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小儿胃炎在临床中应用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小儿胃炎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56例)与乙组(56例),甲组接受常规治疗,乙组接受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统计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乙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43%)明显较甲组(69.64%)高(P<0.05);组间对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乙组(3.58%)明显较甲组(12.52%)低(P<0.05)。结论对于小儿胃炎,在临床中选择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进行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势,且整体疗效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以及应用。
关键词:克拉霉素;小儿胃炎;替硝唑
本文引用格式:扎依达.小儿胃炎应用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的治疗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139-140.
0引言
小儿胃炎疾病在临床中有急性胃炎以及慢性胃炎之分,前者多是由于不同病因导致出现胃粘膜急性炎症导致;后者则多是由于有害物质长时间对胃黏膜发生作用,导致其受到损伤引发,小儿胃炎患者大部分是浅表性胃炎[1]。急性胃炎患儿在临床中多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嗳气等多种表现,慢性胃炎患儿在临床中症状并不典型,且不具有特异性特征,多伴有反酸、嗳气等现象[2-3]。由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对其进行有效治疗非常关键。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就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胃炎患儿开展研究,分析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的治疗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小儿胃炎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56例)与乙组(56例)。甲组中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32例、24例,年龄最大6岁,最小3岁,平均(4.65±0.15)岁,病程4~23个月,平均(15.79±2.76)个月;乙组中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33例、23例,年龄最大6岁,最小4岁,平均(4.67±0.16)岁,病程3~23个月,平均(15.81±2.75)个月。组间资料经统计学对比(P>0.05)。
1.2方法
(1)甲组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内容包括:阿莫西林分散片(山西同达药业,国药准字H20000493),30 mg/(kg·d);甲硝唑片(湖南湘药制药,国药准字H43021600),20 mg(kg·d),分为早、晚2次服用。共持续治疗14 d。
(2)乙组接受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进行治疗,主要内容包括:替硝唑片(广州白云山制药,国药准字H44021435),10 mg/(kg·d);克拉霉素分散片(宁夏启元国药,国药准字H20103114),15 mg/(kg·d),分为早、晚2次服用。共持续治疗14 d。
1.3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予以对比分析。
疗效判定标准:(1)多项临床症状均消失,经过检查,显示胃黏膜HP结果为阴性,病变位置呈现出白色瘢痕,或者完全消失,为显效;(2)多项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经过检查,胃黏膜HP结果为弱阳性或者转阴,病变位置呈现红色瘢痕,或者有所改善,为有效;(3)多项临床症状、胃黏膜HP结果等均未得到改善,病情甚至更加严重,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 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乙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43%)明显较甲组(69.64%)高(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组间对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乙组(3.58%)明显较甲组(12.52%)低(P<0.05),见表2。
3讨论
在临床中小儿胃炎疾病的发生几率较高,且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等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疾病发生几率[4],导致出现小儿胃炎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当受到感染之后,患儿局部系统等均会出现免疫反应,进而影响各血清抗体溶度,如果不能够及时予以措施进行治疗,不仅会给身心带来较大痛苦,还会影响生长发育[5]。
阿莫西林属于临床常见治疗小儿胃炎的药物,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疗效,但是却无法完全缓解症状,以及控制病情,长时间使用此药物进行治疗,还可能会增加耐药菌,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所以不推广单独使用阿莫西林药物进行治疗[6]。近年来,医学多个方面均得到了进步,克拉霉素、替硝唑等药物也应用到小儿胃炎的治疗工作中。本研究结果显示,乙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甲组(P<0.05),提示对小儿胃炎在临床中行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进行治疗的效果令人满意。予以克拉霉素干预之后,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吸收性以及稳定性,所以能够有效帮助治疗,且具有抗HP作用,因此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并尽快帮助改善多项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从而尽可能降低对生长发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7]。替硝唑在临床中属于硝基咪唑类药物,具有极强的耐受性,对于氧化酶可发挥出抑制作用,除此之外,其抗菌活性理想,对于一部分杆菌而言,具有一定程度的活性,能够对细菌DNA代谢发挥抑制作用,从而促进细菌灭亡等,其耐受性理想,给机体所带来的不良反应较为轻微,是一种具有安全性以及可行性的治疗方式。当克拉霉素与替硝唑两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后,一方面能够对细菌DNA代谢进行抑制,促进灭亡,另一方面由于耐受性理想,治疗所用时间较短,患儿能够有效吸收,从而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现象,提升治疗效果。王丽容[8]学者在其关于小儿胃炎的相关研究中报道,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0%,对照组为70.00%,对比后接受克拉霉素、替硝唑治疗的观察组效果更为理想,这同本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胃炎,在临床中选择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进行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势,且整体疗效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
[1]Kasiri KA,Khoshdel A,Karimi A,et al.Comparison of amoxicillin and metronidazole effect on three-drug regimen for the treatment ofHelicobacter pyloriinfection in children[J].Journal of Advanced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Research,2017,8(2):63-66.
[2]陈红梅,陈锐.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小儿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6):189-190.
[3]那云芬.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行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的临床疗效[J].临床研究,2016,24(8):65-66.
[4]Raja IM,Basavareddy A,Mukherjee D,et al.Randomized,double-blind,comparative study of oral metronidazole and tinidazole in treatment of bacterial vaginosis[J].Indi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16,48(6):654-658.
[5]宗海生.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43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8):83-84.
[6]张迎春.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小儿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5):86.
[7]刘德强,卢敏君,邱文英,等.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小儿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7,30(1):125-127.
[8]王丽容.克拉霉素与替硝唑联合治疗小儿胃炎的有效性分析[J].北方药学,2017,14(8):43-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