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个体针对性护理措施应用于腰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4 09:56:4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针对性护理措施应用于腰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腰间盘突出患者中选择90例纳入本次研究,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个体针对性护理措施,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84.45%(P<0.05)。结论在腰间盘突出患者中应用个体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推广。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个体针对性护理措施;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张静.个体针对性护理措施应用于腰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289+292.

0引言

腰间盘突出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骨外科疾病,腰椎间盘主要是由纤维环、髓核与软骨板等结构组成的,当这些构成部分出现退行性病变,在外力的作用下导致髓核突出以及纤维环破裂[1],相邻的脊神经根受到压迫或者刺激,患者便会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腰部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与工作,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临床治疗腰间盘突出,需要考虑到患者生理和心理所产生的应激反应[2],通过系统、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探讨了腰间盘突出患者采用个体针对性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9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的椎管没有明显狭窄症状,采用针灸、牵引以及药物等保守治疗措施,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滴管硬膜外阻滞、椎间盘置换术等治疗措施,所有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晓,并自愿配合完成研究。排除个人资料不完整、依从性差者。对照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35-76岁,平均(54.89±2.37)岁。观察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37-78岁,平均(55.94±2.28)岁。两组患者的个人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个人诉求做好基础护理,若发现异常状况第一时间反馈给医生。
1.2.2个体针对性护理措施:①健康教育:用图文并茂、直观、形象的方式向患者讲解腰间盘突出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治疗措施、预后以及临床症状,让患者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②心理护理:腰间盘突出不仅会给患者造成生理上的痛苦,而且日常生活也会有诸多不便,长期的病痛让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烦躁、抑郁等多种负性情绪[3],部分患者甚至抵触治疗,临床依从性下降。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理解,多用鼓励性的语言给予患者勇气,用治疗成功的案例给予患者信心,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疾病。③疼痛护理:指导患者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自己的疼痛程度[4],根据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止痛措施。疼痛较轻,可通过深呼吸、听音乐、观看影视节目等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减轻疼痛;中度疼痛,通过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充分放松肌肉和骨骼的方式缓解疼痛;对于重度疼痛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镇痛药物。④饮食干预:遵循中医辨证原则为患者制订饮食方案,合理的补充营养物质。若患者合并糖尿病,则要严格限制热量的摄入,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若患者合并高血压,则为其提供低盐、低脂的清淡饮食。⑤康复护理:以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恢复情况为依据制订康复训练方案,训练内容包括腰背肌功能训练和直腿抬高,4-5次/d,按时为患者推拿、按摩。

1.3观察评定标准[5]

1.3.1疗效判定标准:根据直腿抬高实验结果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将疗效判定如下:①治愈:直腿抬高>70°,临床症状基本消失。②显效:直腿抬高50°-70°,临床症状有很大程度的改善。③有效:直腿抬高25°-50°,临床症状有所减轻。④无效:直腿抬高<25°,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甚至更加严重,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护理满意度:患者出院前向其发放我院自知护理满意度问卷,由患者个人填写,问卷采用百分制,总分90分以上表示非常满意;总分70-90分表示比较满意;总分不足70分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中,治愈31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疗效97.7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4.45%,无效7例,治愈、显效、有效分别有21例、9例、8例,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中,非常满意36例、比较满意8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97.78%;对照组总满意度82.22%,不满意8例,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分别有19例、18例,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
 
3 讨论

腰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与腰骶部先天异常、腰椎间盘损伤、遗传、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等因素有关。根据患者的CT、MRI表现和病理特点,可将腰间盘突出分为脱垂游离型、膨隆型、Schmorl结节和突出型四种类型。患者通常伴有腰椎侧凸、腰痛、腰部活动受限和下肢放射痛、压痛、叩痛和骶棘肌痉挛等临床表现。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腰间盘突出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攀升,并且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科学、完善的护理干预,无疑是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

个体针对性护理措施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以患者的个体情况为依据采取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这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护理模式,除了能够满足每位患者个体的生理需求之外,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的愉悦程度,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依从性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观察组患者主要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饮食干预和康复护理五方面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任何一项护理内容都具有个体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加强了患者对腰间盘突出的认知,减轻手术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应激反应,缓解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疼痛护理和饮食干预的目的是提高患者术后的身心舒适度,通过减轻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进食,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为后续的康复训练奠定良好基础。康复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为其制订符合患者年龄、病情特点的康复方案,以保证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4.45%(P<0.05)。由此表明:腰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个体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促进病情恢复,临床疗效理想,具备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春红.腰间盘突出患者治疗中应用个体针对性护理的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7):11224-11225.
[2]范立辉.腰间盘突出治疗中个体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报道[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4):291-292.
[3]王慧芳.综合护理措施对腰间盘突出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4):234-235.
[4]刘居秀.个体针对性护理措施应用于腰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6):118-119.
[5]黄俏莉,杨宏.腰间盘突出外科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2,31(10):158-1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77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