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杜绝红细胞过少的血液发往临床,避免血液报废,合理利用血液资源。方法采用血浆质控图的方法对我市2018年3月至9月共6个月的所有经过成分分离制备成的去白悬浮红细胞进行分析。运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个月共发现43袋血浆容量超出3SD的去白悬浮红细胞,共分离制备去白悬浮红细胞12804袋。分别对其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得出血浆容量超出的3SD去白悬浮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平均值为(=33.16),标准差为(S=1.203);血浆容量正常的去白悬浮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平均值为(=51.08),标准差为(S=2.463)。应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计算得出:t=-20.99,查表t0.01(120)=2.617,∣t∣=20.99>2.617,P<0.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质控图能有效地控制去白悬浮红细胞非正常发放。避免“贫血”血液应用于临床,免去了血液报废,为合理利用血液资源提供了有力的说法。
关键词:无偿献血;血浆质控图;质量控制
本文引用格式:张福敏,高占海,张文雅.血浆质控图在血红蛋白质量控制中的分析与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9):357-358.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Plasma Quality Control Chart in Quality Control of Hemoglobin
ZHANG Fu-min,GAO Zhan-hai,ZHANG Wen-ya
(Langfang Central Blood Station,Langfang Hebei)
ABSTRACT:Objective Eliminate the blood of the red blood cell,send it to the clinic,avoid the blood discarding and make rational use of the blood resource.Methods Using plasma quality control chart,we analyzed the white suspension cells isolated from all the components separated from 6 months from March 2015 to September in our city.T test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A total of 43 bags of suspended white blood cell(RBCs)exceeding 3SD were found in 6 months,and 12804 bags of white suspension cells were isolated.The hemoglobin content was detected respectively.The plasma volume beyond 3SD to white suspension red cell hemoglobin content average(=33.16),standard deviation(S=1.203);plasma volume normal leukocyte suspended red blood cell hemoglobin content average value(=51.08),standard deviation(S=2.463).Application of two t test samples were obtained:t=-20.99,look-up table t0.01(120)=2.617,t=20.99>2.617,P<0.01,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Plasma quality control char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abnormal release of white cell suspension.To avoid the application of anemia in the clinic,the blood is discarded,and it provides a powerful argument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blood resources.
KEY WORDS:Voluntary blood donation;Plasma quality control chart;Quality control
0引言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输血仍是抢救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其他治疗手段所不可替代的。近年来,我地区临床用血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临床用血日趋紧张。近年来,为了降低血液报废率,血站通常在采血前,先对献血者进行一些快捷、简便的初筛,合格后再进行采血和实验室初复检。[1]在现有技术中,血液采集大多是来自无偿献血车。献血者征询、健康检查及血液采集均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进行操作。但在实际医院用血过程中,发现仍然会有红细胞过少的现象,通过实验检测其血红蛋白含量低于质量标准,也就是说这样的血液用于临床,不能起到应有的治疗效果,故此类血液多以报废处理。(语序混乱)血浆质控图应用于血液成分制备能有效的杜绝这种情况,既能保证临床输血的效果,又减少了血液资源的浪费,有效地对血液血红蛋白做出质量控制。相关内容如下。
1实验一
1.1材料与方法
1.1.1标本
随机调取按照国家相应标准操作规程成分制备过程所保存的相应数据,相应采集保存在2-6℃储血专用冰箱内去白红细胞悬液(CPDA采集的400毫升全血制备)。以2014年12月14日为例,调取77成分制备数据,相对应的去白红细胞悬液。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数据以供作图。
1.1.2试剂与仪器
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厂家)唐山现代血站系统软件(7.1)血液分析仪(希森美康KN-21)试剂。
1.1.3检测项目
a血浆量绘质控图b去白红细胞悬液测得血红蛋白,参照计算机及试剂使用说明。
1.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均数(SD),标准差(±s)表示,根据成分制备过程所保存的相应数据提取血浆量,绘制质控图。
(1)根据分析所得数据,即分离出的血浆量制定出当天的血浆容量平均值、标准差;参见表1。
(2)绘制质控图,参见图1。
(3)把超出3SD的血浆量相应的去白红细胞悬液及原始辩管标本选出,参见表2。
1.2结果
检测相应的去白红细胞悬液血红蛋白含量得出数据为32.2g和32.4g。去白红细胞悬液,红蛋白含量来源于400 mL全血,含量≥36g[2](GB18469-2012)中规定。故均不符合质量要求。
2实验二
2.1材料与方法
2.1.1材料
2018年3月至9月共6个月的所有经过成分分离制备成的去白悬浮红细胞。
2.1.2方法
发现并找出每天在成分分离制备中血浆容量超过3SD的血液的去白悬浮红细胞,应用无菌方法取适量样本进行血红蛋白检测。并将全天所有分离制备成的去白悬浮红细胞应用无菌方法取适量样本进行血红蛋白检测。归纳总结数值。
2.1.3试剂与仪器
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厂家)唐山现代血站系统软件(7.1)血液分析仪(希森美康KN-21)试剂。
2.1.4统计学分析
6个月共发现43袋血浆容量超出3SD的去白悬浮红细胞,共分离制备去白悬浮红细胞12804袋。分别对其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得出血浆容量超出的3SD去白悬浮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平均值为(=33.16),标准差为(S=1.203);血浆容量正常的去白悬浮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平均值为(=51.08),标准差为(S=2.463)。应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计算得出:t=-20.99,查表t0.01(120)=2.617,|t|=20.99>2.617,P<0.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由此可以得出应用血浆质控图能有效地控制去白悬浮红细胞非正常发放。
4讨论
血液一直被视为活力与健康之源,输血更是现代医学治病救命的重要手段。创伤性失血、产后大出血、严重烧伤、各种血液病和施行大型手术都离不开输血治疗。血液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3]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4]自《献血法》颁布以来,血站作为唯一的采供血机构,为临床提供检测合格的血液成分。血液的血红蛋白含量直接影响输血效果,血站时常会收到医院因为血红蛋白含量不足而退回的血液,这样既造成了宝贵的血液资源的浪费,又增加了废血的处理成本。血站虽属非盈利机构,但供血成本也是必须考虑到的,[5]为了避免血液退回、资源浪费及更完善的监控血液从献血者到用血者的全过程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质控图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此血浆质控图使用的是即刻质控图,也可以做动态质控图,实验证明超过3SD血浆量相对应的去白红细胞悬液均不符合质量要求,故此类血液不发往临床,可另作他用,这样保证了输血效果又避免了资源浪费。
街头血红蛋白快筛的效果,可能会受到街头采血检验人员的更替,仪器(包括耗材)的状态,当时的工作量等因素的影响而波动。这种波动目前在血站几乎没有有效手段对其进行监控,大多只是在质量体系文件中概括的有一个质量目标。这种质量目标太笼统太宽泛,不利于发现问题,更无益于过程监控和预防不合格品的发生,实际可操作性不强。质控图引用后,当其中的一些因素发生变化,如新进人员培训不到位,操作不当;仪器本身出现故障;当日采集量过大,导致工作人员忙中出错等,当这些情况出现时即为异常因素。[6]血液在分离后,血浆质控图就会出现某种趋势或突出控制限而失控,我们可及时分析原因予以纠正,因而血浆质控图的引入可以减少预防不合格品的发放,从而实现血液的质量控制。
血浆质控图是一种保证血液质量满足输血效果的方法,避免“贫血”血液应用于临床,免去了血液报废,为合理利用血液资源提供了有力的说法。此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不增加工作人员工作量。在每天工作后即能把数据导出,生成血浆质控图,把不应该发往临床的血液节流,以备科研实验等其他用途使用。
5展望
质控图在血液检测、血液制备、药品生产、医院管理等领域应用极为广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质控图会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其他领域,更好的监督、解决许多未知的问题。另外,采供血机构应加强质量管理,规范采供血行为,大力加强献血前的宣传及咨询指导工作,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报废,让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得到很好的利用。[7]
参考文献
[1]段金娥,齐涛,李双英.无偿献血初筛检测的成本-效益效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65-66.
[2]全血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
[3]段红玲,赵芳.再次献血者血红蛋白初筛不合格原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23):3028-302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医[2015].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5]李文平,黄俐娟.“非固定点”无偿献血者血液初筛检测项目组合模式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1):59-60.
[6]张开文.将P质控图引入血站过程控制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0,11(23):961-963.
[7]张西春,曹丽,王晓华.西安地区血液报废的原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3):2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