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莫西沙星在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中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抗结核药物的基础上加入莫西沙星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脑脊液的生化指标和脑脊液压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检验结果与脑脊液压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西沙星在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效果好,能在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的情况下提升治疗疗效。
关键词:莫西沙星;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抗结核药物
本文引用格式:马燕,杨华.莫西沙星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150,155.
0引言
结核性脑膜炎(Tuber Bulous Meningtis,TBM)简称TBM,是一种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主要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是引起结核病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1]。据相关数据显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是肺外结核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神经系统结核患者中大约有70%的患者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2]。在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中,由于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时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导致患者的病情反复、不稳定,难以痊愈,容易发展为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3]。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会有脑实质软化或者栓塞的情况发生,严重会导致患者死亡。为了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文就莫西沙星对于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进行分析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研究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女性26例,男性24例,年龄31~52岁,平均(45.72±3.14)岁;对照组患者中,女性25例,男性25例,年龄30~50岁,平均(46.03±3.11)岁。患者纳入标准如下:①经过诊断,患者符合《中国结核分类法》中的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②未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③无肾脏、肝脏等重要器质发生病变的患者。患者排除标准:①接受过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患者;②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差异不大(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诊断后为其进行颅内降压,采用10~15 mg/d地塞米松进行静脉滴注,同时配合20%浓度的甘露醇进行静脉滴注,滴注4次/d,根据患者的病情每周减少1次,治疗周期为6~8周[4]。使对照组患者按照0.6 g/d的剂量进行异烟肼静脉滴注,每天搭配0.45 g的利福平胶囊、0.45 g的吡嗪酰胺片以及0.75 g的盐酸乙胺丁醇片用于口服,按照这种治疗方法治疗3个月后进入巩固期的治疗,停止患者的静脉滴注,口服药物剂量不变,持续治疗9个月[5]。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再加入莫西沙星进行辅助治疗,在强化治疗期为患者进行剂量为0.4 g/d的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12个月后进入巩固期,再进行相同治疗周期,采用盐酸莫西沙星片作为口服药物进行治疗[6]。
1.3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脊液生化指标以及脑脊液压力情况并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的标准为患者的体征及症状消失,脑脊液压力符合正常标准,脑脊液的生化指标符合正常标准,并且连续3个月对痰涂片进行检测结果都为阴性;有效标准为患者的体征以及症状好转,但未完全恢复正常,患者脑脊液的压力以及生化指标的检验结果都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无效为患者的体征及症状毫无变化,脑脊液压力以及生化指标未见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损害、白细胞计数减少、关节疼痛。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见表2。
2.3脑脊液压力及生化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脑脊液压力得到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脑脊液生化指标与治疗前对比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脑脊液生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引起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原因有多种,如: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时出现不良反应后,患者未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导致病情不稳定;由于患者本身患者有糖尿病或肝炎等疾病,对抗结核的疗效造成影响;患者自身的机体免疫力下降也会使病情难以控制导致病情加重[7]。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因此患者尽量在患病初期到医院接受治疗,越早进行治疗,病情越容易得到控制。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常规治疗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等是通过使患者脑脊液中的血液浓度维持在正常水平来进行治疗的,因而疗效较好,莫西沙星作为喹诺酮类药物的一种,抗菌效果更加明显,且患者在应用中,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而常规药物搭配莫西沙星进行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8]。
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莫西沙星的观察组脑脊液生化指标检验结果以及脑压力治疗后明显得到了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证明莫西沙星在对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中可靠性与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莫西沙星用于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脑部状况,在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云兴.莫西沙星与抗结核药联用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4):71-72.
[2]乔瑞君.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2):82-83.
[3]齐雪姣,卜晖,邹月丽,等.难治性真菌性脑膜炎3例并文献复习[J].临床荟萃,2019,34(2):154-157.
[4]夏衣扎提·库尔曼,古丽巴哈尔·阿不拉合买提.莫西沙星与抗结核药物联用对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7):135-136.
[5]胡清亮.不同剂量莫西沙星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8,3(14):16-18,24.
[6]李雪华,吴婷婷.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4):109-110.
[7]David L,Shadi EW,Cecilia CS,et al.017Paradoxical reaction in tuberculous meningitis:a tertiary referral hospital retrospective experience of concomitant immunosuppression therapy[J].Journal of Neurology,Neurosurgery&Psychiatry,2018,89(6):A8.
[8]De Vita MV,Silvestro E,Canavese C,et al.Use of Linezolid in a Child With Tuberculous Meningitis[J].The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2018,37(5):4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