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与研究术前不同备皮时间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受颅脑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28例纳入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术前一日备皮,观察组实行术前一日洗澡沐浴,术前半小时备皮。收集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抗生素使用和术后2周伤口情况,比较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手术选择手术前半小时备皮,可显著降低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率,提升临床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颅脑手术;备皮时机;颅内感染
本文引用格式:候勇.术前不同时段备皮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1):158,164.
0引言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是指发生于围手术期的手术切口部位或深部器官、腔隙感染,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外科手术严重并发症[1]。感染一旦发生可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后遗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颅内感染是颅脑手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临床发病率约2.6%-3.03%,死亡率达3.8%-30.0%;严重威胁颅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和生存率[2,3]。头颅部由于毛囊、腺体丰富,毛发浓密,较易滋生细菌;若皮肤完整性受损较易引起手术部位感染[4]。因此,识别颅脑损伤感染高危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是控制术后感染、提升预后的重要手段。术前头部皮肤准备是预防和控制颅脑手术术后感染发生的首要措施,而不同皮肤准备时间对对细菌滋生、感染发生影响不同。为准确探讨颅脑手术患者不同备皮时间对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笔者将我院收治的行颅脑手术患者共128例纳入研究,分析不同时段备皮对感染发生的影响,现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颅脑择期手术患者共128例,依据患者术前备皮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64例中男性39例,女性25例;年龄范围21-64岁,平均(45.3±8.6)岁;64例中幕上肿瘤21例,幕下肿瘤15例,动脉瘤14例,微血管减压术14例;平均手术时间(185.65±85.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65.3±52.6)mL;观察组64例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20-64岁,平均(45.5±8.5)岁;64例中中幕上肿瘤22例,幕下肿瘤15例,动脉瘤14例,微血管减压术13例;平均手术时间(186.65±85.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64.3±52.5)mL;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示差异不显著,两组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纳入标准:①患者入院后经诊断为颅脑损伤需行择期手术者,年龄18-65岁;②患者及家属具有良好的依从性,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积极配合研究和治疗工作。排除标准:①入院时头颅部开放性损伤、头部皮肤严重损伤或感染者;②恶性肿瘤、免疫系统严重疾患、糖尿病、颅脑二次手术者。③个人原因中途退出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术前一日备皮,观察组则术前一日洗澡沐浴,术前半小时进行备皮、确定手术部位、带手术专用帽。注意做好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记录,收集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情况、皮下积液、血常规、体温、降钙素水平、脑脊液性状、抗生素使用情况等。分析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和满意度。颅脑感染发生的诊断依据为颅内感染相关因素超过2条或患者连续应用头孢类抗生素(包括一代、二代、三代、四代及五代头孢类抗生素)超过5日;相关因素如下:①体温升高超过38.5℃:②血培养、脑脊液检查发现病原菌;③降钙素检查超过0.05ng/mL;④血常规检查结果:白细胞水平超过10*109/L,NEUT超过7.5*109/L,LYMPH超过4*109/L;⑤脑脊液检查结果:Tcell水平超过8*106/L,GLU-CSF水平超过3.9mmol,PRO-CSF水平超过450mg/L。根据患者术后2周各项检查结果和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是否有颅内感染发生,并在患者出院时分析住院满意度,住院满意度应用本科室现行的住院满意度调查量表,满分100分,其中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0-59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收集和处理分析相关数据,其中计数资料用“率、比”表示,组间差异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分析,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和满意度比较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住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讨论
颅脑手术是临床治疗颅脑疾病的常见外科手段,但手术时间长、术后创伤大,较易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颅脑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手术部位感染,术前头部皮肤准备是防止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对患者康复速度和预后有重要意义[5]。颅内感染发生可导致抗生素用量增加,耐药性加强,造成患者及家属严重的经济负担和身体损伤。正常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有血脑屏障、脑膜、颅骨、头皮等多层保护,细菌不易侵入形成感染;而颅脑手术可破坏这些屏障,增加感染发生的危险[6]。有研究显示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多潜藏在头皮和毛囊位置。术前备皮是临床防止颅内感染发生的第一道屏障,但备皮时间不同细菌再滋生情况差异明显,且若操作中造成头皮损伤更易诱发术后颅脑感染。2016年WHO发布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全球指南强调,接受外科手术患者不一定必须去除毛发,若有必要应使用剪除毛发的方式,不允许劝阻刮剃毛发;未对备皮的时间有要求。王东巍[7]研究认为术前备皮时间过早可能影响细菌繁殖,造成感染发生危险,其中若备皮时间距手术时间超过1小时更易引发感染风险。邹为等[8]研究认为在排除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备皮时间与颅内感染发生有相关性,术前备皮时间超过1小时不排除是颅内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现有部分研究分析,临床多关注不同备皮方法对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王洪岩等[9]研究认为急诊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氯已定皂液和2%葡萄糖酸氯已定醇有助于手术部位皮肤清洁,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王霞等[10]研究则认为与常规备皮方法相比,术日皮肤准备课降低手术表浅切口和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有助于术后恢复。临床研究多瞄准不同备皮方法对颅脑感染的发生,但对不同备皮时间对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则较少。
本研究通过对128例接受颅脑手术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比较不同备皮时间对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术前半小时为患者备皮,可降低颅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说明与常规术前1日备皮相比,术前半小时备皮可控制头部微生物数量,减少因手术创伤引起的感染发生;术前半小时备皮降低头皮部微生物水平,感染发生率少则有利于降低临床抗生素使用比例,对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均有积极影响;抗生素使用率的降低避免长期应用抗生素造成的患者耐药、耐药菌数量,对患者康复有积极效果。患者康复有效有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促进患者对医生和护士工作的依从性,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通过对不同备皮时间颅脑手术择期手术患者分组研究,发现与术前1日相比,术前半小时为患者进行皮肤准备可降低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袁巧玲,孟伟.神经外科患者术中局部备皮对颅内感染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7,32(4):15-16.
[2]袁巧玲,王琳琳,范琦玮,等.局部备皮在神经外科女性开颅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4):15-17.
[3]AHMED K,CONNELLY TM,BASHARK,et al.Are wound ringprotectors effective in reducing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post appendectom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Ir J Med Sci,2016,185(1):35-42.
[4]王红.神经外科术前不同备皮方法对头皮细菌含量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A02):926-926.
[5]周武涛,吕海欣,王博,等.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6):1339-1341.
[6]ATIF ML,AZOUAOU A,BOUADDA N,et al.Incidence and predic-tors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in a 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 in Algeria[J].Rev Epidemiol Sante Publique,2015,63(4):275-279.
[7]王东巍.术前备皮方法的研究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1):2237-2238.
[8]邹为,张晓莉.术前备皮时间与颅内感染相关性分析[J].西南军医,2017,19(4):326-328.
[9]王洪岩,王琳,李勐,登.两种术前皮肤准备方法在急诊颅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6):94-96.
[10]王霞,陈茂君.不同备皮方式对开颅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7,21(9):1734-17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