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观察分析 B 超联合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 40名疑似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接受 B 超、心电图诊断,并行光学干涉断层成像技术(OCT),观察分析 B 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准确性。结果 B 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检出率、敏感性、及准确性均显著高于 B 超、心电图单独诊断(P< 0.05)。结论 B 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准确性高,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关键词: B 超;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OCT
本文引用格式:陈源 .B 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准确性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4):173.
0引言
B 超及心电图为心脏病诊断的常用方式,为观察 B 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准确性,作者对我院近两年诊疗的 40 名疑似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自 2016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在我院诊疗的 40 名疑似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高血压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 相关诊断标准。男 22 例,女18 例;年龄 30-70 岁,平均(52.39±3.33)岁。
1.2方法。患者分别接受 B 超、心电图。B 超:使用飞利浦EPIQ 7 心脏四维彩超机诊断,取仰卧体位,B 超探头频率为0.2-3.5 MHz,待患者平静 10 min 后扫描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得出相关数据,计算左心室 EF 值与峰值速度比率(E/A)。心电图检查:使用仪器为瑞士席勒 CARDIOVIT AT-2plus 12 导联心电图仪器,患者全身放松,仰卧体位,观察其QRS 波、P 波及ST-T 段形态变化情况。两组均接受 OCT 诊断。
1.3统计学分析。用 SPSS 20.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符合正态分布,以 t 检验分析对比;计数资料以 χ 2 检验分析对比。P < 0.05 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OCT 及 B 超、心电图检出率。OCT 共检出 38 例高血压心脏病,检出率为 95%;B 超、心电图分别检出 30 例高血压心脏病,检出率均为 75%,B 超与心电图联合检出心脏病37 例,检出率为 92.5%,B 超联合心电图检测高血压心脏病检出率明显高于 B 超、心电图单独检测(P < 0.05)。
2.2B 超、心电图单独检测、B 超与心电图联合检测价值分析。以 OCT 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则 B 超单独检测真阳性29 例, 假阳性 1 例,真阴性 1 例,假阴性 9;心电图单独检测真阳性 30 例,假阳性 0 例,真阴性 2 例,假阴性 8 例;B 超联合心电图监测真阳性 36 例,假阳性 2 例,真阴性 2 例,假阴性2例,见表 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老龄化进程推进,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而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亦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心脏病为高血压常见并发症,机体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左心室长时间承受巨大的压力,负荷升高,长期心脏压迫间接或直接引起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纤维大量增生等,最终引起心力衰竭,预后较差,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并干预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关键。高血压心脏病早期患者无明显症状,仅伴有轻微头痛、心慌等症状,患者难以自查,而随着病情进展,当患者出现头晕、呼吸困难、昏厥等症状时,心脏正常泵血功能已经受到严重损害,最佳治疗时机被耽搁,因此早期采用临床辅助手段明确诊断有着重要意义。B 超为心脏病诊断的常用方式,具有无创、无放射性、可重复、价格低廉等优势,通过 B 超,医生能够准确观察到病灶脏器及周围器官的情况,掌握解剖结构, 检出率较高,然而心脏 B 超亦存在一定的缺陷,当超声波受到外界环境干扰时,可能出现假反射现象,进而造成误诊出现。心电图为临床记录心脏活动的重要检测手段,其工作原理为在心脏泵血过程中,涉及机械收缩,而在心脏机械收缩时,心肌细胞引起的电冲动经由心脏组织传导至人体体表,并经心电图扫描仪记录,显示心脏的电位变化。然而,在早期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中,由于患者的心室壁增厚程度较轻,心电图 QRS 波电压升高并不显著,引起在早期心脏肥厚诊断中存在一定的误诊漏诊。本次研究中,为进一步提高高血压心脏病早期诊断准确性,联合 B 超与心电图检测,并以 OCT 这一金标准作为对照,结果显示联合检测检出率、敏感性及准确性均显著高于独立检测(P< 0.05),证实了其有效性。然而,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仅为 50%,表明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其仍有一定的误诊漏诊率,准确性尚需进一步确认。
总之,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中,B 超联合心电图诊断准确性、灵敏度较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早期心脏病的检出率,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电子版 ),2011,3(8):701-708.
《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准确性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29/20181129030626657.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