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作为一种大基数的、多以月经不调、多毛、痤疮、肥胖、黑棘皮等为主要临床特点的妇科及内分泌常见病症,它的发生率约为6%左右,并可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国际及国内上已引起大量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1]。经大量研究发现青春期作为女性生长发育的主要时期,由于各项激素分泌情况的改变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可能引起PCOS的发生并一直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在育龄期可能引起患者不孕,远期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各项激素代谢失调甚至严重紊乱(如高雄、高脂血症、IR、糖耐量递减甚至2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青春期;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王霞,侯丽辉.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的相关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132-133.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WANG Xia1,HOU Li-hui2*
(1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Heilongjiang;2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rbin Heilongjiang)
ABSTRACT: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as a common gynecological and endocrine disorder with large base,irregular menstruation,hirsutism,acne,obesity and acanthosis nigra as its mai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has an incidence of about 6%and may show an upward trend year by year.It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of medical researchers both internationally and domestically[1].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adolescence,as the main period of wome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may cause PCOS to occur and last for a long time due to the changes of hormone secretion and other factors.In reproductive age,it may cause infertility,and in the long run,it may further lead to hormone metabolic disorders and even serious disorders(such as Kaohsiung,hyperlipidemia,IR,glucose tolerance).Decline in volume,eve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KEY WORDS: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Adolescent stage;Treatment
0引言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作为一种的复杂性妇科常见病症,它的复杂性多体现在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及糖脂等内分泌代谢严重紊乱等方面。但由于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某些症状与青春期少女不规则的生理变化过程极其相似,与之难以区分,使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确切诊断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再加上发病原因的不明确、临床特点的多样化、远、近并发症不可预测性等因素,使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治成为了一个急待解决的医学难题。所以关于青春期PCOS患者的尽早确定诊断、生活适当干预、各种药物及非药物手段的治疗等就成为了当代学者的研究重点。“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属西医病名范畴,而中医则多以其临床表现命名,称之为“月经后期”“闭经”“崩漏”等[2]。
1青春期PCOS的诊断
目前国际及国内对于“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一病证的诱发原因、发病机制的研究还未透彻,各种学说观点不一致,再加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所以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定诊断标准。2003年国际上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鹿特丹诊断标准一直沿用至2013年,但学者提出应进一步强调高雄激素在诊断标准中的地位;2015年由儿科内分泌专家组提出的关于高雄激素血症的诊断依据中,着重强调了中重度多毛的重要性;2016年生殖内分泌专家组就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提出一定要同时满足2003年鹿特丹诊断标准中的3个指标[3]。
由小窦状卵泡及窦前卵泡的颗粒细胞产生的苗勒管抑制物质主要被广泛用于评估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亦称之为抗苗勒管激素。例如多囊卵巢的患者,往往小卵泡的数目比较多,从而导致AMH的水平也很高。2018年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首次把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列入PCOS诊断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之一,有大量的学者研究了与抗苗勒管激素有关的因素,大概包括pco、内分泌代谢紊乱、高雄激素、IR、BMI、遗传变异、年龄等方面,且随着国内外学者对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进一步多方位研究,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测定有望会成为衡量PCOS严重程度的标准之一。
2青春期PCOS的临床特点
大量临床工作者经过长期的研究总结了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主要临床特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月经失调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以月经稀发为常见症状,但由于青春期少女敏感害羞等原因,此症状不易引起患者本人及家长的重视,易遭到忽视从而耽误早期诊断及治疗;除月经稀发这个症状之外,原发性闭经、继发性闭经、异常子宫出血等也是常见症状。多数青春期PCOS患者以月经不规律为首发症状,有学者研究发现初潮两年内大部分青春期女性会有规律性排卵的月经出现,但如果月经初潮两年内月经周期仍超过90天或两年后仍出现月经稀发的情况,在对其的诊断及进一步的诊治上需特别注意,应引起重视且与正常青春期不规律的月经情况相鉴别。
2.2高雄激素血症
高雄激素血症是PCOS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中国PCOS患者高激素血症的患病率约为85%,而合并高雄的PCOS患者糖、脂代谢异常的更明显。高雄激素血症以多毛、痤疮、黑棘皮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临床常分别采用Ferriman-Gallwey评分、GAGS评分及临床表现对患者多毛、痤疮和黑棘皮的程度进行评价。PCOS患者毛发多集中在脸颊、上唇、下巴、甚至延伸至颈部等,也可能伴随阴毛向脐周生长,甚至体毛延伸至四肢,腹部两侧和背部等;黑棘皮在合并高雄的PCOS患者中发病率奖金50%,常呈对称性的均匀斑片状的色素沉着,主要出现在颈后部。
2.3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作为青春期PCOS患者的临床表现之一,同时也是PCOS的重要发病机制,又是PCOS整个病程重要的中心环节。PCOS患者中IR发生率约为30%左右,且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胰岛素血症,IR参与肥胖的发生,反过来而肥胖会加重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二者双向互相作用,还会导致卵泡发育障碍,进一步引起糖脂代谢紊乱。而肥胖型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高达70%左右,同时胰岛素抵抗又是诱发PCOS患者糖代谢的主要原因。大量现代循证医学亦从细胞水平研究了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的密切关系,这些都为青春期PCOS胰岛素抵抗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证据。
3青春期PCOS的治疗
3.1药物治疗
目前关于青春期PCOS的治疗方案说法不一,有学者主张尽早进行药物治疗,从而改善临床症状,达到治疗目的;但仍有学者提出对于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用药应首先考虑到其尚未发育完全,所用药物是否会对其未来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古代中医学虽无“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与“月经失调”、“闭经”“不生孕”、“症瘕”等有相似之处。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于女子月经的产生及后续进展的记载,综合古代医家对于此病的理解,一般认为以肾虚为本,痰湿、瘀血为标,故陆葳等人研究用归芍地黄汤合涤痰汤加减的补肾涤痰汤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通过9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补肾涤痰汤对于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改善症状等方面具有相当明显的效果[4];牛彩琴等人研究用中药及针灸联合的方式治疗青春期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结果显示治疗三个月后有效的患者超过一半,由于肥胖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发病率高,具有相当大的患者群,所以针药结合的这种方式对于改善肥胖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具有相当大的意义[5];李艳虹等人研究对比了中医和西医对于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治疗结果显示两者均有效果并各有优势,对于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提供了不同的选择方案[6]。中医理论治疗方法为PCOS的治疗拓展了新的领域,随着中医对于该病的研究逐渐深入,近年来有大量针对此病的临床研究,例如厉恩施等研究用血府逐瘀汤合栀子大黄汤加减治疗痰瘀互结型青春期PCOS患者,治以行气活血化瘀、清热化痰除烦,在临床疗效观察上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7];郑美玲、李萍等研究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经湿热型青春期PCOS,统计结果显示有效率高达50%左右[8,9]。此外二甲双胍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程度,进一步改善内分泌平衡,调整PCOS。巴哈尔古丽.依斯巴依力,吴玲等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联合各类激素药物在治疗并改善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内分泌代谢指标上有明显的疗效,[10,11]。还有学者对比了中药联合二甲双胍与单纯使用二甲双胍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显示中药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大量研究显示非药物治疗(体针、埋线等)等能够改善青春期PCOS患者症状,缓解性激素水平紊乱的程度,调整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异常等。例如顿巨燕研究证实腹针联合二甲双胍相较于单独二甲双胍的应用,可以非常显著缓解青春期PCOS症状,改善IR及糖脂代谢紊乱[12]。
3.2综合干预
刘颖华、方婷婷等研究发现青春期PCOS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肥胖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胚胎期及幼儿期激素暴露,肾上腺皮质功能早现,环境污染)等[13,14],此外由于病因尚不确切,主要涉及遗传因素,胎儿程序化学说,发育起源学说,青春期发育亢进学说,脂肪因子异常分泌等方面[15],故提早对于青春期PCOS患者的综合干预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周一帆、姚军等学者通过探讨国内外生活方式干预对青春期的影响,发现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有效改善PCOS的症状,在性激素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上都有明显的变化,从而改善患者的内分泌状况,提高了预后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管理干预以其独有的简单、安全、有效的特点作为PCOS患者首选的基础治疗,得到了青春期PCOS大部分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支持,主要以调整饮食控制能量的摄入、增加运动、戒烟戒酒、减压及心理干预为主[16,17]。
①控制饮食
研究发现对于PCOS患者,肥胖是其常见的临床症状,受地区的影响,发病率约在30%至70%左右,且随着体重的增加,雄激素紊乱的程度也进一步增加,且青春期这种症状更明显,肥胖作为青春期PCOS的高危因素,特别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及代谢异常[18]。故减轻体重是治疗青春期肥胖型PCOS最安全有效的方式之一。诸多临床实践证实了体质量减轻10%-15%可以使部分患者恢复自发月经;胰岛素抵抗改善后40%-50%de PCOS患者在没有药物干预的情况下可恢复规律月经。相关研究推荐:每天食用20-50g的纤维调节血糖;推荐每餐吃六七成饱,每天多次进餐;尽量减少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类食物的摄入;适当补充瘦肉和蛋白质,每日饮食中大约18%-25%;蔬菜、水果、全谷物,每日饮食中大约40%50%。2018年版的中国专家共识提出了生酮饮食的概念,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于进一步研究如何改善青春期PCOS患者的症状有显著的帮助。
②合理运动
关于运动时间及运动方式,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推荐每周运动5次,每次运动至少30分钟。对于已经出现发胖趋势的PCOS患者,推荐每天运动90分钟。运动时间是可以叠加的,在运动期间需要关注心率是否加快并且维持,这样的运动才有效。并且对于PCOS患者将运动时间分解,效果远远高于持续不停地运动90分钟。一些学者研究建议瑜伽、游泳、徒步行走、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在一周内选择两次耐力锻炼将有助于PCOS患者改善症状及控制体重。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个运动计划并且坚持三个月以上(不得中断),PCOS症状一定会得到缓解。
③心理及健康教育
大多数青春期PCOS患者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并不能完全理解自己所患的疾病,会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同时也会面对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使得精神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状态,进一步引起神经内分泌的紊乱从而加重PCOS的症状。故在青春期PCOS的诊治过程中应着重注重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用通俗易懂但实事求是的话语为患者详细讲解此病的常见症状,我们可能采用的治疗方案,如何达到近期治疗目标及如果避免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等,使其了解该病的相关知识,消除无关的焦虑心态,有助于配合接下来的治疗方案,必要时给予积极治疗及专科处理。
4结语
基于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的这种模式,且随着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给青春期PCOS患者本人及家属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越来越引起更多人的重视,但由于缺乏大基数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不明确的病因、机制等其他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导致青春期PCOS明确的诊断及治疗仍是至今还仍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青春期PCOS患者在未来的有可能进一步发展,育龄期PCOS患者面对的问题更多,会引起严重的糖脂代谢异常、不孕等问题,远期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对女性的身体和心理同时造成严重的影响,故我们应高度重视筛查可疑青春期PCOS患者,争取在起始阶段就尽可能的预防及控制其进一步发展,避免错诊漏诊,尽早明确诊断,提供相应的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赵芮,李丽红,吴施国.中医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11):192-194.
[2]刘颖华,侯丽辉,李妍.中医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药,2015(10):634-636.
[3]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妇幼健康产业分会生殖内分泌.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共识[J].生殖医学杂志,2016(9):767-770.
[4]陆葳,任青玲,刘苏,等.补肾涤痰汤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临床观察[J].中药材,2018,41(03):233-236.
[5]牛彩琴,张蜀,雷枭,等.中医论治青春期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4):500-501.
[6]李艳虹,吴燕萍.青春期多囊卵巢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3):2358-2361.
[7]厉恩施.纯中医治愈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一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4):174-175.
[8]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经湿热型PCOS的方证对应初步研究[D].2015.
[9]李萍.中医治疗肝经郁热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8):109-110.
[10]二甲双胍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对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人体学参数和代谢指标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8,10(09):147-150.
[11]吴玲.雌激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25):77-78.
[12]顿巨燕,田丽颖,王芬.腹针联合二甲双胍对痰湿阻滞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07):54-57.
[13]刘颖华,侯丽辉,徐芳.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及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6,45(02):160-162.
[14]方婷婷,汪义泳,余木兰.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7):5-7.
[15]杨冬梓.小儿与青春期妇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6]周一帆.生活方式管理对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8):144-144.
[17]姚军,黄梦婷,胡妍,等.生活方式管理干预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5,36(21):3356-3359.
[18]徐芳,马明,侯丽辉.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4):410-4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