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玻璃体切割术的手术配合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9 13:49: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对眼科60例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患者(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实施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常规组(n=30)和配合组(n=30),对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对配合组实施手术护理配合干预,分析患者负面情绪、并发症、满意度状况。结果配合组护理后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配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配合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实施手术护理配合可减轻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满意度。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手术配合;并发症;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王燕茹,萨吉旦木·卡地尔.玻璃体切割术的手术配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138-139.

0引言

玻璃体切割术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初,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高水准现代显微眼科手术,该术式可打破传统手术无法治疗的禁区。目前医疗技术逐渐进步,玻璃体切割术也逐渐向微创理念方向发展,其手术创伤小,舒适度高,术后恢复快,在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病变患者中运用广泛[1]。但实施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时手术操作较为复杂,难度较大,对技术要求较高,护理人员配合不当也会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导致严重后果。为明确护理配合对患者的影响,本研究对眼科30例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患者(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实施了手术护理配合干预,现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筛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选眼科60例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患者实施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常规组(n=30)和配合组(n=30),常规组年龄23-77岁,平均50.8岁(s=11.4);性别分布:男/女为17/13;病变类型:视网膜脱离15例,玻璃体积血6例,黄斑裂孔7例,球内异物2例;配合组年龄21-77岁,平均50.9岁(s=11.6);性别分布:男/女为18/12;病变类型:视网膜脱离16例,玻璃体积血5例,黄斑裂孔7例,球内异物2例。常规组、配合组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无差异,符合对比研究原则(P>0.05)。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此次研究课题。

纳入病例:意识清晰者;实施眼科检查,符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指征者;一般资料完整者;自愿配合手术治疗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病例:孕期及哺乳者;存在眼科手术史者;其他系统及组织严重病变者;中途退出研究者;精神障碍者;言语沟通障碍者。

\

 
1.2方法

1.2.1对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术前告知患者手术时间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常规手术准备,术后监测患者体征,出现异常状况及时告知医生。

1.2.2对配合组实施手术护理配合干预:①术前护理:手术室护士术前1 d进入病房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提升患者熟悉度;及时向患者介绍玻璃体切割术手术流程、手术注意事项、手术效果及预后,并介绍手术成功病例,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安抚,引导患者通过深呼吸、注意力转移来缓解负面情绪,正确看待手术,保持舒畅心态;做好手术准备,准备好手术相关器械及物品,并检查各仪器功能;术前给患者复方托吡卡胺散瞳。②术中配合: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需积极与其沟通,介绍手术室环境,转移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辅助患者进行体位调整,采取平卧状态,维持颌部、额部为相同平面,将头部固定,指导患者眼球正视上方。手术操作前告知患者术中禁止咳嗽或打喷嚏,难以控制时需提前告知医护人员。将托盘放置在患者胸部上方,预防敷料影响患者呼吸;可询问患者实际喜好,并为患者播放喜爱的柔和音乐,促进患者术中身心放松;手术操作前调整光源,在暗室中实施操作。手术操作前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设备连接和调试,连接相关管道,严格按医嘱实施参数调整。术中进行器械传递时,保持传递准确、迅速,器械轻拿轻放,减轻噪声。术中及时掌握手术进展,严格实施无菌操作,并检查各管道状况,监测患者体征,适时对患者实施心理安抚和鼓励,告知患者手术进程,患者体征异常波动时及时通知医生;实施硅油灌注时及时调整压力,按医嘱调整灌注高度,并监测体征。③术后护理:术后由专人进行手术物品清点和处理,将各器械放入指定位置,并将可重复使用物品送至消毒供应室清洁消毒处理。术后对患者患眼涂抹眼膏,并辅助医生进行术眼包扎,将患者护送回病房,辅助患者进行体位调整,实施气体填充者保持面朝下,黄斑部手术者使黄斑处于高位,并尽可能维持舒适体位;术后指导患者多进食粗纤维食物,多饮水,预防便秘,避免用力打喷嚏、咳嗽。

1.3观察指标。①分析患者负面情绪状况。使用SDS(抑郁)、SAS(焦虑)评价,总分均为80分,SDS>53分为抑郁,SAS>50分为焦虑。②分析患者并发症(感染、出血、眼压异常)状况。③分析患者满意度状况。使用医院自制量表评价,总分100分,涉及术前沟通、护理操作、术中舒适、术后宣教等,评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1.4数据统计。用SPSS 22.0软件处理,用(±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负面情绪状况分析。配合组护理后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


2.2患者并发症状况分析。配合组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常规组中出现感染1例,出血1例,眼压异常2例。配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0%显著低于常规组13.3%,χ2=4.286,P=0.038。

2.3患者满意度状况分析。配合组护理满意度(95.3±2.1)分显著高于常规组(87.2±3.5)分,t=10.869,P=0.000。

3讨论

玻璃体在正常状态下透光性良好,若玻璃体发生病变,将导致视物时出现模糊感,当病变玻璃体完全遮光后将引起患者失明,并引起周围组织病变,直至眼球毁损。玻璃体切割术是眼科疾病治疗史上的重大突破,其可将混浊玻璃体切除,并解除玻璃体视网膜牵拉,促进视网膜复位,使透明屈光间质恢复,改善视力。但玻璃体切割术操作较为精细,操作难度大,对术中护理配合要求较高;且玻璃体切割术中患者处于局麻状态,意识清晰,心理压力较大,极易出现手术不配合状况,影响手术的实施[2-3]。因此有效的手术护理配合在玻璃体切割术中必不可少。本研究中配合组护理后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原因是在手术护理配合干预中术前积极实施手术知识宣教及情绪疏导,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减轻患者手术心理负担;术中加强言语沟通、言语安抚,并及时告知患者手术进程,可减轻术中负面情绪,保证手术顺利实施;术后护理可为患者康复过程提供指导,进一步缓解术后负面情绪[4-5]。配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0%显著低于常规组13.3%,原因是手术护理配合可保证患者积极配合手术,保证手术效果;且有效的手术护理配合也可进一步保证手术顺利、安全实施,降低并发症风险。配合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说明手术护理配合可获得患者认可,可行性高。

综上所述,玻璃体切割术实施手术护理配合可减轻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曾凤美,陈美玲,周安莉,等.23G/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J].护理与康复,2016,15(12):1182-1184.
[2]王海梅.玻璃体切割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体会[J].养生保健指南,2018,16(1):192.
[3]石菊芳,张萍.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配合[J].江苏医药,2016,42(22):2535-2536.
[4]郗瑞,王岩.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配合和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226-228.
[5]邱艳梅.25G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护理配合[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3):30-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73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