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对出现慢性腹泻的患者采用痛泻要方加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接收的60例胆囊切除术后出现慢性腹泻的患者,对其采用摇号的形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采用中药痛泻药方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得知,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更好,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出现的慢性腹泻效果显著,治疗有效率较高,临床可大力普及应用。
关键词:痛泻药方加味;胆囊切除术;慢性腹泻
本文引用格式:张超,周荣军,吴绍钦.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203.
0引言
胆囊切除术后较容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其中慢性腹泻属于常见的一类并发症,临床症状为频繁腹泻、腹痛等,并伴随胃肠道功能紊乱,如大量使用过于油腻的食物其症状更加明显[1]。临床口服药物为主要治疗方式,但效果不佳,患者满意度较低。目前提出采用痛泻要方加味对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具有显著治疗效果,本文将针对此方式展开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接收的60例胆囊切除术后出现慢性腹泻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采用摇号的形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6至78岁,平均(52.2±2.4)岁;实验组30例患者,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5至77岁,平均(51.6±2.1)岁。所有患者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具体为近期实施了胆囊切除术,术后腹泻时长大于1个月,大便呈稀薄状或完谷不化,腹泻次数过于频繁。对比两组患者相关基础信息,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每日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国药准字:S20040083;生产厂家: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两片,一日三次;若腹痛情况加重联合使用得舒特(国药准字:H20160396;生产厂家:MYLAN LABORATORIES SAS)50毫克,一日三次[2]。
实验组采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基本方包括白术20g、党参20g、白芍20g、陈皮10g、茯苓15g、防风10g、扁豆10g、炒谷芽30g、甘草5g、薏苡仁30g、炒麦芽30g。依据患者病情加减药材,若出现夹湿热者,加以秦皮10g、黄连5g;若出现形寒惧冷、脾阳不振、腹中冷痛,加以干姜10g、炮附子5g、肉豆蔻10g;若出现腹痛加剧,加以元胡10g;若腹泻久治未愈,加以诃子10g、乌梅10g[3]。以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服用。
1.3观察指标
调查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从无效、有效、治愈3个方面进行统计,无效标准为治疗后腹泻症状无消失现象或更加严重,有效标准为治疗后腹泻症状显著改善,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治愈标准为治疗后腹泻症状完全消失,排便正常。治愈率与有效率相加得到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差异明显(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慢性腹泻是胆囊切除术后出现频率较高的并发症,其原因主要是胆汁缺少了胆囊的浓缩和储存功能后,肠道被胆汁直接侵入,肠道蠕动加快导致大便次数增加;同时由于肠道缺少浓度较高的胆汁酸盐后无法乳化脂肪,导致脂类的吸收及消化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腹泻现象[4]。部分患者通过自身胆管的代偿功能能够自行消除腹泻症状,但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是止泻药或肠道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但是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中医将慢性腹泻归为“腹泻”、“腹痛”范畴,认为胆乃中精之府,属于肝,而肝的余气,又泻于胆,相聚而形成精,对胆汁具有分泌及储存的作用。肝胆相聚,人体疏泻功能由其负责,全身气机得以调节,若胆囊切除功能消失,脾胃不健,进而导致腹泻。白术芍药散是痛泻要方的别称,最早出自《丹溪心法》,该药方由白芍、白术、防风、陈皮四味药材为主要构成,是肝木乘脾、腹痛泄泻较常使用的药方。其中白芍可抑肝,同时缓急止痛;白术具有健脾的功效,并且可以和中燥湿,两药共为主药。防风自身具备升散之性,其香可以舒脾,辛可以散肝;陈皮能够理气和中,两药共为辅药。虽然此方只有四味药材,但具有健脾抑肝、寓疏补中、痛泻自止以及气机调畅的功效。再加以培土可以治本,扁豆、党参、炒谷芽可以益气、健脾,薏苡仁可以止泻,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止泻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5],白术具有抑制和兴奋胃肠道平滑肌的双向调节作用,可促进胃肠蠕动;陈皮所含挥发油可促进胃肠道积气的排出,防风能抑制过敏物质的排放,改善胃肠动力而发挥止泻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可见采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的效果较好。原因在于采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能起到益气健脾的作用,使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的水转运功能恢复正常,促进胃肠动力恢复,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
综上所述,痛泻药方加味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患者临床效果明显,治疗有效率较高,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且对该治疗方式普遍认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毛一之,喻斌.加味痛泻要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7(4):416-419.
[2]卓冰帆,宁晓燕,张彦卿.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7,38(23):3669-3671.
[3]朱剑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应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改善其肠道微生态紊乱的效果评价[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7,29(5):567-569.
[4]习意平.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肠道微生态及胃肠激素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8,30(6):103-106.
[5]吴志强,王卫东,刘清波.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对比[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13):109-1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