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高压氧技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不同时间段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1 11:15: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高压氧技术治疗时不同时间段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28)应用高压氧技术治疗,观察组(n=28)在此基础上在高压氧技术治疗的不同时间段给予护理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血气水平改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得到有效抢救,观察组血气水平改善效果、护理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高压氧各环节的相关护理可提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血气水平等指标改善效果,且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技术;呼吸抑制;护理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吐尔逊古丽·阿布都热合曼.高压氧技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不同时间段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319,321.

0引言

高压氧可阻断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呼吸抑制、细胞凋亡,有利于发挥脑细胞保护作用,这对改善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呼吸抑制等临床症状有重要意义[1-2]。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利用高压氧技术改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气水平、护理质量提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到我院诊治的56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本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2 8例,年龄2 2~42岁,平均(35.31±6.51)岁。对照组28例,年龄22~43岁,平均(3 5.2 8±6.27)岁。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28例采取高压氧进行治疗。置于高压氧环境下(空气加压氧舱),将压力设置成0.2 MPa给予患者吸舱内空气,治疗时间持续1~1.5 h。观察组28例在高压氧技术进行治疗的不同时间段进行临床护理,具体如下。

(1)高压氧治疗前针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家属进行强化健康宣教,避免患者家属恐慌。讲解高压氧技术的优越性,给予患者家属笔记本,由家属记录健康宣教过程中讲解的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原理,避免由于患者家属出现严重不良情绪[3]。嘱咐患者家属手机等金属、精密仪器不能进入高压氧舱。

(2)舱内护理:加强医护人员舱内护理的操作等培训,合理安排值班人员,高压氧护理操作熟练的资深护理人员负责舱内护理的主要工作,密切关注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等工作,通过注意高压氧治疗患者进行舱内护理的细节,由护理人员负责吸痰等工作。

(3)密切关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输液情况。若患者出现躁动以及挣扎等动作则需及时呼吸道分泌物处理,避免呼吸困难的发生。

(4)高压氧治疗时需开展吸氧治疗。护理人员全力辅助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完成吸氧治疗,最大程度地减少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心肌耗氧量。在给予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吸氧时耐心解释吸氧的注意事项。

(5)治疗后护理人员全力辅助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完成饮食以及排泄等生理活动,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气水平改善效果。(2)于两组患者出院时采取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90分以下65分以上为满意,65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对56例患者研究数据用SPSS 20.0软件分析,采用t检验和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气水平改善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均得到有效抢救,观察组血气水平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2.2两组患者总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28例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

 
3讨论

一氧化碳中毒风险较高,患者多昏迷入院,患者家属情绪较为紧张,本次研究通过健康宣教改善患者家属心理状
态[4-5]。此外给予心理支持等加强患者护理配合度,指导高压氧治疗的注意事项,加强治疗配合程度[6-7]。治疗前说明饮食的禁止种类,对胃肠运动造成影响的豆类食品等均禁止食用。此外需要对有意识的患者及家属讲解舱内结构,告知患者呼叫器的使用方法,嘱咐患者加压持续时间,同时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针对意识恢复或者清醒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疏解其负面情绪[8-9]。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高压氧的综合护理对提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血气水平等指标改善效果有显著作用,且可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示临床可采用相关护理措施提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护理水平。

综上所述,实施高压氧各环节的相关护理可提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血气水平等指标的改善效果,且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耀龙,孙晶晶,宋乃光,等.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降低脑梗死大鼠脑组织环氧合酶2及β淀粉样肽的表达[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6,32(6):797-800.
[2]Xue L.Effects of hyperbaric oxygen on hippocampal neuronal apoptosis in rats with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J].Hyperbaric Medical Society Inc,2017,44(2):121-131.
[3]林妙君,邵艳霞,唐润东,等.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10):508-510.
[4]王琰,李洁,郑洪佳,等.高压氧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多方机制综合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24(7):439-442.
[5]Gedela M.Atrial Fibrillation Successful Treatment with Hyperbaric Oxygen[J].SD Med,2017,70(7):319-321.
[6]兰德彬,邹兴军,陈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脑血管功能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16,45(1):166-169.
[7]赵宏,霍晓慧,裴怀腾.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氧化应激状态及脑血流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7):85-87.
[8]付俊鲜,杨光路.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及对血清SOD活性、MDA含量及脑神经损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2):3606-3608.
[9]谢艳卿,李福英.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的效果及护理方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6):96-97,1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90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