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麻醉恢复室患者院内转运期间开展风险管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对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的200例麻醉恢复室病人,对其院内转运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抽选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的200例麻醉恢复室病人,开展风险管理,对比实施风险管理前后不良事件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率显著低于风险管理前(P<0.05),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风险管理前(P<0.05)。结论在麻醉恢复室病人院内转运期间开展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护理提示标识;院内转运;风险管理;不良事件
本文引用格式:庄莉.麻醉恢复室病人院内转运安全的护理及预防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343.
0引言
麻醉工作室是用于保障患者麻醉安全以及进行手术周转的一种医院的病室,在麻醉工作室里面,医护人员可以对麻醉后的患者进行严格的检测,防止患者在恢复生命体征的期间发生不良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护理警示标识则可以对护理工作进行提醒与警示,预防院内转运意外情况的发生。开始制作各种警示标识用于麻醉工作室院内转运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对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的200例麻醉恢复室病人(风险管理前),年龄在19岁至69岁,平均(46.28±4.56)岁;抽选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的200例麻醉恢复室病人(风险管理后),年龄在20岁至67岁,平均(47.12±4.33)岁。两组均为女性患者,其组间常规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以往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其发生原因
我院对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发生在麻醉恢复室里面的所有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了回顾,并对其进行统一分析,发现引发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①医护人员在交班的时候出现遗漏或者交班不清楚的情况。②肌松拮抗药物使用出现问题导致患者出现支气管痉挛的症状。③换能器的接口出现了松动,使得患者桡动脉血液渗出。④引流管路发生脱落。⑤由于疏忽等原因而出现没有拔除留置套管情况[2]。
1.2.2针对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做好整改
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护士进行专门的培训,使用颜色有所差异的警示标识来表示不同的情况,应用于恢复室转运交接的各个环节,以此来对护士进行提醒,帮助护士回忆注意事项。①针对护理人员在交班时出现遗漏或不清楚的情况,我院买入了专门的易擦性小黑板,让医护人员将患者的信息与需要注意的事项写在黑板上。②采用黄色的便利贴运用在病例牌上,作为明示,以防遗漏。③我院制作了专门的红色警示标识来提醒提示术中送病理切片等快速报告。④我院通过设立专门的警示标识来标注留置导管位置,提醒护士注意留置导管[3]。
1.3观察指标
分析开展风险管理前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对比患者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院内转运不良事件情况
研究显示在实施风险管理后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率显著低于风险管理前(P<0.05),见表1。
2.2对比开展风险管理前后患者的满意度
研究显示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风险管理前(P<0.05),见表2。
3讨论
由于医院麻醉病室往往会聚集较多的患者,同时又因为医院的人手不够,使得麻醉病室院内转运常常会发生不良事件,因此,通过风险管理设立专门的警示标识来引起医护人员、患者、家属的注意就变得非常重要。对于同样的问题,医院应当保证警示标识的颜色、形状相同,而对于类型不一样的情况,则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警示标识,尽量保证一种警示标识对应一种情况,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医护人员因为出现视觉疲劳等情况从而错看警示标识,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4]。拿制作的警示标识举例:对于引流管脱落问题使用方形警示标识[5]。而交接问题就不是仅仅使用解释标识可以解决的了,交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般为交接不清楚以及交接出现遗漏,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院购买了30cm×45cm的易擦性黑板,让医护人员将患者的信息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写在小黑板上,以此来帮助护士顺利进行交接,防止出现交接遗落与交接不清楚的情况。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加入警示标识可以有效的提醒护士应当注意的情况,帮助护士回忆工作中的遗漏,在减少护士工作强度的同时,可以提升患者受到的护理质量。同时,制作警示标识不需要很高的成本就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同时具有较高的操作空间与灵活性,能够充分体现护士的创新性与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麻醉恢复室开展风险管理有利于安全交接转运,安装专门的警示标识可以有效的对护理人员进行提醒,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强度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缓解医患关系有重要意义,值得被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媛,张穗,王婷,等.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麻醉恢复室患者安全转运前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8):608-611.
[2]曹滢,郭松奇,李靓,等.心血管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4):1918-1921.
[3]郑丽,李红永.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2):56+60.
[4]白洁,孟玮,黄生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7,39(7):696-700.
[5]黄莉.急诊危重患者在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9):255+2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