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脊柱外科患者术后便秘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措施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4 16:56: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便秘进行相应的研究,主要是探索降低患者手术后产生便秘几率的护理措施,从而为脊柱外科术后的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后采用相同的护理人员对两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健康指导的基础上,通过对患者便秘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专业护理。结果通过采用相应的护理方法后,观察组组便秘发生几率、满意程度以及住院时间大大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根据患者不同情况与配合治疗的积极性等方面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把控等方面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增加患者依从性,创造良好的排便条件,可以高效预防脊柱外科手术后期病人便秘产生的几率,增加患者满意度,促进康复效果,降低住院时间,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脊柱外科;卧床排便;便秘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季玲,袁丽.脊柱外科患者术后便秘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293,295.

0引言

便秘是外科临床疾病中高几率并发症之一,尤其是脊柱手术后的患者,由于病人长期卧床治疗无法运动,病人消化系统功能减弱,从而导致便秘的几率增高。患者如果产生病变,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一定影响,有可能还会危害患者治疗与康复效果[1]。对便秘进行相应的研究,主要是探索降低患者手术后便秘几率的护理措施,从而为脊柱外科术后的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现介绍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次参加研究的患者都是由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脊柱手术治疗的50名患者,男女比例为27:23,实际年龄28~60岁,平均(45.32±6.81)岁;在这50名研究对象中,13名脊柱产生畸形、12名椎管狭窄、13名腰间盘突出、12名脊柱发生骨折。在进行研究前都经过患者同意并且签订相应协议,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名。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后采用相同的护理人员对两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健康指导的基础上,通过对患者便秘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专业护理,具体对策体现如下。

1.2.1脊往外科患者术后便秘相关因素分析

1.2.1.1心理因素


(1)部分患者因心理原因抵触床上排便,患者担心床上排便会污染相应的生活用具,害怕被他人嫌弃或害怕增加医护人员工作负担从而没有按时排便或者极力拖延排便时间,使直肠逐渐对粪便的刺激失去敏感性,且粪便在体内存留过久,粪便中的水分大量被吸收,多方原因导致排便困难[2]。(2)脊柱外科的患者采取手术的位置主要在患者腰部,因排便中枢神经主要位于腰部,腰部用力才能促进排便,部分患者难以忍受排便带来的伤口疼痛,所以对排便较为抵触。

1.2.1.2排便习惯

大部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采用坐姿或蹲姿进行排便,手术后患者大多行动不便,多数患者需要使用便盆在床上进行排便,患者难以适应所以导致便秘的产生。

1.2.1.3手术因素

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注射相应的麻醉类药物,这类麻醉药物的使用会增加患者便秘的几率,且患者在手术后8 h需要禁食水,因此患者肠蠕动相对较慢,增加便秘的可能性。

1.2.1.4饮食因素

(1)患者手术完成后需要长期卧床进行治疗,且部分患者无法运动或者只能进行少量运动,从而导致患者消化系统功能减弱,进而导致患者食欲不振,摄食量降低导致患者直肠内容物不能使直肠正常蠕动,从而导致排便延缓。甚至有部分患者为降低排便次数减轻痛苦,减少自身食物摄取量,从而导致患者肠蠕动过于缓慢,从而延缓排便[3]。(3)大部分患者家属为促进患者康复速率,为患者提供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食物,导致大便在患者肠道内运送较慢从而导致便秘[4]。

1.2.2护理对策

(1)护理人员定期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防止患者产生恐惧、忧虑、失望等负面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相关医学知识的教育,讲解便秘对脊柱外科的患者有哪些严重影响,同时合理安排患者饮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

(2)合理安排膳食。手术进行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家属进行术后营养知识的相关培训,从而使患者家属了解合理摄取食物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患者应遵循医嘱,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容易消化的食物,每日三餐需要注意搭配。患者每日可适当食用香蕉,如若无其他影响,患者每日液体摄取量应在2000 mL以上,且尽量减少油脂类食物的摄取,保证大便通畅。

(3)腹部环行按摩。在患者排便期间,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需要用手自右沿结肠解剖位置向左环行按摩,可以增加患者腹部压力,从而促进患者排便。

(4)患者手术后,需要每天固定时间为患者提供安静且单独的环境用于排便,医护人员辅助患者重新建立排便习惯,从而使患者达到最佳排便时间,最佳的排便时间是早饭后[5],是因为此时患者胃结肠较为敏感,反射强。

(5)床上排便训练。经研究表明,大小便功能受腰骰部神经支配,受大脑中枢神经控制。且人对大小便的要求是特定的,突然改变环境与姿势会从心理上难以接受,从而导致便秘的产生,且在床上进行卧便是较为困难的,需要在手术前进行训练。

(6)为长期卧床的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和健康知识宣教,部分患者因疼痛、眩晕等症状对功能锻炼比较抗拒,所以我们要从患者的病情出发,制定相应的床上锻炼计划。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让其明确锻炼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性,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施行锻炼计划,并进行相应的鼓励,严防发生意外。

1.3效果判定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便秘发生几率、患者满意度及平均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2检验,以P<0.05为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采用相应的护理方法后,观察组患者便秘发生几率,患者满意程度以及住院时间大大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3讨论

脊柱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因为需要长期卧床治疗,自身活动量明显不足,导致患者胃肠蠕动功能降低,病人食欲不振,食物与水的摄取量较少,从而不满足肠内正常蠕动的需求,且部分患者家属对营养知识了解较少,对患者食物摄取的种类安排不合理都是导致患者发生便秘的主要原因[6]。且部分患者很难适应在床上使用便盆,排便困难增加导致患者便秘[7-8]。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便秘原因的分析以及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患者发生便秘的几率;对患者的治疗与术后恢复起到了积极促进效果;同时需要降低患者陪护家属数量,防止感染事件的发生,加强预防的同时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护理态度,进行认真的护理与指导,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升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的几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也可以降低便秘发生几率。医护人员也可以根据患者不同情况与配合治疗的积极性等方面,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把控等方面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增加患者依从性,创造良好的排便条件,可以高效预防脊柱外科手术后期病人便秘产生的几率,增加患者满意程度,促进康复效果,降低住院时间,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红梅,朱莹莹.脊柱外科患者术后便秘因素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8,10(11):212-213.
[2]廖魏魏.脊柱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7,9(2):31-32.
[3]张莉.骨科围手术期病人饮食指导与减少便秘的发生[J].中华护理杂志,2018,35(2):102-103.
[4]李小娥,陆艳霞.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原因及预防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2017,20(4):1412-1413.
[5]许灵娇,刘水姣,冯莉.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骨科卧床患者便秘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26(8):71-72.
[6]贾晓燕,王巍,倪飞飞.住院肿瘤患者便秘因素调查分析与护理[J].现代护理,2017,11(6):452-453.
[7]肖娟.胸腰椎骨折术后便秘患者排便重建影响因素研究[D].温州:温州医科大学,2014.
[8]王红梅,庞钧羽.脊柱外科手术后期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C]//第13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20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8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