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观察 CRP 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疾病中的检验效果。方法 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肺炎、发烧患儿 50 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健康幼儿 50 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 CRP 与血常规检验,对比两组患儿检验结果,比较 CRP 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单用 CRP 检验、单用血常规检验的诊断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 CRP、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较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联用 CRP 血常规检验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用 CRP 与血常规检验,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针对儿科感染性疾病采用 CRP 联合血常规检验,不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而且操作简单, 快速便捷,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关键词: CRP;血常规检验;儿科疾病;检验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张玉红 .CRP 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疾病中的检验效果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4):161-162.
0引言
儿童机体免疫能力较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很容易患上呼吸困难、肺部炎症、心律不齐等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 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体健康与成长发育。CRP 是由肝脏被外界刺激时自主合成的蛋白质,在患儿出现健康问题时含量急剧增加,是诊断儿童炎症与急性感染的常用指标,然而单用该检验方式很容易误诊或漏诊 [1]。若联用CRP 与血常规检验能够提升诊断效果。今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我院儿科收治的研究对象 100 例,以探讨CRP 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疾病中的检验效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肺炎、发烧患儿 50 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健康幼儿 50 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经《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确诊为细菌感染,男 30 例,女 20 例;年龄为 28 岁,平均(5.6±1.2)岁。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的例数分别 为 18 例、23 例与 9 例。对照组男 29 例,女21 例;年龄为 2-9 岁,平均(5.7±1.3)岁。两组患儿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儿与恶性肿瘤患儿。两组患儿临床一般资料中年龄、性别比例等均无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儿入院后抽取空腹静脉血 1.8 mL,放入装有EDTA-K2 的真空管内,摇匀后作为血常规检验样品备用。同时采集 1.0 mL 静脉血至无抗凝剂采血管中,37℃水浴箱孵育,离心,分离血清部分,2℃ -8℃贮存,血清样本用 0.9% 生理盐水 1:20 稀释作 CRP 检验样品备用。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夹心法检测 CRP 浓度,检验仪器为迈瑞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 Maglumi2000,检验方法与参数设定皆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规范操作。CRP 检测试剂为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超敏 C 反应蛋白试剂,检测结果以 mg/L 表示,CPR 阳性判定标准:CRP 水平 >10 mg/ L;血常规阳性判定标准:白细胞计数 >9.5×109/L,且中性粒细胞计数大于 70% 时判定为阳性。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儿的 CRP、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计数等检验结果,比较 CRP 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单用CRP 检验、单用血常规检验的诊断效果。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特应用 SPSS 20.0 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资料对比用 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卡方检验,若 P < 0.05,即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 CRP、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较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联用 CRP 血常规检验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用 CRP 与血常规检验,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果见表 1、表 2。
3讨论
儿童感染有较多的渠道,其诊断金标准主要是采集患儿尿液或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按照培养结果来进行判定。但是该诊断方式耗时太久,对患儿治疗时效会产生较大影响, 甚至让患儿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寻找一种快捷、准确的检验方式非常具有必要性 [2]。
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它借助生化指标进行检测,以反映人体整体状况。血常规指标中的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属于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最主要的两个指标, 在诊断感染性疾病中意义重大。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RP 也是临床常用感染性疾病与炎症检验指标, 它由肝脏合成,受到白细胞介素与肿瘤坏死因子 -a 等炎性因子的调控 [3]。一般情况下,人体的 CRP 水平较低,可一旦人体组织受到急性感染、手术创伤或者炎症,CRP 便会急剧上升。对患儿 CRP 水平进行检验, 能够有效的发现病情, 并对治疗效果评价与预后提供参考指标。在本次研究中,联用CRP 与血常规检验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用 CRP 与血常规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主要是因为联用检测方式所需样本量小,操作简单迅速,能对细菌性感染与非细菌感染进行准确辨别,防止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与滥用,避免耐药菌株的出现,并为用药提供依据 [4-5]。
综上所述,针对儿科感染性疾病采用 CRP 联合血常规检验,不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而且操作简单,快速便捷,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参考文献:
[1]章立锋.C 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11):136-138.
[2]姜学慧.C 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5(23):112-113.
[3]谢辉霞, 董富敏 .CRP 联合血常规在儿科疾病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27(15):56-57.
[4]苏丽莎.C 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疾病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10(7):884-885.
[5]马亚平,吕辉 .CRP 和高敏CRP 联合血常规检测在儿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9):1004-1005.
《CRP 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疾病中的检验效果观察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28/20181128013320118.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