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调查某市三区六县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应急能力自评现状及培训需求,为制定和实施培训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乡镇卫生院在职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应急能力现状自评和应急能力培训需求。结果17.35%的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自评应急能力强,75.20%自评应急能力一般,7.46%自评应急能力差;87.68%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认为有必要接受应急能力培训;期望的培训方式是:短期培训23.00%和上级医院进修21.94%;培训内容需求从高到低依次为:急救设备98.59%,急救技能96.13%,急救理论87.32%,协调组织与应急82.04%。结论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偏低,对应急能力培训需求急迫,希望接受系统的应急能力培训,尤其对急救设备和急救技能。乡镇卫生院应重视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培训
本文引用格式:徐晓,何海燕,李家孟,等.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应急能力自评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9):327-329.
0引言
护士应急能力是衡量护理工作内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指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敏锐地观察到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出果断的判断和决策,用熟练的技能技巧配合抢救和护理工作的综合能力[1]。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种疾病、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及其他因素所致的急症和突发性事件明显增多,各种意外伤害及急危重症的现场处置、抢救和监护能力已成为临床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和人民群众对医护人员的基本要求[2]。研究显示,护理人员应急能力高低直接影响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3]。而国内基层医护人员的卫生应急能力不高[4],因此,随着医疗保健体系的完善,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重点培训内容[5]。而本研究旨在调查了解某市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应急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状况,以期为制订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及实施培训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市三区六县根据卫健委提供的资料每个县按照经济条件的好、中、差分别随机抽取3个乡。纳入标准:①在职在岗注册护理人员;②从事基层护理岗位工作时间≥1年;③知情同意,自愿参加,且同意配合完成所有调查者。排除标准:①没有取得护士执业资格;②未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者;③扶贫及下派护理人员。④不愿意接受调查者。获取有效研究对象284人,年龄18~55(29.61±6.56)岁;护龄1~31(7.13±5.45)年。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应急能力自评和培训认知、应急能力培训方式及培训需求三部分。问卷的编制分为三步骤:①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形成问卷初稿;②进行预调查;③由专家对问卷进行修订,形成正式问卷。该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67,重测信度系数为0.882。
1.2.2质量控制选择乡镇卫生院30名在职护理人员进行预调查,再由三位临床工作20余年的急危重症护理专家对问卷进行修订和信效度分析。然后将问卷二维码和网址链接、问卷填写说明、填写注意事项等发送给乡镇卫生院在职护理人员进行正式调查,样本量按问卷条目数的15倍计算。调查对象可以通过登录网址链接访问相应问卷网页进行填写,也可以通过扫二维码使用手机进行问卷填写。在问卷设计中设计问题为每题必答方可提交,保证问卷的完整性。使问卷有效率达100%。问卷遵循自愿原则,为无记名调查,取得调查对象配合同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资料类型,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基本情况,见表1。
2.2乡镇护理人员应急能力现状自评情况
17.35%乡镇护理人员自评应急能力强,75.2%自评应急能力一般,7.46%自评应急能力差,其中理论结合实践能力自评一般的达到81.34%,见表2。
2.3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培训需求认知情况
87.68%乡镇护理人员认为有必要开展应急能力培训。不同年龄、职称和护龄的乡镇护理人员对应急能力培训必要性的认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学历之间的乡镇护理人员认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培训的内容需求分析
急救设备98.59%,急救技能96.13%,急救理论87.32%,协调组织与应急82.04%,见表5。
3讨论
3.1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应急能力现状分析
由表2可见,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应急能力自评偏低,对自身应急能力缺乏信心,尤其是理论结合实践能力自评一般的达到81.34%。本次调查对象以中专学历居多,专科和本科的较少,学历也是导致基层护理人员理论基础薄弱的原因之一。由于应急能力本身的特殊性及目前护理专业学校教育的内容、教学模式等限制,护士在医学院校得不到系统的应急能力培训。表1显示,
18.31%的护士工作后没参加任何培训,52.11%的护士培训过一次,说明乡镇卫生院管理层对护士重视不够,外出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不足;即使参加培训区、县级就占50.70%,参加省市培训的只有30.98%,提升应急能力的机会、途径较上级医院少而迟,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6]。
3.2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培训需求分析
3.2.1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参加应急能力培训的必要性分析
由表3可见,有87.68%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认为有必要开展应急能力培训,影响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对应急培训必要性认知的3个主要因素:年龄、职称和工作年限。年龄≤30岁、初级职称、护龄≤20年的护理人员对应急能力培训需求较高,40岁以上、中级职称及以上、护龄21年以上的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对应急能力培训的必要性认知偏低,其原因跟高年资护士在晋升职称职务方面受限,对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但高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直接影响着对年轻护士的带教,进而影响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管理者要根据应急能力培训需求的调查结果,引导护士正确认识自身的应急能力,充分调动护士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高年资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应急能力培训。
3.2.2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对培训方式的需求分析
由表4可见,主管护师及以上选择学术会议和短期培训居多,初级职称选择上级医院进修和参加专业技术比赛的居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往的培训多数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外出培训机会少,培训方式不能满足需求。相对以前接受的培训方式,“短期培训”“上级进修”“学术会议”及“专业技术比赛”等培训方式的需求都有所增加,说明大家希望有机会外出系统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渴望有机会跟同行交流工作学习心得。国内研究显示,目前中国卫生应急的培训效果有待提高[7],必须拓宽获取应急能力知识的途径,提供多途径的培训平台。乡镇护理人员应急能力的培养除了增加到上级医院进修及外出学习的机会,可在医联体区域内建立培训基地,加强师资培训力量,制定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开展系统规范的培训,注重临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从而促进乡镇护理人员应急能力的不断提升。
3.2.3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培训内容的需求分析
由表5可见,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对急救设备培训需求达98.59%:目前乡镇卫生院对急救仪器设备投入加大,但是护理人员没有接受正规的急救仪器设备操作培训,都是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摸索操作,因此急救仪器设备操作培训需求居首位。急救技能培训需求96.13%:其中徒手心肺复苏术33.10%最高,尽管护士在校期间都参加过心肺复苏相关学习,但是培训需求依旧高,可能因为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未经常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遗忘,同时,心肺复苏知识未能及时更新。因此,有必要随着指南更新进行心肺复苏理论与操作的培训。急救理论培训需求87.32%:院前急救和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与观察需求相对多些,这与乡镇卫生院的救治能力有限相关,对危重症患者一般都是经过初步处置后,及时转运到有救治能力的上级医院继续治疗,因此乡镇护理人员更在意急救现场的处理和安全转运能力培训。协调组织与应急培训需求为82.04%,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需求偏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然发生、危害严重、现场抢救任务繁重,要求护士不仅具备扎实的救援知识和技术,还需要掌握心理、疾病防控、应急搜救等多学科的知识。原因分析:我国灾害护理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规范的灾害护理教育与培训模式,大部分护士未经过系统的灾害护理学习与实践[8]。乡镇护理人员在应急管理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有效减少灾害破坏的第一实施者,决定着灾害救援工作的速度与效率[9]。因此对乡镇护理人员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和相关知识培训,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的危害。
4小结
乡镇卫生院处于县医院和村卫生室之间,位于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的中枢地位,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护理人员应急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因此开展乡镇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进行应急培训需求及有效培训方式分析,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有利于培训对策制定和护理人员应急能力的提升,对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The 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Terminology.From:www.unisdr.org/eng/library/lib-terminology-eng%20home.htmAccssed:Jul,2015.
[2]许虹.急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
[3]周谊霞,李红莉.急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2.
[4]周志衡,王彩霞,王家骥,等.基于社区医护人员认知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应急swoT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0(1):39-42.
[5]李宁燕.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展望[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0A):3216-3218.
[6]黄剑芬,吴永芳,应国秀,等.基层医院护士应急能力培训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11):1419-1422.
[7]崔琳,罗羽,陈俊国.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中护理人员的素质现状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0,25(4):134-136.
[8]赫继梅.突发公共事件现场急救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及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
[9]陈永惠,胡少华,符敏,等.急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现状与培训需求[J].护理研究,2016,30(4):1509-15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410.html