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重症超声管理对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诊断的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0 14:27: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超声管理对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我院诊治的93例icU突发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均采用重症超声管理方案进行监督,利用心脏以及肺部超声对93例患者进行全面且细致的检查。结果重症超声管理结果分析显示,导致突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急性呼吸困难的病因主要为急性肺水肿,此外分布性休克以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均有较高风险引起不良事件。结论重症超声管理可及时明确icU突发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因,耗时较短。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关键词:重症超声管理;分布性休克;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困难;血流动力学

本文引用格式:张宇君,王玉姮.重症超声管理对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诊断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193-194.

0引言

收住重症监护室后因为患者昏迷、意识不清醒等容易发生意外事件,其中的ICU突发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即是由于呼吸循环系统受累导致的高风险事件[1]。重症超声管理是一种可快速明确上述事件病因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消除ICU突发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安全隐患[2]。为此,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我院诊治的93例ICU突发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采取重症超声管理,旨在为临床利用重症超声管理提高ICU突发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治疗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我院诊治的93例ICU突发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93例患者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协议书,本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均入住重症监护室者。(2)经检查确诊突发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3-4]。

排除标准:(1)严重合并症(胸廓严重畸形、大量皮下气肿)者。(2)患者及其家属等住院期间放弃治疗者。

39例患者为突发急性呼吸困难者,其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23~72岁,平均(46.15±5.34)岁。22例患者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男13例,女9例,年龄24~71岁,平均(46.93±5.17)岁。另有32例患者为突发急性呼吸困难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25~73岁,平均(46.82±5.91)岁。

1.2研究方法

针对93例患者采用重症超声管理方案。为明确病因,需利用心脏以及肺部超声对93例患者进行全面且细致的检查,观察是否出现心包填塞以及占位情况的发生,观察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生情况。同时利用超声获取腔室内径以及室壁厚度等数据,以此评估患者心功能。此外利用超声观察容量状态,记录详细数据。利用肺部超声检查患者的双侧胸腔以及肺脏状况,统计患者相关资料,结合患者病史、心脏功能数据以及肺部功能数据等,对患者的病因进行细致的分析。

1.3临床观察指标

(1)统计患者突发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因。

(2)统计重症超声管理方案的评估时间等数据。

1.4统计学处理

本课题93例患者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正态计量数据如重症超声管理方案的评估时间等数据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实施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后明确的病因统计


实施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后可明确病因,其中导致突发急性呼吸困难的病因为急性肺水肿1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3例,肺炎7例,肺间质病变3例,急性肺栓塞4例,大量胸腔积液1例,气胸1例。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因为分布性休克12例,心源性休克6例,低血容量休克2例,梗塞性休克2例。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合并急性呼吸困难的病因包括:为急性肺水肿8例,肺炎6例,急性肺栓塞2例,气胸2例,分布性休克4例,心源性休克4例,低血容量休克3例,梗塞性休克3例。

2.2实施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的工作效果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呼吸困难实施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的工作效果较佳,详见表1。


\
 


3讨论

突发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是ICU中常见的高风险事件,此类事件的高风险性对院内治疗及护理有着严苛的要求。张晶晶[5]研究中表明突发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的病情转归凶险,需尽快明确病因给予针对性干预。

近年来超声技术受到了临床广泛推崇,其是一种可快速明确呼吸衰竭病因的优质诊断措施,在急性循环衰竭诊断中应用效果突出,对诊断心脏停博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敏感性较佳[6]。床旁超声不仅为ICU患者提供了生命体征监护,同时其还可根据循环系统及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等进行细致观察,可对肺、心脏等观测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其为突发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的及时争取干预提供了重要依据。利用ICU临床工作经验与超声诊断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可有效增强ICU诊治水平,同时床旁超声作为ICU内的重要便携式仪器,相较于CT、X射线具有可充分发挥方便与快捷等优势[7]。急性呼吸困难、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严重影响ICU患者生命安全,需要尽早判断病因以此加以干预,而利用超声诊断技术可实时获取患者肺功能、心脏功能数据的优势,有利于弥补传统CT、X射线不便操作的缺陷,增强ICU突发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治疗水平[8]。

综上所述,重症超声管理可及时明确ICU突发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因,耗时较短,有利于增强ICU患者的监护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解娅昕,田琪.损伤控制理念在四肢骨折合并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166-167.
[2]权欣,孙妍,李慧,等.掌上超声诊断仪对胸闷、胸痛急诊患者的针对性检查[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6,13(6):471-475.
[3]陈建军,邓义军,王琦.PCUM方案在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2):196-197.
[4]李莉,艾宇航,姜宋,等.改良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在重症腹源性呼吸困难和/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腹部病因诊断中的作用[J].中华内科杂志,2017,56(8):583-587.
[5]张晶晶.限制性液体复苏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6):54-55.
[6]Dithole KS,Sibanda S,Moleki MM,et al.Nurses'communication with patients who are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in intensive care:the Botswana experience[J].International Nursing Review,2016,93(3):415-421.
[7]Lyon AR,Wasse JK,Ludwig K,et al.The Contextualized Technology Adaptation Process(CTAP):Optimizing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Mental Health Systems[J].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in Ment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16,43(3):394-409.
[8]侯庆,王业兵,罗孝勇,等.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瓣膜置换术中评价三尖瓣反流程度的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3):466-4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54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