80目筛之间多于50%者为成型性好;颗粒在40~80目筛之间不到20%者为成型性差。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以70%乙醇作为润湿剂制粒成型率为55.61%且成型性好,所以选择70%乙醇作为润湿剂。
3.8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处方正交试验结果如表11所示。
由正交试验确定3个因素影响顺序为A>B>C,即干燥温度为最大影响因素,其次是干燥时间,最后是润湿剂浓度,根据各因素的方差分析,确定最优处方为A1B1C2,即干燥温度40℃,干燥时间为1 h,润湿剂浓度为70%。
3.9松塔多糖鉴别结果
(1)Molisch反应鉴别法鉴别结果。蒸馏水对照液呈淡黄色,松塔多糖样品液呈绿色,表明含有多糖。
(2)硫酸-蒽酮鉴别法鉴别结果
3.10水分含量测定
测定结果如表13所示,批号一含水量4.46%,批号二含水量4.84%,批号一含水量4.55%,水分含量均值为4.62%。
3.11装量差异
胶囊装量差异检查结果如表14所示,胶囊装量差异均符合规定。
4结论
松塔多糖具有抗HIV活作用,在临床方面引起广泛关注。通过对松塔多糖原料药和辅料的各种性质的考察,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松塔多糖胶囊的最优处方并对其进行质量研究,为松塔多糖口服制剂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潘超平,黎燕宁.中国艾滋病歧视的挑战及策略[J].中国性科学,2018,27(10):155-157.
[2]王海荣,覃杰.松塔天然产物研究及药用开发进展[J].中国林副特产,2018(04):76-79.
[3]史志婷,刘熙.云南松松塔抗HIV-1活性提取物急性毒性实验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4,13(08):4-6.
[4]H.Sakagami,K.Hashimoto,F.Suzuki,et al.Molecular requirements of lignin-Carbohydrate complexes for expression of unique biological activities[J].Phyt ochemistry,2005,66(17):2108-2120.
[5]李海霖.舒胃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薄层色谱鉴别[J].陕西中医,2013(09):1229-1231.
[6]樊莉.黄芪天麻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
[7]赵忠熙,程惠玲.黄河滩枣大枣多糖胶囊的制备及其质量考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8):162-166.
[8]吴俊珠.药剂学实验指导[M].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