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新活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8 15:10: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新活素治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心内科医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基础抗心衰治疗,实验组在该基础上采取新活素,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80.83%,实验组95.83%,差异具统计意义。心功能指标:医治后,两组数据均有所好转,且对照组数据改善低于实验组。结果新活素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疗效,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新活素;急性冠脉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郑雷.新活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138-139.

0引言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由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继发而来的血栓所导致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冠心病猝死[1]。临床上,该病患者会呈现程度不等的胸痛、胸闷,部分患者也出现心跳异常和心力衰竭等状况。目前,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溶栓治疗[2]。新活素是目前临床抗心衰的新型药物,它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起效快、作用广,利于抢救危重病人[3]。本实验将着重于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新活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价值。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0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男女比例为62:58,年龄53~80岁,平均(63.55±10.12)岁。实验组男女比例为68:52,年龄51~82岁,平均(65.37±11.55)岁。

1.2方法

对照组:基础抗心衰治疗。实验组此基础上使用新活素医治。观察周期:5d。

1.3评价指标

(1)观察比较总有效率;(2)观察比较心功能指标:LVEF、BNP、心率。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20.0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表示为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表示为均数±标准差,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2.2心功能指标比较

LVEF和BNP:治疗前两组差别不显著;治疗后,LVEF升高,BNP降低(P<0.05),且对照组优化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心率:实验组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2。


\

 

3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过程短急,患者死亡比例高,且临床易合并心力衰竭,若拖延未及时医治,会使患者生命处于危机之中[4]。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经DNA重组手段而成,它的组织构造、生物活性及作用体系跟心肌合成的内源性多肽相同[5]。新活素在舒张血管、利尿排钠,同时它在拮抗RAS有较好的作用[6]。研究表明,应用新活素时会出现低血压等不良症状,但出现率较低[7]。肖玉帛等[8]通过试验总结出,应用新活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出现明显改善,炎性成分因子的程度也相对减少。本试验着重于新活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依托本试验我们可发现,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有很大的提升;治疗后两组LVEF升高,BNP降低,且实验组优化更为明显。由此可知,新活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异常症状和心脏功能有较好的作用,明显优于传统药。

综上,新活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医治过程中表现良好,对患者心功能也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董嘉佳,马素慧.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影响因素分析[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20(4):321-325.
[2]张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诊治现状与进展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14(9):147-1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40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