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基础的CBL联合PBL教学法用于某高校临床专业本科生的外科学教学研究成果。方法将150名于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实习的某高校临床专业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医院的学习数据、理论、实践考核成绩,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中学生使用传统教学LBL模式,观察组学生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模式,统计整合两组在教学成果和学习成果上的相关数据指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教学模式评价和考核能力评价都高于对照组,而岗位胜任能力在教学前两组差别不大(P>0.05),经过教学后,观察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科教学中,采用CBL联合PBL的教学方法对于某高校临床专业的本科生来说,不仅能够验证其岗位胜任的个人能力,也能够提高某高校临床专业本科生对于外科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也能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和外科专业知识。
关键词:岗位胜任能力;CBL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LBL教学模式;外科
本文引用格式:阿不都外力·吾守尔,马木提江·阿巴拜克热,黄帝,等.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基础的CBL联合PBL教学法用于某高校临床专业本科生外科学教学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268,272.
0引言
CBL教学(Case-Based Learning)是依据实例教学的模式,PBL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依据问题的问答解决进行教学模式,而LBL教学(Lecture Based Learning)是完全依据授课进行教学模式。这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MR.Brown在1969年引进医学教育中,而后在医院的带教工作广泛传用[1]。而岗位胜任能力是一种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或者文化团队中,完全胜任岗位要求,并通过努力取得优秀成绩的能力形式,而在医院的教育中,则是如何利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来更好的培养某高校临床专业本科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和专业实力[2]。本文就将研究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对某高校临床专业本科生的学习能力及专业技能水平提升的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150名于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实习的某高校临床专业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医院的学习数据、理论、实践考核成绩,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中,男女本科生人数分别为30名和45名,年龄21~25岁,平均(23.22±1.71)岁;观察组中,男女本科生人数分别为50名和25名,年龄在22~27岁,平均(23.98±1.98)岁;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医科大学各临床专业四年级本科生。经检验发现组间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值,P>0.05,可开展统计学处理。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带教教师均由带教和临床经验丰富、学生评价较高的普外科医生担任,采用教材均为五年制本科教材《外科学》(人卫出版社出版;第七版)。对照组采用LBL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医师按照课程准备先对某高校临床专业本科生进行课堂授课,在课堂上讲解各种外科学疾病和手术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等,以及外科手术等治疗、护理事项。授课完后,带领某高校临床专业本科生在各外科临床诊室进行临床实践,之后由带教医师领导收集整理本科生问题并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总结[3]。观察组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将从教学前、教学过程和教学后三个方面阐述。
1.3评价指标
本次研究中,使用三个评价指标对此次教学进行评价。学生考核成绩、教学模式评价、岗位胜任能力。三者均由带教医师综合进行评价对比。学生考核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教学模式评价分为支持、中立、不支持;岗位胜任能力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前后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组间检验运算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辅助,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即表明数值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学生考核成绩
对照组(n=75):优秀20名(26.67%),良好32名(42.67%),及格23名(30.67%),考核优秀率69.33%。
观察组(n=75):优秀38名(50.67%),良好27名(36.00%),及格10名(13.33%),考核优秀率86.67%。
2.2教学模式评价
对照组(n=75):支持11名(14.67%),中立42名(56.00%),不支持22名(29.33%),支持率14.67%。
观察组(n=75):支持35名(46.67%),中立28名(37.33%),不支持12名(16.00%),支持率46.67%。
2.3岗位胜任能力评价
教学前:对照组(n=75):优秀15名(20.0%),良好19名(25.3%);观察组(n=75):优秀18名(24.0%),良好21名(28.0%)。
教学后:对照组(n=75):优秀24名(32.0%),良好27名(36.0%);观察组(n=75):优秀30名(40.0%),良好42名(56.0%)。
由结果可看出,观察组和教学模式评价和考核能力评价都高于对照组,而岗位胜任能力在教学前两组差别不大( P> 0 . 05 ),经过教学后,观察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 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 CBL 联合 PBL 教学模式,具体内容为:(1)教学前测评、准备。在教学开始前,先对某高校临床专业本科生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测评,通过答卷检测的方式,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和实践初步能力将某高校临床专业本科生分到各个临床外科诊室,带教医师在教学准备时要根据学生们的综合实力制定合适的教学准备方案。(2)教学过程。带教医师将本节课程要分析的病例对某临床专业本科生进行详细讲解,在征得外科患者和其主治医师同意后,可将患者转移到授课教室,带领学生们亲身进行诊治过程示范,之后根据诊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们进行讨论,并一一解答。按照这种流程,某高校临床专业本科生分组进行各个病例的诊治研究,并进行小组讨论,通过问诊、体质检查、资料查阅等方式对病例进行诊断、手术模拟等,并对手术模拟中的注意事项和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更详细的探讨,并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各组根据个人的治疗方案再进行讨论,改进其中的悖论或者错误,将改进后的治疗方案汇报给带教医师,并由带教医师进行方案点评,公布某高校临床专业本科生每个学生的成绩,并做出改进指导 [4-5]。(3)课后总结。教学结束后,统一对两个组进行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并向学生们征集对于两种教学模式的不同意见,根据调查意见和学生们的考核成绩总结本次研究的教学成果。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得出结论,外科教学中,采用 CBL 联合 PBL 的教学方法对于某高校临床专业的本科生来说,不仅能够验证其岗位胜任的个人能力,也能够提高某高校临床专业本科生对于外科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也能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和外科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孙明 , 卜仁戈 , 谭书韬 , 等 .PBL+CBL 联合教学法在外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系统评价和应用研究 [J]. 卫生职业教育 ,2018,36(15):97-100.
[2]金功圣 , 王康伟 .CBL 联合 PBL 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可行性 [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8,34(4):113-115.
[3]邢国圣 , 乔建梁 , 温林 , 等 .CBL 联合 PBL 教学法在普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7,39(S1):63-66.
[4]傅军 .CBL 联合 PBL 教学模式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9(22):19-21.
[5]郭大英 , 郑晓妮 .PBL 教学法与 CBL 教学法的联合应用研究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6(28):25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